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iktok.com/@meggymcthicc/video/7466215443947097390
笑死
就很对啊 #选举人团 制度就是 #DEI for voting嘛,#NPVIC 提案那么难推就是红州一直在阻挠,祂们不是号称应该「倾听人民的声音」么,咋对于真正让每个人的选票平等对待的提案这么抗拒呢

#象友的选后护理

TikTok - Make Your Day

我相信Harris会赢。
回到这条嘟串的开头,八年前的2016大选夜让很多人崩溃,是因为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自己以为是常识的东西(比如:性别平等),竟然不是这个国家的共识(#奥弗顿之窗 #OvertonWindow)。
(当然,希拉蕊实际上是以极大比例赢了普选票的,但被「GOP的DEI」#选举人团 制度玻璃天花板压顶了)

我们一直以来能看到的是共和党选民总是十分团结,不管祂们的候选人如何,祂们总能「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选票支持候选人;而「左派最大的敌人是祂们自己」,民主党选民中的不同身份群体总会因为各自的某一政见与候选人不一致而抛弃候选人。

今年大选很不一样的是,经过八年「实际运行」,公众已经开始对唐纳德的老把戏厌倦了;唐纳德的「继承者们」虽然各有各的拙劣,但祂们已经开始彼此争夺党内选民;对唐纳德骑劫党派的局势感到厌恶的「老派共和党人」纷纷倒戈,甚至主动为Harris站台。

每当看到各种唐纳德发癫行为集锦,我都会恍惚一下,这种老朽的价值观真的还能是一半人口的共识吗?
随便右派怎么提前开香槟,反正我信不起来。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笑死
刷到一则介绍 #NPVIC 协定的洋抖
评论:
#选举人团 制度是共和党的 #DEI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PigeonAdultman
是的,因为选举人团机制里每州固定两票的参议院议员票,使得选举人团票不再是选民规模的对照,人口小州的选民票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远比大州选民票更重;而地理上的人口不均分布也给了政党操纵选区划分(#gerrymandering)来改变投票权重以影响投票结果的空子

于是每年媒体们也会提醒大家「不是每个人的一票都是同等分量的」,比如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graphics/2024/10/25/vote-electoral-power-database/75819787007/

所以在不「推倒 #选举人团 机制(法治层面很难实现)」的前提下给选举制度打补丁的手段就弥足珍贵,比如 #NPVIC 协定,参与该协定的州会按照全国大选的普选票结果投出选举人团票,避免每每共和党候选人当选时选举人团票与普选票结果相悖的情况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Popular_Vote_Interstate_Compact

但这样的协议必须要凑够足以拿下选举的270张选举人团票才会启动,因此实际落地仍遥遥无期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

Presidential election votes aren't created equal. Search to see how powerful yours is

Registered voters all have a say in the Nov. 5 general election. Some voters, though, will wield a bit more power at the polls this year.

USA TODAY

很担心今年大选最终变成1968年的局面,反战的选民反而把主战派候选人送上台,让战争持续得更久

但是
如果你在深红或者深蓝州,而且不愿投Kamala,请考虑投给 #JillStein

在美国大选 #选举人团 的选举机制下,深红和深蓝州的选民票(无论投给哪一边)的实际权重是被稀释了的;
在美国大选 #赢者通吃 的投票规则下,必然出现两大党二选一的局面,投给第三小党候选人、投弃权、不投,都是稀释选票结果,对于二选一的任一方来说都是增加了对方当选的概率;

因此
如果1. 你住在深红或深蓝州 2. 你不愿投给Harris
那么请考虑投给Jill Stein,她是第三小党候选人之一(#绿党),立场是进步左翼;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本次大选她可以拿到5%选票,那么未来的选举中她和她所在的 #GreenParty 就能有更大的话语权去跟两大党博弈,而一个有话语权的第三小党对于必然二选一的大选、以及两极分化的美国政治都是让民主机制更健康的必要组成

如果你的道德标准无法允许你投给Kamala,请至少让你的选票为未来铺路,而不是把唐纳德送上台

#mastodon4Harris #默嘟象挺贺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