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亢奋过去之后,担忧的声音开始出现——2016年大选前也是相似的乐观景象,但最终的选举结果颇为惨烈。

看到一些分析为什么2024不会成为2016的观点,总结起来:
1. 希拉蕊是第一位正式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在她之前哪怕1970s的第二波女权运动期间也没有女性候选人能走过党内初选的阶段。而Harris已经做过副总统,对民众观念的挑战没有那么大,希拉蕊为她铺了一段路;
2. 2016年民主党内割据严重,希拉里的党内初选赢得很艰难,而且在那之后也不断被桑德斯分散民众关注度。今年在拜登退选之后Harris很快获得了空前团结的党内支持(稍后另分一条骂桑德斯),党内很快就响应和打配合了,相反向来沆瀣一气的共和党也不再「紧密围绕在唐纳德周围」了
3. 2016年的时候唐纳德是new kids in town,民众会自然地期待看他有什么new tricks。但八年过去,民众早就开始厌倦这种满嘴胡话和人身攻击的老把戏。而Harris则是带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和冲劲儿出现的,热烈的民众支持证明了人们终于在政治中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兴奋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另外还要补充的一点:
2016年之前的民调方法是有缺点的,所以大选前希拉蕊的「大幅领先」才变成了大选结果「大幅惨败」(虽然希拉蕊确实以大幅领先赢了普选票),只有像538等极少数媒体做出了准确预判
在那之后民调科学早已有了长足进步,2022年共和党所期待的red wave并未出现就是力证。

顺便骂一骂桑德斯:
虽然他确实是站位更左的政治家,但在美国现行政治制度不可能变更、必然出现两位候选人割据赢家通吃局面的现实下,不管他是否有更好的政治主张,他最该做的就是闭上嘴并且宣布支持贺锦丽,否则他自己不可能选上、又会伤害贺锦丽的民众支持率,等大选之后只剩他一张嘴什么政策也推不开有p用?

这还不是当年呼吁让RBG退下来的情况,RBG那时是在等希拉蕊上台,希望创造一个由女总统任命女法官的历史性时刻,结果没等到。
桑德斯到这个年纪最该做的不是亲力亲为,而是把自己的政治遗产拿来给后辈铺路。单单因为这一点,我就永远不会把他视为任何一届的合格候选人。

@hiromst 很认同。虽然政治立场上我作为一个左棍显然与Bernie更高度重合,但他真的ego太大而且傲慢厌女,Bernie Bro们的态度也都如此。我选择能真正生效、造福于民当代此时的incremental changes而不是武装革命。
@bubblewhale @hiromst 可以問一下 為什麼說Bernie厭女啊 他有相關政策和言論不
@bubblewhale Cornel West 也是獨立總統競選人,比只會說口號的 Bernie 要激進和左得多。有美國朋友知道他不可能贏 / 會分走選票也投了他。他也在 YouTube 解釋了為什麼要做競選,美國中間選民和不投票的人非常多,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會贏得競選,但目的是動員這一部分。
@hiromst 对不起偏个题,Sanders现在还没有闭上嘴支持Harris吗?

@hiromst @RottingStrawberry

现在都陆续来报道了,已经开始支持Harris的VP人选啦,很喜欢Bernie这股和建制派民主党合作、全力参议的劲儿,2020年他在一对一辩论后就和参议院老同事Joe Biden(这不巧了,Kamala也是他们参议院老同事啊哈哈哈)一起碰头、组建了一个special task force专门出台左派新政,为后来的Build Back Better基建新政打下基础。这也是我很欣赏Biden的一个地方:很擅长聆听不同的意见,只要你说的对我就听,做了一辈子参议员和副手的人没太大ego. 感觉Kamala也会是个比较善于聆听的领导人,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被往左推~(对比一下Hillary Clinton和Barack Obama都属于很倔强、主见很强ego也比较大的人,所以当年这俩人对在一起才针尖对麦芒)

https://thehill.com/homenews/campaign/4809450-bernie-sanders-kamala-harris-tim-walz-veepstakes-2024-election/amp/

Sanders backs Walz in Harris veepstakes: He will ‘speak up’ for working people

Sen. Bernie Sanders (I-Vt.) put his support behind Minnesota Gov. Tim Walz (D) as Vice President Harris’s potential running mate, saying he will be the one to “speak up” for the w…

The Hill
@bubblewhale
我当时搜的sanders endorse harris 结果都是「桑德斯解释为啥自己还没endorse Harris」的新闻(
@hiromst
😂😂😅😅😅😇……那个,一切都是要按照,对吧,章程……endorse也要讲基本法……(遁

刷洋抖,看到一位女博主提到,2024选战惊人地与1968年选战相似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968_United_States_elections

彼时的总统Lyndon B. Johnson在一届任期后并未寻求连任,而是推举了自己的副总统Hubert Humphrey作为候选人
尽管Hubert在黑人运动、女权主张、劳工保障等多方面都提出了积极的进步立场,但他一直坚定地支持越南战争
直到投票前一个月,Hubert终于表态反对越南战争,并且民调很快呈现了上涨
但为时已晚,他的对手以不足1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赢得普选票,并拿下了大多数州的选举人票成功当选。而且,当届选举中,第三小党候选人史无前例地赢得了13.5%的普选票。
1968年竞选获胜的总统是Richard Nixon,那个让美国继续在战争泥沼里又多挣扎了五年、自己则最终因水门丑闻退位的那个尼克松。

那位博主说Harris获胜的关键很可能是她是否会在DNC大会上宣布停止对以军援,因为左右2024选举的gen z和六十年前的学潮一样在积极地反战。

1968 United States elections - Wikipedia

我看完之后心情很复杂,因为DNC已经是前几天的事,而Kamala在演讲中清晰地指出会继续给以色列军援保障,并且将以描绘成单方面的受害者。

我很愿意给Kamala所有的合理怀疑,包括政界声音始终亲以;民主党内部对于供以军援的法案仍有四分之一赞成票;Kamala的丈夫是犹太人;支援巴勒斯坦和加沙的声音仍然集中在年轻群体,年长选民的态度仍将以色列视为单纯的受害者;任何非亲以表态都可能被关联到亲巴反以的中国立场;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前几天本届选举的第三小党候选人RFK Jr. 宣布退选并推举唐纳德,可能会移动4%的民调。

最关键的是,即使以1968年的选战形式来看当下,反对以巴战争的声音仍未成为美国社会主流(1968年爆发了世界范围的反战抗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反战立场是否真的能通过年青人票增长补齐年长人票流失还是大大的问号
Kamala此刻在以巴战争议题上的立场非常两难,反战会流失选票(而我们都知道年轻人all about talking投票率极低);亲以又会失去关键的genz支持。作为女性候选人,她必然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着。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很担心今年大选最终变成1968年的局面,反战的选民反而把主战派候选人送上台,让战争持续得更久

但是
如果你在深红或者深蓝州,而且不愿投Kamala,请考虑投给 #JillStein

在美国大选 #选举人团 的选举机制下,深红和深蓝州的选民票(无论投给哪一边)的实际权重是被稀释了的;
在美国大选 #赢者通吃 的投票规则下,必然出现两大党二选一的局面,投给第三小党候选人、投弃权、不投,都是稀释选票结果,对于二选一的任一方来说都是增加了对方当选的概率;

因此
如果1. 你住在深红或深蓝州 2. 你不愿投给Harris
那么请考虑投给Jill Stein,她是第三小党候选人之一(#绿党),立场是进步左翼;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本次大选她可以拿到5%选票,那么未来的选举中她和她所在的 #GreenParty 就能有更大的话语权去跟两大党博弈,而一个有话语权的第三小党对于必然二选一的大选、以及两极分化的美国政治都是让民主机制更健康的必要组成

如果你的道德标准无法允许你投给Kamala,请至少让你的选票为未来铺路,而不是把唐纳德送上台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不管你要投共和党,民主党,第三小党,投弃权,只要你有投票权,请务必去投票
不去投票是唯一的错误选项

选举这件事,越多人参与才越有份量。政治生活影响着在社会中生存的每一个个体,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有表态权。

我希望Harris能获选,但我更希望她能在创下历史新高的投票参与率下获选。再说了,知道唐纳德being唐纳德,一定会在输了之后想尽一切歪心思去挑战选举结果,输不起的老白男。

噢另外不要说什么不在美国就不要插嘴选举的傻话了,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在人口、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大国选出一个女总统不会改变世界局势?你是刚从树洞里钻出来第一天当人类吗?
要影响我生活的政治事件正在发生,我当然不会放弃插一嘴的权利。

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民主选举也没什么可比性,但「由女性领导国家」这一点上资本主义必然还要继续领先至少二十年。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大选夜越来越近,预防输不起的老男人发瘟的预防针:

选举日伴随开票进度会出现两个现象,#红蜃#RedMirage)和 #蓝移#BlueShift
红蜃是指在 #选举日 开票初期,共和党得票率会有明显的领先;蓝移是指随着开票率提升,民主党得票率会逐渐赶上(以及超过)。
这两种现象背后是同一成因,即两党选民群体的人口分布差异。在地广人稀的农村/郊区,共和党选民比例更高,而得益于人口基数小,这些地区的投票和计票都较为迅速,因此会很早就体现在得票率统计中;而民主党选民则一般集中在人口密度较高、投票队伍较长的城区,加上劳工阶层选民往往只能下班后前往投票站,这部分选票结果会在更晚时间呈现;除此之外,邮寄投票的分批次到达导致部分选票在大选夜后半夜才能进入清点流程,而选择邮寄投票的选民有更高比例的民主党选民,共和党选民更倾向于现场投票。

红蜃蓝移现象在每届大选都会出现;需要专门提起是因为2020年大选时唐纳德以此为借口,将伴随红蜃蓝移出现的民主党得票率后来居上污蔑成舞弊和做票;在他心中,唯一公正的结果只有遂他心意的那一种。

GO VOTE!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我相信Harris会赢。
回到这条嘟串的开头,八年前的2016大选夜让很多人崩溃,是因为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自己以为是常识的东西(比如:性别平等),竟然不是这个国家的共识(#奥弗顿之窗 #OvertonWindow)。
(当然,希拉蕊实际上是以极大比例赢了普选票的,但被「GOP的DEI」#选举人团 制度玻璃天花板压顶了)

我们一直以来能看到的是共和党选民总是十分团结,不管祂们的候选人如何,祂们总能「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选票支持候选人;而「左派最大的敌人是祂们自己」,民主党选民中的不同身份群体总会因为各自的某一政见与候选人不一致而抛弃候选人。

今年大选很不一样的是,经过八年「实际运行」,公众已经开始对唐纳德的老把戏厌倦了;唐纳德的「继承者们」虽然各有各的拙劣,但祂们已经开始彼此争夺党内选民;对唐纳德骑劫党派的局势感到厌恶的「老派共和党人」纷纷倒戈,甚至主动为Harris站台。

每当看到各种唐纳德发癫行为集锦,我都会恍惚一下,这种老朽的价值观真的还能是一半人口的共识吗?
随便右派怎么提前开香槟,反正我信不起来。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如果不是唐纳德任内安置了三位右翼最高院法官,#妊终权 不可能被推翻。这是GOP利用最高院司法权,以极少数人的想法替全国人做决定的结果。

如果将妊终权作为法案交由全民投票,它不可能通过。多项民意调查都显示,反对堕胎的民众比例与支持者相差深远。
https://news.gallup.com/poll/321143/americans-stand-abortion.aspx

不要继续用「公民可以在州层面抗争堕胎权」自我安慰了,那实际上是在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祂人瓦上霜」。被GOP把持的红州深红州居民,祂们的抗争机会多渺茫都清楚。跨州妊终?主动避孕?GOP下一步要摁死的就是这些。还有酷儿婚姻、跨种族通婚,这些都是明晃晃挂在共和党嘴边的「取缔目标」。

我们总说「今天的美国社会已经被两党制彻底撕裂」,但我仍然相信,这个国家一路抗争走来所形成的人权共识,不会被一个贪婪的橘老头、被八年的政治狂热推翻。社会共识还在,相信社会共识的民众还在,只是祂们需要用投票表达出来。

离选举日还有三天,go vote.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Where Do Americans Stand on Abortion?

Most Americans favor abortion being legal to some degree, and a majority self-identify as "pro-choice."

Gallup.com

要说服我「非白人都是二等公民」「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异性结合繁殖生育是唯一人生目标」是今天被美国民众广泛相信的社会共识,那还是说服我「习惯了中央空调的美国民众能接受夏天靠心静纳凉」比较有可能。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https://www.tiktok.com/@razorbladecactus/video/7429793271083175210
刷到一条假设唐纳德当选后普通人人身安全预警的洋抖(用doom scrolling困扰自己之后用二手焦虑来困扰象友是吧)
听起来似乎很滑稽很像末世电影里的疯老头
但是他讲的每一条都是丝国人日常
每一条
停止讨论政治,当别人问你的政见是要默认对方是钓鱼,不要提起任何亲朋好友因为会连坐,删掉社交网络账号因为会被留作证据等等等等
很想笑美国人大惊小怪但笑不出来

唐纳德当选不一定四年就把美国变成基列国,毕竟美国几百年建起来的法律体系要烧也可烧一会儿呢。但唐纳德当选会向所有人释放一个信号:一些曾经的社会共识已经不再是社会共识,而另一些想法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基于这种新的共识状态,人会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以前不敢或耻于做的行为,现在祂们会了。
而且和丝国不同的是,美国还要加上枪械威胁。丝国人提到人身安全威胁第一反应会是来自威权、来自政府、来自国家暴力,而唐纳德(再次)当选的美国,普通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会来自他的信徒、粉丝,生活在普通人身边的普通人。

虽然不想侮辱象友智商但还是要明说本嘟文主题不是「劝你不要投给唐纳德」。

TikTok - Make Your Day

明天就是大选夜,是时候回顾下大选年这半年的情绪跌宕
还记得7月13号唐纳德遇刺后全世界都哀叹这下他赢定了吗
还记得7月21号拜登退选、贺锦丽走上台来,舆论形势一转、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吗
还记得「you live in context」和椰子树meme吗
我想政治有意思的地方也许就在这些时刻,不到最终投票结果出炉,一切都还未有定数,这是作为丝国人承奉千年帝制、现如今仍要拜皇帝的我们无从想象的。
律政片《#斯隆女士#MissSloane)》结尾,控枪法案因为「持械救人的退伍军人」出现而面临舆论大面积倒戈,同僚绝望地对斯隆说「可能只有一场地震才能挽救局面了」
结果斯隆在公审法庭上公开了枪协会长向议员行贿的录像,并将文件名定为「地震」。

我知道很多人都沮丧于为什么唐纳德如此失德却仍有半数人口支持;这并不代表支持者们同样道德低下不辨是非,而是大选 #赢者通吃 的机制强迫各持已见的选民进入二选一的政虎斗。唐纳德没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都在身边遇到过满口胡话一心钻营凌弱媚强的男人,只不过他们没有生在美国富贾之家来滋长影响力罢了。

一切都未有定数。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各州的投票站已经陆续开启,正式进入 #2024大选夜
本次大选中有10个州要求选民通过选票对 #妊终权 相关法案进行表决,这是比票选总统更重要的、公民参与直接民主表达自身政见的机会。
https://www.cbsnews.com/news/states-abortion-laws-ballot-2024/
这十个州是:
#Arizona ✓ 保障法案通过
#Colorado ✓ 保障法案通过
#Florida × 保障法案流产
#Maryland ✓ 保障法案通过
#Missouri ✓ 保障法案通过
#Montana
#Nebraska × 堕胎禁令通过
#Nevada ✓保障法案通过
#NewYorkState ✓保障法案通过
#SouthDakota

除了贺锦丽顺利获选,也希望这几个州能顺利通过保障妊终权的法案/废除限制妊终权的法案
且看选民用投票发声吧。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How abortion measures fared on the ballot in the 2024 election

Abortion measures were on the ballot in 10 states, from Arizona to Florida, this Election Day.

CBS News

期待中的blue tsunami没有来,美国第一位女总统没有来。
民主党甚至输掉了普选票。

我有些茫然,我对社会共识的观察预判显然被验证存在巨大偏差,我对人类社会的信心显然没有由来。
不过这也不过是作为ND试图搞懂人类的另一次失败尝试罢了
只是真的没料到这些安全警示会用得上
https://mastodon.social/@hiromst/113420159099645338

还是要与象友们抱团,真正的飓风还未到来,这只是登陆前的尖锐鸣笛。虽然推山倒海的未来无可避免,但至少我们还有短暂的窗口期尝试寻找庇护(不管那是否存在)。
能不能跟我约定,不要伤害祂人,更不要试图伤害自己,我们作为社会做出了选择,现在我们得用自己的眼睛见证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stay safe,并且务必相信you are not alone in this.

@hiromst 我其实蛮怀疑川普到底是真正觉得他赢才是公正结果所以要抗争还是他个烂人无论如何就是会耍赖...
(我倾向后者...)

@Sixiaojie
这俩是同一回事
觉得自己赢才是公正就是烂人耍赖

历史上总统选举结果有闹到最高院的,但等权力交接那一天无一例外都会承认票选结果,只有唐纳德会被几百万人投票赶下台还号称自己没输

@hiromst 一群没有投票权的毛象简中人在讨论支持下一个美国总统,挺可笑的,没有票,怎么选。😂
@hiromst 本县是深蓝县,但本州是深红州。。。贺姐是有啥道德瑕疵么?为什么会有人因为道德原因不能投她?
@hiromst 有一个差别就是川普也不是支持停战或者支持巴勒斯坦的呀?如果一个人因为贺锦丽的对以援助而不支持她,这个人因为同样的逻辑也不可能去投川啊。
还有另一层原因不一样:当时那是尼克松第一次当总统,大家在投他之前不知道他会干得怎么样。川普的劣迹可是历历在目

@PigeonAdultman
在美国大选现行的机制下,「不投贺锦丽」就完全等价于「投唐纳德」,选民如果不去投票、或者投给小党候选人,都意味着贺锦丽的得票被稀释、而摇摆州会因此更可能倒向红党
在这种处境下,唐纳德本人在以巴战争议题上的立场已经完全无关紧要,因为他的选民不会因为这一题而弃投,但左派选民却真的会

这也是「左派最大的敌人是祂们自己」的一种体现吧

@hiromst 以及对中绥靖,被毛称赞“还是喜欢和美国右派合作”,改写国际格局的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