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rabittutu
提纲在#抑郁自救指南,细节在#抑郁自救

1.嗷嗷哭,发泄个爽
那会儿翻着通讯录轮流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好多人接到过嗷嗷哭的我的电话

2.改变认知扭曲(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中的三栏法)

3.认识+了解+接纳自己(#ASD #ADHD #HSP 各种特质)
【心态转变:呜呜呜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3.1.直接*无视*自己的“劣势”,重点在于发掘优势和自我价值(#积极心理学

4.重估一切现有的社会模式
【心态转变:呜呜呜我适应不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太垃圾了我不吃这套】
4.1.远离#完美主义
4.2.学习#摆烂 躺平和糊弄

5.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模式
5.1.接近让自己开心舒服的人事物,远离让自己不开心不舒服的人事物(不断循环过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5.2.记录并复盘
方法:https://m.cmx.im/@xunhuan2046/109244746275557587

6.保持感恩,感谢帮助过自己/陪我玩让我开心的人(尽管有好些是已经消失在人海的陌生人)我以前会写明信片和送小礼物,现在会直接说出来

7.用自己的经历和方法帮助别人
不需要“痊愈”才能做这件事,只要有一点感悟就可以发出来,既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帮助未来的自己。我状态不好的时候会翻自己写的抑郁自救tag挑几个自己发明的方法用起来,感觉好多了。等状态好了总结经验又发明了一堆新的方法,可以说是正能量循环了…………

还有很重要的三点:

8.亲近自然,远离人类社会

9.读书
针对不同的困扰/主题,寻找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每个主题读两三本基本上就不再困惑了。
书单:https://m.cmx.im/@xunhuan2046/106668710890438725

10.学习自我关爱
「如果我的朋友/我爱的人/我有个女儿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样对待ta,就怎样对待我自己。
「如果一个很爱我的人现在在我身边」ta会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我自己。

以前的我:冬天吃冷饭懒得加热,直接吃冷的。
现在的我:刚加热过的饭菜汤,吃着吃着有一丁点凉了但就剩两口了,也要放进微波炉再加热一遍。

总之是很漫长的过程。
【心态转变:我这辈子是不是不会好了→我感觉好了→我又不好了→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反反复复啊→→→→→确信自己好了并且再也不会回去了因为我知道抑郁是怎么来的也知道怎样能让它离开→应该能帮到别人那我多写点】

人生就这样从脆弱易碎到坚不可摧。东西实在太多了很难不漏掉一些细节,不过大体上就是这样的。过程中好像看不到尽头,突然有一天回头才发现自己近乎脱胎换骨了。

八九六十四 隐去ID后可随意转发至墙内外 (@xunhuan2046@m.cmx.im)

#抑郁自救 可以用不同的笔记本/文件夹记录帮助理清思路。 1.积极本——用过去给自己续命 记录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能给自己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事情,越细节越好。可以记录现在,也可以从大脑记忆、过去的日记和社交媒体记录里翻。把它们记录在最显眼的地方,没事多拿出来翻翻,状态不好时可以续命。 2.消极本——把烦恼倒出来,清空大脑缓存 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发泄消极情绪,包括但不仅限于辱骂社会和他人(但是不要贬低自己)。建议一边骂一边写上trigger的具体事件。骂完写完心情舒畅一点了过阵子可以删除。(还可以在有自动删除功能的站点注册个小号,不想被看见还可以加锁。) 如果只是有消极情绪,还没有被冲昏头脑或陷入泥潭,可能写着写着就变成了3.复盘本。 当发泄消极已经不能让自己感觉好点的时候,可以翻出1.积极本的记录给自己续命,也可以动手写4.规划本。 3.复盘本——着手解决问题 在*情绪稳定时*审视消极本和积极本,区分可以解决和暂时无法解决的trigger事件,总结自己应该接近或远离什么样的人事物。 不同的事情拎出来单独解决。 3.1.可以解决的就解决它,找到解决方案,以后就不会再trigger自己了。 举个例子,我发现自己大部分trigger都是我爸引起的,于是搬出了家门。今天整理手机备忘录才发现我的trigger记录停留在了搬家之前,后来就没写过了…… 3.2.暂时无法解决但以后可以解决的事情(比如搬家和跑路),再次发生时可以翻出1.积极本给自己续命,也可以以此为动力写一写4.规划本。 3.3.接受以后可能也无法解决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到可以解决的事情上。 世界就是不行,人类就是烂,中国就是没有民主,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看到世界和人类变好到自己觉得满意的程度。既然如此,不如关心一下自己可控范围内的事情吧! 友情链接tag:#政治性抑郁 #微小的反抗 4.规划本——用未来给自己续命 此处推荐《记事本圆梦计划》 book.douban.com/review/4546647/ 仅供参考。不用像作者那样事无巨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记录就可以了。 我喜欢先把想做的事情写下来,分门别类写一大堆,再从里面找*现阶段能做到*的事情开始做。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该放弃就放弃。 友情链接: m.cmx.im/@xunhuan2046/108792929096861626

长毛象中文站

#抑郁自救
学生时代接触了一段时间篆刻,治好了不少#完美主义 倾向。因为人刻不可能「完美」的,一定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希望刻出来是一条完整的直线,可是刻的时候遇到一块“石钉”,一小块碎屑飞出去了,好好的直线就豁了一个口子。或者有时候石钉太大太坚硬,根本撬不动,硬是撬开来恐怕得弹走一整片区域,那就算了吧,跳过它。反正不影响整个作品。——这个叫「意断神连」。

至于机刻,十分“完美”,只要用没什么石钉的偏软的石头,就能达到设计图上的任何效果。但是,那玩意儿算得上篆刻吗?毫无美感的东西,与「艺术」「美」都搭不上边,只能用来骗骗从未接触过篆刻的人。

人刻出来的石头,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包含了创作者的心思。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用刀习惯和力道,也有不同的石材偏好。没有一块石头会在刻好的时候100%满足创作者最初的愿望,但美的东西就是不需要“完美”,「美」本身便够了。

有个性就是很美的,不同的人欣赏的风格也不同。有些人穿衣服搭配很好看是因为挑的衣服适合ta本人,并不一定是衣服好看,所以别人买同款穿不出同样的效果。还有些人用我一位朋友的形容就是「人被衣服穿了」,衣服挺好,人穿着不行。

尝试把自己当作艺术品而非模具压出来批量制造的工厂货吧!没有人需要“完美”。尝试当个艺术家,抛弃完美主义,探索自己的风格,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体。过程可能会遇到痛苦和疲惫,但人生会逐渐变得很美。

图1机刻,淘宝偷的图。
图2篆刻,朋友圈偷的图。

以下是自我吐槽可以略过:
长毛象的搜索太磨人了,根本找不到想找的东西。我总感觉我写过类似的但是因为没整理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写过什么……算了以后再整理吧…………

机刻太丑了,标记一下敏感。希望淘宝别因为我的点击而给我推丑东西。

#抑郁自救 #焦虑
#简单心理 的推文中转发一下对抗#完美主义 的方法——练习犯错。

我最欣赏的是第2个方法,推荐大家试试。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MSqQ1-Gv1eP0tTLehrruHw

摘录:
Redden等人结合认知行为技术设计了一套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干预流程。

在开始之前,参与者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一遍遍地练习犯错,以此来习惯做事不完美的感觉,并告知不要因为犯错而过度烦恼。过程中,参与者每三天就需要参与以下的三个任务,并讨论失败的感受。

1.形状排序:用1秒去观察一系列形状,然后有 20 秒的时间来回忆它们的显示顺序。

2.拼写错误:写出一个带有至少三个错别字的短句,每次写完后,参与者都会收到一条消息,被告知自己的拼写不正确。这样的拼写任务会重复12次。

3.数学任务:10 秒内从一组选项中选择数学题的答案,但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正确的答案可供选择。

通过296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出,Redden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参与者们对犯错的忧虑,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犯错时的抑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