10.
想法:这个发音中文里没有啊,所以我学不会。
现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式并多加练习,就能学会绝大部分母语里没有的发音。
极小部分学不会的发音可能与基因有关,比如大舌音(弹舌/颤音)。但是学不会也没关系,因为母语者也不是人人都会的。
「中文里没有」意味着「我可以开天辟地了」而非「我学不会」。语言就是要学母语里没有的东西。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吧,学习的时候把中文扔掉一会儿,效果好很多。
11.
想法:我讲普通话都nl不分,学外语岂不是完蛋了,老师都拿我没办法啊。
现实:同上一条。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很赞同恶魔奶爸说的,会学、会教和会考试是三种不同的概念。但问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体制都在提倡「让会考试的人去教书」。
如果你的老师不能给你讲清楚知识点,那就是ta的失职,并不是你的口音问题。
我在教学生的时候画过两张简单的示意图,虽然我觉得这个图很抽象,并不能很好反应口腔中舌头的真实情况,但看过图的同学都迅速分清了nl。中文都分不清nl的同学在学外语的时候分清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励志的事情吗。
寻找一些能真正讲清楚发音方法(舌头位置口腔形状等)的人,让ta们描述一遍,再自己练习。身边没有就去油管搜【目标语种+发音】,好多坑已经有人踩过一遍了。网上搜不到攻略就抓几个母语者用翻译器问一下。
12.
想法:我勉强会了,但是好费劲啊,果然学外语就是很难的吧!
现实:初学觉得费劲是正常的,因为肌肉还没有习惯,习惯以后就不费劲了。
上条说了「外语中有很多母语里没有的发音方式」,更进一步就是「学习外语会锻炼说母语时用不着的肌肉」。而作为学习者,初学最深的感受就是「费劲」。因为母语里没有这种发音方式,所以发声动作相对应肌肉从未得到充分锻炼,自然会感觉困难/费劲/不顺利。
假设一个人只走路并且住一楼,平时不走楼梯不爬坡,突然将其扔到山城,ta也会觉得很累。假设一个人健身不练腿,突然让ta练腿他也会觉得费劲。
多年前我初学外语时课文读多了都会觉得腮帮子有一点酸,还得揉揉脸才能继续。过一阵子肌肉习惯了,就不觉得费劲了。
费劲才是正常的,费劲就对了。一点都不费劲倒说明大概率在说中式外语。觉得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不用勉强自己一口气吃成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