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生存体验 #HSP生存指南

概述:
敏感等于聪明,敏感就是脑子好使。敏感的人过得不好是因为环境不好,说白了就是世上蠢人多,而封闭环境如老中,蠢人尤其多。

提问:
你见过聪明但不敏感的人吗?

暴言:
不敏感就是一种笨,而攻击敏感特质的人都是蠢。

- - -

在看#简单心理 出的《#向内看见》,摘一些#HSP 相关内容。

「杰蒂佳・贾吉略维奇(Jadzia Jagiellowicz)的研究发现,高敏感人群更多地使用大脑中与“更深层次”信息处理相关的部分 (尤其是涉及细微差别的任务)。」

「比安卡・阿塞韦多(Bianca Acevedo )的脑成像研究表明, 高敏感人群大脑中的“脑岛”区域更为活跃。脑岛被称为“意识之地”,它整合了对内部状态、情绪、身体位置和外部事件的即时了解。」

「高敏感的特质已经被多项科学研究所证实。对高敏感人群的脑扫描研究显示,他们的神经活动与非高敏感者不太一样:高敏感人群更具同情心,更关注自己的环境,也更关注来自亲密朋友和伴侣的社会线索。当他们的大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们也更需要从社交互动或刺激中退出。」

「更敏锐地感受和加工情绪线索,让高敏感人群对他人的同理 心更强,对事情的思考也更为深入。研究发现,这种特质也与工 作中的高绩效行为相关,比如尽责、同理心、忠诚和勤奋。」

「研究还发现,高敏感人群可以更优秀地处理自己的感觉和反应。 」

「2015年3月,《个性与个体差异》杂志对166名有抑郁倾向的 英国女孩进行了一项调查。她们在12周内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但 结果显示,只有其中的高敏感者的抑郁症状减轻。研究者认为, 这可能是因为越敏感的人越容易将所学知识内化并加以应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了高敏感人群的环境敏感性特征。有心理学家 认为:

• 与消极经历的互动,会增加高敏感人群罹患精神病的风险。
• 与积极经验(包括干预措施)互动,可增加高敏感者的积 极成果。

也就是说,在恶劣的环境中,高敏感者可能比别人做得更糟;但在良好的环境中,他们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研究认为,高敏感者的能力和对能力的信心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他们是在一个有压力、没有支持的环境中成长,还是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中成长。」

今天#KnowYourself 公众号推文标题是「这个可能是2023年最流行的恋爱模式。30左右的女生一定要看!」

感觉已经吸睛标题党吃瓜公众号了。这么多年了亲眼见证它从一个心理知识干货科普论文解读类公众号,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惋惜的同时感到一阵厌恶。

这不是在害人吗?关注心理学公众号的人很多是为了自救,很多都状态本身就不好。遇到标题党,得点进去才能判断内容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这个过程,不就是给大家增加精神内耗的过程吗?我怀疑创始人是不是把整个团队给卖了。

隔壁#简单心理 也有一点点标题党的趋势,但是远没到这么恶劣的程度。她们也出书卖书了,希望可以保持初心吧。

想起自己曾经在豆瓣给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发过豆邮表达感谢,今天翻出来看了一下,已经是十年前的豆邮了。十年前我看了她的什么文章,早就不记得了。十年前的我还在承受抑郁的痛苦,看到她对抑郁者的关爱觉得她很善良,鼓起勇气发了豆邮。她回复了我,说谢谢我的鼓励。

十年前的我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今天,会写抑郁自救指南,还会创造各种奇特的小技巧帮助别人。十年前的我都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活下去,能不能有未来。

现今的简里里还在写很温柔的文章,简单心理也特地在冬天将她写的文章再转载一次,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不用自己挖坟。真好啊。

文章在这里:
冬季真的催人抑郁啊!我们给你准备了8条抗抑郁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Dvu3JS_TuzJluCFEaS9jww

现今的野路子我本人也在写,也收到了很多大家的感谢,回复不过来所以都点星星。(没点可能是没看到……)

现今的我已经不用豆瓣了,绑定海外号码的用户实名制需要手持护照拍照来着。政策所迫,我可能没有办法再发豆邮感谢她一次了。

希望我自己也可以给别人带来一些温暖,像简里里和其他很多人十年前带给我的温暖一样。希望我自己也可以保持初心,不为名利做恶劣的事情。这就是新年对自己下一个十年的希望吧。

有些种子轻飘飘落到土里,没人注意到。时间长了,它们自己会发芽。痛苦的人儿们给自己点时间等一等吧,等等看希望发芽的样子。

#抑郁自救 #焦虑
#简单心理 的推文中转发一下对抗#完美主义 的方法——练习犯错。

我最欣赏的是第2个方法,推荐大家试试。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MSqQ1-Gv1eP0tTLehrruHw

摘录:
Redden等人结合认知行为技术设计了一套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干预流程。

在开始之前,参与者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一遍遍地练习犯错,以此来习惯做事不完美的感觉,并告知不要因为犯错而过度烦恼。过程中,参与者每三天就需要参与以下的三个任务,并讨论失败的感受。

1.形状排序:用1秒去观察一系列形状,然后有 20 秒的时间来回忆它们的显示顺序。

2.拼写错误:写出一个带有至少三个错别字的短句,每次写完后,参与者都会收到一条消息,被告知自己的拼写不正确。这样的拼写任务会重复12次。

3.数学任务:10 秒内从一组选项中选择数学题的答案,但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正确的答案可供选择。

通过296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出,Redden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参与者们对犯错的忧虑,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犯错时的抑郁程度。

推荐#简单心理 这期的WEEKLY
https://mp.weixin.qq.com/s/8MsAQ1kWFHvqB0W03F1aYg

概述:
2.只是「想到」自杀或者自伤,就可以减轻压力。
→推荐大家多运用想象力!

3. 「骂骂咧咧」可以增强自信,帮助淡化日常的恐惧和担忧。
→多骂多爽,越骂越爽。脏话可以给人带来力量。

#抑郁自救 #政治性抑郁
顺便提一句这两个是公共tag不是私人tag!才发现基本是我在用,又看到有象友发现自己用了别人的私人tag于是删掉重发了。毕竟我们都在批量制造抑郁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长大,欢迎大家一起分享抵抗抑郁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