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遲監測器
➤ 追求極致流暢的電腦體驗
https://nothing.pcarrier.com/posts/lag/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升級至 240Hz 螢幕後,對電腦延遲的敏感度增加,並透過自製工具「found.as/l」來檢測 USB 連接埠造成的延遲問題。作者發現更換 USB 連接埠會導致約 10 毫秒的延遲,並證實了自己對延遲的感知。此外,作者也發現將滑鼠回報率設定為 8kHz 可以改善追蹤效果,即使在 DPI 較高且移動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也能確保每個畫面都有滑鼠更新。
+ 「沒想到 USB 連接埠也會影響延遲!這工具太實用了,以後可以拿來檢測一下我的設備。」
+ 「我一直覺得滑鼠反應有點慢,原來回報率設定很重要,感謝作者分享。」
#硬體 #電腦 #使用者體驗 #技術
toys/lag: Jerk Monitor

Author: Pierre Carrier, Title: toys/lag: Jerk Monitor

🌗 操作者,而非使用者與程式設計師
➤ 重塑人機交互:邁向更具彈性的計算未來
https://jyn.dev/operators-not-users-and-programmers/
本文探討了當代軟體開發中「使用者」與「程式設計師」間的界限,認為此區別阻礙了使用者能動性。作者提倡一種「可塑性軟體」的理念,強調即時回饋、持續部署,以及將使用者和程式設計師的角色融合為「操作者」。文章回顧了早期電腦時代的狀況,當時使用電腦的人也同時是程式設計者,並分析了現有系統(如試算表、WYSIWYG編輯器)的可塑性特點,同時也探討了打造更具彈性和易用性的未來計算系統所需的技術要素。
+ 這篇文章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現在的軟體要這麼難用,明明讓使用者自己動手修改會更有效率。
+ 很有意思的觀點,我一直覺得很多軟體的功能對我來說根本用不到,如果能自己調整就好了!
#科技評論 #軟體開發 #使用者體驗
operators, not users and programmers

writing programs should be no harder than writing a resume

🌕 別說「點擊此處」;並非所有人會點擊 – 優質網站技巧
➤ 優化連結文字,改善使用者體驗
https://www.w3.org/QA/Tips/noClickHere
本文針對網頁設計師提出建議,強調在連結文字中避免使用「點擊此處」等不明確的字詞。應採用簡潔但具資訊性的文字,清楚表達連結的目的,避免提及操作步驟,並盡量避免使用動詞片語,以提升使用者體驗和無障礙性。使用有意義的連結文字,能讓使用者在未讀取上下文的情況下,也能理解連結的內容。
+ 以前我總習慣寫「點擊此處」,現在才知道這樣很不好,會降低使用者體驗!
+ 這篇文章提醒了我,設計網站時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讓連結文字更清楚明確。
#網頁設計 #使用者體驗 #無障礙網頁
Don't say "click here"; not everyone will be clicking - Quality Web Tips

W3C QA - tip to make your links more appealing

🌕 新增 Ensō - 首個公開測試版
➤ 更簡潔、更專注的寫作體驗
https://untested.sonnet.io/notes/new-enso-first-public-beta/
Ensō 應用程式的全新版本(代號:Occult Vampire Keanu)已推出公開測試,本次更新重點在於減少幹擾、提升使用者體驗和隱私保護。 新功能包括簡化的介面、可自訂的主題、咖啡廳模式(可隱藏文字內容)、改良的文字排版引擎以及增強的隱私設定。 開發者強調,本次更新並未加入分析功能,而是更注重使用者回饋,並計畫未來支援更多語言和作業系統。
+ 這個咖啡廳模式真的太實用了!在公共場合寫筆記再也不怕被偷窺了。
+ 簡化的介面讓寫作更加專注,而且主題選擇也很多,很貼心!
#應用程式更新 #生產力工具 #使用者體驗
New Ensō - first public beta · Untested

Projects, experiments and toys by Rafał Pastuszak

Untested
🌖 今日漢堡選單圖示:是否已被廣泛認可?
➤ 漢堡選單圖示的演變與設計考量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hamburger-menu-icon-recognizability/
漢堡選單圖示在過去十年中已變得更加普及,但隱藏式導航的最佳實務依然適用。儘管使用者對此圖示的認知度提高,但設計上仍存在一些風險。本文回顧了早期研究,探討了今日漢堡選單圖示的辨識度,並提供了視覺設計的最佳實踐建議。研究顯示,使用者普遍能辨識漢堡選單,尤其是在預期位置和標準樣式下。然而,過度修改圖示或將其放置在非常規位置可能會造成混淆。此外,由於漢堡選單圖示的普及,類似的圖示可能被誤解為選單,影響使用者體驗。
+ 很有用的文章,我一直對漢堡選單的有效性有所疑問,這篇文章讓我更瞭解了設計時需要注意的細節。
+ 以前我真的會忽略漢堡選單,現在知道大家普遍認得它了,但設計師還是要謹慎使用,避免造成混淆。
#使用者體驗 (UX) 設計
The Hamburger-Menu Icon Today: Is it Recognizable?

Hamburger menus are a more familiar pattern today than 10 years ago, but the same old best practices for hidden navigation still apply.

Nielsen Norman Group
🌕 是否應為不穩定的網路環境設計?
➤ 低頻寬時代的軟體設計考量
https://bytes.zone/posts/should-we-design-for-iffy-internet/
這篇文章探討了美國網路普及率及連線品質的問題,指出即使在2025年,仍有部分地區的居民無法享有穩定且快速的網路服務。作者分析了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和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的數據,顯示約有3%的美國家庭網路連線速度低於25Mbps下載及3Mbps上傳,且延遲可能較高。文章強調,軟體開發者在設計應用程式時,不應過度假設使用者擁有優質網路環境,特別是針對B2C產品,應考量低頻寬及流量限制的使用者需求。此外,文章也提及學生網路普及率的數據,顯示低收入家庭的網路普及率仍然偏低。
+ 很有趣的數據分析,讓我意識到網路環境對使用者體驗的重要性。原來連線品質的差距這麼大!
+ 這篇文章提醒我,在設計手機應用程式時,要特別注意流量的使用,避免使用者因為網路速度慢而感到不便。
#網路基礎設施 #軟體設計 #使用者體驗
Should we design for iffy internet?

Around 97% of US households have internet access, but bandwidth and latency are likely worse than you expect.

bytes.zone
🌕 檔案的領地:從 1834 年景觀園藝指南中學習
➤ 從古典園藝中汲取設計靈感
https://fi-le.net/pueckler/
本文探討了 19 世紀普克勒-穆斯考伯爵的景觀園藝著作《景觀園藝提示》中的設計原則,並將這些原則應用於現代設計領域,例如軟體開發和遊戲設計。文章指出,優秀的設計需要引導使用者體驗,創造懸念,並避免過度展示,同時強調模仿自然勝於純粹模擬。這些原則旨在創造一個引人入勝且有意義的環境,無論是實體的公園還是虛擬的世界。
+ 這篇文章很有趣,將古典園藝的智慧應用到現代設計中,讓我對使用者體驗有了新的思考。
+ 我從未想過景觀設計和軟體設計之間有這麼多共通之處,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設計 #園藝 #使用者體驗 #哲學
fi-le.net

fi-le.net, the Fiefdom of Files

🌘 如何原型化一種令人愉悅的程式語言?
➤ 追求「軟體Hygge」的程式語言原型化之路
https://kevinlynagh.com/newsletter/2025_06_03_prototyping_a_language/
作者分享了其開發名為codeCAD的程式語言的原型化歷程。儘管已完成語法、解析器、函數定義等基礎工作,但目前產出的示範程式都缺乏吸引力。作者追求的是一種“軟體hygge”——快速啟動、穩定運行且使用起來舒適的體驗,而非炫目的功能。文章探討了在原型階段如何平衡功能實現與使用者體驗,以及在實現雙向編輯功能時遇到的技術挑戰,並分享了在尋找相關資源的過程中對語言設計的思考。
+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程式語言的設計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關於如何創造一種與使用者互動的情感連結。
+ 作者對於原型開發的思考非常實用,在開發過程中要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避免過度投入不必要的細節。
#程式語言設計 #原型開發 #使用者體驗
How do you prototype a nice language?

🌘 網站設計正變得過於複雜
➤ 回歸本質: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頁設計
https://websmith.studio/blog/website-designs-are-getting-too-complicated/
這篇文章指出當前許多網站設計過於追求視覺效果和新奇技巧,反而犧牲了使用者體驗和網站性能。作者認為設計師應將重點放在解決使用者需求,而非僅僅取悅其他設計師,簡潔實用、易於使用的網站才能真正獲得成功。研究數據顯示,網站加載速度慢會顯著降低使用者留存率和銷售額,因此簡化設計、提升效率至關重要。
+ 這篇文章說得太好了!我經常遇到一些網站,設計得很漂亮,但根本不好用,讓人很想放棄。
+ 我完全同意!很多設計師好像忘了網站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使用者,而不是為了炫技。簡潔易用纔是王道!
#網頁設計 #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介面
🌗 我應該使用輪播圖嗎?
➤ 停止使用輪播圖,提升使用者體驗
https://shouldiuseacarousel.com/
這篇文章強烈建議網頁設計師避免使用輪播圖。根據多項研究和專家意見,輪播圖的點擊率極低,使用者往往忽略其內容,甚至會造成使用者體驗不佳。文章引用了多位網頁設計領域專家的觀點,指出輪播圖主要滿足了行銷和主管將最新想法置於首頁的需求,而非真正提升使用者參與度。此外,輪播圖也存在輔助功能方面的問題,對鍵盤和螢幕閱讀器使用者造成不便。
+ 終於有人說出真心話了!我一直覺得輪播圖很惱人,根本看不到想看的資訊。
+ 這篇文章很有道理,數據和專家觀點都很有說服力。以後設計網站時會避免使用輪播圖。
#網頁設計 #使用者體驗 (UX)
Should I Use A Carou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