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探印刷字體數位版:1922 年印刷與字體設計權威史籍
➤ 從經典紙本到互動數位典藏:一場關於字體歷史的深度挖掘
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5/09/explore-a-new-digital-edition-of-printing-types-the-authoritative-history-of-printing-typography-from-1922.html
本文介紹了Nicholas Rougeux如何將1922年出版、共兩冊、涵蓋近450年印刷與字體設計歷史的經典著作《Printing Types: Their History, Forms and Use》進行數位化。這部著作由Merrymount Press的創辦人Daniel Berkeley Updike撰寫,原為其在哈佛大學任教時的講稿彙編,被視為拉丁字母排印學的權威參考書,其中包含超過360幅的圖版。Rougeux耗費心力重製數位版,不僅重新編排,更嘗試追溯並提供這些圖版的來源,其中100幅備受Updike推崇的圖版,還提供海報購買選
#出版 #設計 #數位典藏
Explore a New Digital Edition of Printing Typ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Printing & Typography from 1922

Times New Roman has been around since 1931, longer than most of us have been alive — and for longer than many of us have been alive, word-processing applications have come with it as the default font.

Open Culture
🌗 AI 樂於為你設計錯誤的事物
➤ 善用 AI 工具,而非被其誤導:掌握關鍵技能,打造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https://www.antonsten.com/articles/ai-will-happily-design-the-wrong-thing-for-you/
本文探討了 AI 工具在設計和產品開發中的角色,強調 AI 並非萬能,其價值取決於使用者的意圖與專業判斷。作者認為,AI 能極大化提升效率,但若缺乏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良好的品味,AI 將助長「製造無用產品」的問題,並可能加劇設計的「低劣化」。成功的關鍵在於將人類的洞察力與 AI 的能力結合,善用 AI 作為輔助工具,而非取代思考,才能真正打造出人們真正需要的產品。
+ 這篇文章讓我重新思考了 AI 在設計流程中的定位。一直以來都覺得 AI 是完美的助手,但作者點出了盲點,原來 AI 真的會「設計錯的東西」!
+ 很有啟發性!AI 的確是個強大的槓桿,但這篇文章提醒了我,沒有人類的判斷和品味,槓桿可能會把我們推向錯誤的方向。看來我需要多花時間在理解使用者和培養「品味」
#人工智慧 #設計 #產品開發 #創新
AI will happily design the wrong thing for you | Anton Sten

AI tools are incredible leverage, but they amplify whatever you bring to them.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problem you're solving, AI just helps you build the wrong thing more efficiently.

🌗 另一款 Linux Logo
➤ 為 Linux 社羣提供更多 Logo 選擇
https://ecogex.com/the-other-linux-logo/
為 Linux 社羣設計了另一款 Logo,名為「The Other Linux Logo」。此 Logo 相較於傳統 Tux Logo,更具備圖示友善性,並適用於小尺寸顯示,旨在提供更多選擇,以展現 Linux 的卓越。該 Logo 以免費藝術授權 (Free Art License) 發布,創作者為 ECOGEX,並開源於 GitHub。
+ 很喜歡這個新的 Logo 設計!Tux 雖然經典,但這個新 Logo 在小螢幕上看起來更清晰。
+ 感謝設計師的貢獻!開源授權很棒,期待看到更多人在各種地方使用這個 Logo。
#Linux #Logo #設計 #開源
The Other Linux Logo

🌘 製作印刷字體:Nicholas Rougeux 的 C82 作品
➤ 從紙本經典到數位饗宴:一場跨越時空的印刷字體探索之旅
https://www.c82.net/blog/?id=100
本文講述了作者 Nicholas Rougeux 如何將經典印刷史著作《Printing Types》數位化的過程。作者透過長達數月的田野調查,蒐集了超過一千兩百本書籍,追溯了四百五十多年的印刷字體演變史。他從一本舊書出發,激發了將其數位化的靈感,並從網路搜尋了多個版本的原始掃描檔。最終,他參考了《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設計風格,創建了一個以字體為核心、簡潔易讀的數位版,旨在向大眾呈現印刷字體的豐富歷史與藝術之美。
+ 這真是太令人讚嘆了!能把這麼厚重的歷史資料轉化成現代人容易接觸的數位形式,實在功德無量。作者對字體的熱情讓人感動。
+ 細節處理得很棒,能感受到作者在選用字體、排版上的用心。這樣的專案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
#設計 #印刷史 #數位編輯
Making of Printing Types

Researching is like treasure hunting—following clue after clue in the hopes of finding something amazing. When I set out to create a digital edition of Daniel Updike’s Printing Types, I had no idea that I was going to spend months hunting down more than 1,200 books spanning more than 450 years but I’m glad I did. This project involved more research than I’ve ever done.

🌘 窺探大衛林區出售中的洛杉磯故居
➤ 踏入鬼才導演的電影意境與建築殿堂
https://www.wallpaper.com/design-interiors/david-lynch-house-los-angeles-for-sale
美國電影大師大衛林區生前位於好萊塢山頂的房產現正出售,要價1500萬美元。這個佔地2.3英畝的廣闊園區,融合了林區獨特的審美觀與中世紀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曾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與實際的製作基地,如今成為一件獨一無二的建築藝術品,等待下一位主人。
+ 太酷了!光是看照片就感覺像走進他的電影裡。
+ 1500萬美元?這價格肯定不只買到房子,更是買到一份傳奇。
#建築 #設計 #房地產 #藝術
Tour David Lynch's house as it hits the market

The 10 bedrooms and 11 bathrooms, 2.3-acre property embodies the drama of hillside modernism

Wallpaper*

不要的家具變沉浸式展覽一景!丹麥品牌Fritz Hansen「椅子循環計畫」重回瀨戶內本島,在古民家、江戶街區隨處供坐

by Ning Chi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250026233
#設計

不要的家具變沉浸式展覽一景!丹麥品牌Fritz Hansen「椅子循環計畫」重回瀨戶內本島,在古民家、江戶街區隨處供坐 | La Vie

家具見證日常、見證居住者的生活瑣碎,甚至見證了家庭一員的成長。然而,它們總會陳舊,終有汰換需求——如果你也老對物品日久生情、丟棄時每每感到格...

La Vie | 設計美學、生活藝術、創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