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pNews

199 Followers
0 Following
53.4K Posts
歡迎來到 NewsGrip,這是一個專注於掌握最新消息的新聞網站。我們致力於為讀者提供最即時的報導,涵蓋科技圈各種熱門話題。訂閱我們的新聞資訊,您將永遠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新聞事件。加入我們,一起掌握新聞,掌握世界。
🌘 編譯器臭蟲導致編譯器臭蟲:十二年前的 G++ 臭蟲如何拖垮 Solidity
➤ 當十二年前的 G++ 臭蟲遇上 C++20 和過時 Boost,Solidity 編譯器也難逃當機命運
https://osec.io/blog/2025-08-11-compiler-bug-causes-compiler-bug/
本文深入剖析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編譯器當機事件,該事件源於 GCC (G++) 編譯器中一個十二年前的臭蟲,結合 C++20 的新比較規則及過時的 Boost 程式庫程式碼,竟導致 Solidity 編譯器在處理有效程式碼時發生記憶體存取違規 (segmentation fault)。作者追溯了這個「完美風暴」的成因,並提供了修復方案,強調了現代軟體建置流程中依賴關係的脆弱性。
+ 這真是令人驚訝,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十二年前臭蟲,竟然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感謝作者的詳細分析!
+ 這種依賴鏈中的潛在問題真的讓人頭痛,特別是當你無法控制所有依賴項的版本時。瞭解根本原因非常重要。
#編譯器 #臭蟲 #G++ #Solidity #C++20 #Boost
Compiler Bug Causes Compiler Bug: How a 12-Year-Old G++ Bug Took Down Solidity

A subtle G++ bug from 2012, C++20's new comparison rules, and legacy Boost code can collide to crash Solidity's compiler on valid code. We unpack the surprising chain reaction and how to fix it.

OtterSec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藥物治療與自殺行為、物質濫用、意外傷害、交通事故及犯罪風險:目標試驗的模擬研究
➤ 透過模擬臨牀試驗,解析 ADHD 藥物治療的多重面向效益
https://www.bmj.com/content/390/bmj-2024-083658
這項在瑞典進行的大規模研究,利用了國家級的註冊資料,透過模擬目標試驗的方法,探討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藥物治療對患者自殺行為、物質濫用、意外傷害、交通事故及犯罪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與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藥物治療的 ADHD 患者在初次發生自殺行為、物質濫用、交通事故及犯罪的風險上有所降低。對於重複發生事件,藥物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能降低所有五項不良結果的風險。研究結果為 ADHD 藥物治療在真實臨牀環境中的安全性與效益提供了實證支持。
+ 這是一篇重要的研究,終於有數據支持 ADHD 藥物不只改善核心症狀,還能降低許多社會層面風險。
+ 很高興看到研究團隊採用了模擬目標試驗的方法,這讓研究結果更能貼近實際的臨牀應用。
#醫學研究 #藥物療效 #ADHD #公共衛生
🌘 停擺多年的電圍籬
➤ 跨越恐懼,擁抱真實的連結:那些失效的心靈圍籬
https://soonly.com/electric-fences/
作者透過一個被停擺多年電圍籬所限制的狗狗故事,引申到人際關係中無形的心靈圍籬。許多時候,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過去的經驗或社會規則,如同失效的電圍籬,阻止我們主動與他人連結。作者鼓勵大家鼓起勇氣,放下對「主動」的顧慮,伸出聯繫的手,擁抱真實的情感,因為真正的自由來自於跨越這些心靈的障礙。
+ 這個故事很貼切,有時候我就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不敢主動聯繫朋友,錯失了很多機會。
+ 寫得太好了!「二十秒的勇氣」這句話很有啟發性,下次我要試試看主動傳訊息給我想念的人。
#人際關係 心理學 成長
The Electric Fence Stopped Working Years Ago

"Don't worry, he won't leave the porch. The electric fence hasn't worked in years, but he still won't go past it."

🌘 讓囚犯管理瘋人院:運用 AI 加強 AI 安全
➤ AI 檢測 AI:一場關於程式碼安全的實測與反思
https://mattsayar.com/letting-inmates-run-the-asylum-using-ai-to-secure-ai/
作者實測了 Anthropic Claude Code 的安全審核功能,該功能旨在識別和修復程式碼中的安全漏洞。雖然 Claude Code 能發現一些常見的安全問題,並在作者自述的專案中(包括部落格擴充功能和郵件服務)發現潛在風險,但作者強調,這項功能仍有其侷限性。作者建議將其作為軟體開發流程中的一環,但絕不能取代人工程式碼審查、SAST、DAST 等多層次的安全測試。作者同時使用了 Datadog 對程式碼進行評估,發現 Datadog 的工具能更全面地識別問題,並提供具體的修復建議。總體而言,Claude Code 的安全審核功能是一個有價值的輔助工具,但並非萬能。
+ 這篇文章很有意思,點出了 AI 工具在安全審查上的潛力與現實的差距,提醒我們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工
#AI #程式碼安全 #軟體開發 #資訊安全 #LLM
Letting inmates run the asylum: Using AI to secure AI

One of Anthropic's quieter releases recently was their 'Security Review,' where Claude Code can identify and fix security issues in your code. But how good is it really? In my case, will it find issues with code it helped me write for my newsletter service…

mattsayar.com
🌘 住房的通俗經濟學
➤ 揭示民眾對住房供應與價格關聯性的「通俗經濟學」觀點及其政策意涵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jep.20241428
本文探討美國城市和郊區住房供應受限的原因,提出不同於傳統的「屋主利益」和「政治碎片化」假說。作者透過三項原創性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民眾不相信增加住房供應能降低房價或租金,反而傾向支持價格管制、租金補貼或限制「不良行為者」等政策。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對住房議題的看法,尤其是在供應與價格關聯性上,多為淺層且不穩定,但對於究責對象(開發商和房東)的看法則相當穩固,這對未來擴大住房供應的政策有重要啟示。
+ 這篇研究很有意思,解釋了為何看似合理的解決方案(增加供應)在民眾中難以獲得支持。原來是大家根本不相信這套邏輯。
+ 終於有人點出問題核心,很多時候政策推不動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是民眾的認知偏差。需要針對性地溝通和教育。
#經濟學 #住房市場 #公共政策 #民意調查
The Folk Economics of Housing -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The Folk Economics of Housing by Christopher S. Elmendorf, Clayton Nall and Stan Oklobdzija. Published in volume 39, issue 3, pages 45-66 of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ummer 2025, Abstract: Why is housing supply so severely restricted in US cities and suburbs? Urban economists offer two prim...

🌗 創業初期,先做那些「無法擴張」的事
➤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奠定偉大基業的「勞力密集」起步法
https://paulgraham.com/ds.html
本文強調,創業初期最重要的並非追求可規模化的方法,而是積極採取「無法擴張」的策略來獲取和鞏固首批用戶。作者以 Stripe、Airbnb 和 Pinterest 等成功案例說明,創辦人需要親力親為、甚至採取非常規手段來推動產品的早期成長,即使這些方法看似耗時且效率不高,但卻是打下成功基礎的關鍵。同時,作者也指出,忽略用戶需求、僅追求工程完美,以及過早擔心規模化,是許多新創公司失敗的原因。
+ 寫得很實在!很多創業者都卡在「如何規模化」的迷思裡,忽略了初期該做的苦功。
+ Stripe 的「Collison installation」確實是個很生動的例子,讓人理解何謂「親自出馬」。
#創業 #成長策略 #用戶獲取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 Arm 神經網路技術為開發者帶來更智慧、更清晰、更有效率的行動圖形
➤ AI 繪圖新紀元:Arm 攜手開發者革新行動裝置視覺體驗
https://newsroom.arm.com/news/arm-announces-arm-neural-technology
Arm 最新推出的神經網路技術,將專用神經網路加速器整合至 Arm GPU,為行動裝置帶來首見的 PC 等級 AI 繪圖效能。此技術透過 Neural Super Sampling (NSS) 等應用,不僅能大幅提升影像解析度,更能顯著降低 GPU 負載,為行動遊戲及其他應用帶來更豐富的視覺體驗與更佳的能耗表現。Arm 同步釋出業界首個開放式神經圖形開發套件,包含 Unreal Engine 外掛程式、模擬器及開源模型,讓開發者能提早一年部署 AI 繪圖功能,加速行動裝置上 AI 創新的發展。
+ 終於有廠商願意開放神經網路的底層模型和工具了,這對獨立開發者來說是個大福音!
+ PC 等級的 AI 繪圖搬到手機上,看來以後的行動遊戲畫面要更震撼了,很期待看到實際的應
#智慧型手機 #圖形處理 #人工智慧 #開發者工具
Arm Neural Technology Delivers Smarter, Sharper, More Efficient Mobile Graphics for Developers 

Explore Arm Neural Technology, the first to integrate neural accelerators into GPUs, enhancing mobile graphics with AI.

Arm Newsroom
🌘 純文字網頁的美好
➤ 告別數位雜訊,擁抱純粹的閱讀時光
https://albanbrooke.com/the-beauty-of-a-text-only-webpage/
作者 Alban 在文章中讚頌純文字網頁的簡潔、快速與可讀性,認為這是逃離惱人廣告、彈窗與自動播放影音的理想空間。純文字網頁的優勢在於其高度的可攜性與擴展性,使用者可輕鬆分享、儲存,甚至用於與 AI 互動。作者強調,即使可能犧牲部分流量,但堅持純文字風格的創作者,正為網路世界注入一份簡單、平靜與快樂。
+ 完全同意!現代網頁實在太過複雜,純文字網頁讓人找回久違的閱讀樂趣。
+ 很喜歡作者提到可以把內容貼到 ChatGPT 的用法,這確實是純文字網頁的實用價值之一。
#網頁設計 #極簡主義 #使用者體驗
The beauty of a text only webpage

There's something I love about opening a text-only webpage. They're a refuge from the GDPR cookie banners, the trashy ads, the email opt-ins, and the god...

Alban's Blog
🌗 提米陷阱:為何我們誤以為大型語言模型(LLMs)有智慧
➤ 揭開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流暢性」面紗,辨識潛藏的認知陷阱
https://jenson.org/timmy/
本文探討了人們為何容易將大型語言模型(LLMs)誤認為具有智慧。作者透過「提米」這個具象化的玩偶,生動地展示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和連結感,即使面對一個簡單的物體,也能產生情感投射。文章指出,LLMs 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是欺騙我們大腦的關鍵,牠們透過重組人類的文字,繞過了我們的懷疑。作者以 ELIZA 和 Deep Blue 為例,強調這些早期系統如何透過模仿或窮舉法造成智慧的假象,而 LLMs 則是以龐大的文本資料庫進行「縮短」而非真正的「摘要」。這種誤解源於人類的「擬人化」傾向,但作者也提醒,這份將連結視為智慧的傾向,恰恰是我們需要警惕的「陷阱」。
+ 講得太好了!我一直覺得 ChatGPT 的回應有時好得不像話,但又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原來是「縮短」和「摘要」的差別,這纔是關鍵!
+ 作者用提米來比喻真的很傳神,瞬間就懂了!我們真的
#人工智慧 #語言模型 #認知偏誤 #圖靈測試 #人類學
The Timmy Trap – Scott Jenson

🌘 家長如何對抗手機為主的童年
➤ 讓孩子重拾現實世界的自由與冒險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5/08/kids-smartphones-play-freedom/683742/
本文指出,現代兒童沉迷手機的現象,部分原因並非手機本身具有強烈成癮性,而是家長對孩子現實世界自由活動的過度限制。作者透過對500多名8至12歲兒童的調查發現,孩子們渴望在現實世界中擁有更多自主玩樂的空間,而非僅限於虛擬世界的互動。研究進一步顯示,過度受監管的童年可能導致孩子獨立性、自信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受限,並與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增加有關。為此,文章介紹了多個鼓勵兒童回歸真實世界、減少螢幕時間的創新方法,包括社區組織的無成人監督的公園遊戲、學校提供的獨立任務,以及「Let Grow」等非營利組織的推廣計畫,旨在重建一個更自由、更具責任感和友誼的童年。
+ 終於有人說出真相了!我一直覺得我女兒不是被手機「綁架」,而是因為我們不敢讓她在外面玩。
+ 這篇文章讓我重新思考了對孩子的管教
#親子教養 #科技影響 #童年發展 #心理健康
One Way Parents Can Fight the Phone-Based Childhood

Children who were raised on screens need more freedom out in the real world.

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