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jimyhuang@g0v.social
316 Followers
230 Following
1.9K Posts
火焰還沒有熄滅
core selfhttps://www.instagram.com/timeless9b
nature layerhttps://timeless9b.cc
social maskhere it is

週末做了個簡單的小遊戲:找出加總等於 10 的方塊消掉他們

遊戲機制完全是現成的,毫無創意。主要是練習互動、音效、操作感、以及跟 AI 協作的流程。

但是遊戲本身還是蠻好玩的,起碼我偶爾自己會開起來玩兩局。

https://devpoga.itch.io/blocks

#gamedev

Found the source of light makes me feel quite peaceful on #silentsunday

前兩週失心瘋,脫口而出報了獨奏的演出,即使這首從年輕彈到老(1993年的電影耶),卻仍然緊張的要命。

不過在兩週密集的喚醒記憶後,本來不見的肌肉記憶,大概9成被激發回來了,也找了我喜歡的一種詮釋的版本來處理那些練也練不好的地方。

電鋼琴最棒的是,可以 line out 到我的錄音筆,所以先錄了一下來強迫自己專注。

錄製完突然想到,表演場跟我家剛好是一模一樣的電鋼琴,到時乾脆直接放預錄的好了  

The Promise (from The Piano)

我很認同『我們要先學會當人,才能當一個台灣人』這個史明提醒我們,追求政治實踐的過程中,還有更重要的價值觀得放在前面,也因此還是想說的更清楚:

我覺得,要誠實不違心的面對自己和他人,才有機會區辨以下價值觀堆疊的先後順序:

對生命的關懷(對所有物種)
維護人性尊嚴(對同物種、和平)
支持良善體制(如公平、自由、民主)
族群國家認同(如台灣、原民、新住民)
政治與自身環境控制(政治參與、就業權、居住權)

以前弄不太懂心中這順序如何構成,一直到瞄到 Martha C. Nussbaum 著作 《正義的界限》中的論述,對人類與不同物種的尊嚴用了框架「能力進路(capabilities approach)」,來闡述(圖)。

是吧,我們應該不只在意政治追求,不只在意輸贏,真正關心的是尊嚴。從人類族裔、性別、身心障礙、到環境物種,弱勢關懷的基礎,是認知到即使資源相同,人們將其轉化為美好生活的能力有所差別,更遑論資源不同的人事物。

使用謊言追求福祉,則是當一個人把尊嚴放在一邊,呈現的樣貌。

Gemini Deep Research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e/2PACX-1vSd4IEXoWvONwVluwhw3LeKJEFPPKaJN8A1OM2vJUlaqCFwiz7vTC9QAqma6OjK2RGNoV4eD0qmxh-3/pub

看到昔日的工程師朋友,曾經一起開發,聊天,討論時事,還看過對方家人小孩,一起吃飯。

沾染政治後,立場不同是一回事,不惜用 AI 發布假影音來打擊議題,真的是不勝唏噓。

人類真的是好複雜,還是動物可愛多了。

這幾天白頭翁在白天都叫得很急切,我屢次問Gemini,我都沒看到幼鳥了,但成鳥還在而且一直叫,是不是牠們目前都還平安?Gemini告訴我(我本來聽聽就算了),幼鳥在學飛時會先在低矮的草叢、灌木中等隱蔽的地方嘗試,所以我看不到幼鳥是正常的。

結果我剛剛要起身出門買午餐時,回頭看發現……幼鳥停在我的拖鞋上啊XD 你也太不隱蔽了吧!

#我家陽台

How will AI influence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next 5 years?

Brookings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fer their forecasts on how AI will influence U.S.-China relations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Brookings

大罷免小故事:行李箱

上週去了劇場,每個人都可以講行李箱的故事,講完後演員和音樂家和圖像藝術者會即興的演出這個故事。

看了看現場將近四十位陌生人,突然閃過其實自己一直看到行李箱,不如趁機講:大罷免的連署陸戰站長們,常常看到拖著行李箱來到現場。

裝著各式各樣的物品,空白連署書、紙筆、背心、小蜜蜂、旗幟、看板,折疊整齊,乾淨的收拾好,陸戰服務結束後,可想見這些物品都得重新收拾整理好,讓下一次的站點繼續使用。

然後晃眼一過,他們從寒假站到了暑假,凍的要命到熱的半死,五個月就這樣過去了,無數次的出勤,這些夥伴不厭其煩的整理這些,因為行李廂裝著意念,想要讓台灣更好的意念,行李箱裝著連署書,幾萬個連署人冒著風雨酷暑的支持,行李箱裝著希望,大家覺得還有希望。

在幾十個陌生人,不是政治場合裡政治出櫃,真的是讓我講話都緊張到顫抖,講完故事後,劇團唱了首跟希望有關的歌,繪師畫了一個腳根,踏著沉重的步伐纏繞代表意念的線條,音樂則特別挑起催淚的情緒,尤其是邁向希望的意象,繪師最後畫著,盡頭終點是光芒。

強忍著情緒憋到最後,我努力吐出:7/26無論立場,都希望大家能好好行使這得來特別不容易的投票權。

這首暫且叫做 Mist,可能心裡還是很希望能夠撥雲見霧後看見真實。

現場錄音後,回來合成很有趣的是,可以抽離現場的畫面,完完全全不一樣,但可能感受是一樣的。

#手碟與自然

Google's emissions are up over 50%, Amazon builds huge data centers powered by 75% natural gas.

Remember all those posts telling us that "AIs climate impact isn't that bad" supported by some really funky math/perspective and/or numbers Sam Altman invented?

Here's the actual impact.

"AI" is a fossil fuel technology.

https://www.nytimes.com/2025/06/24/technology/amazon-ai-data-centers.html?unlocked_article_code=1.SU8.2JRa.e3Ju6r_pL1Im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5/jun/27/google-emissions-ai-electricity-demand-derail-efforts-green

At Amazon’s Biggest Data Center, Everything Is Supersized for A.I.

On 1,200 acres of cornfield in Indiana, Amazon is building one of the largest computers ever for work with Anthropic,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

The New York Times
×

這幾天白頭翁在白天都叫得很急切,我屢次問Gemini,我都沒看到幼鳥了,但成鳥還在而且一直叫,是不是牠們目前都還平安?Gemini告訴我(我本來聽聽就算了),幼鳥在學飛時會先在低矮的草叢、灌木中等隱蔽的地方嘗試,所以我看不到幼鳥是正常的。

結果我剛剛要起身出門買午餐時,回頭看發現……幼鳥停在我的拖鞋上啊XD 你也太不隱蔽了吧!

#我家陽台

結果那天白頭翁幼鳥把我的拖鞋拉得滿是大便(黑黑的一顆一顆的,大概是大便?),昨天我無奈把拖鞋拿進家裡用黑皂寶洗一洗。

今天把陽台地面簡略掃了一下,把牠的大便都清掉,還拿了一個專門買的不銹鋼淺盤裝水放在地上,根據Gemini的建議,給予白頭翁乾淨的水會幫助牠更有體力學飛。

幼鳥現在已經羽翼愈來愈豐了,也能夠在靠近地面處短程飛行(我掃地時牠飛到角落去)。今天牠的棲息處是在花盆架下,希望牠在能自力飛走前都平安吧。

#我家陽台

最近幼鳥固定停在 #我家陽台 的花架下了,一天比一天羽翼更豐,每天我都在想著是不是明天牠就飛走了。

因為目前作息堪稱正常,我決定每天早上在地板上放水盤、傍晚來掃幼鳥身下的這堆排泄物或廚餘。每天都有這麼多的量,我擔心放過夜的話,會有大蟑螂來吃——我前天在陽台上灑掃時見到,嚇得我關了兩天落地窗。

今天放了水盤後,把落地窗前的窗簾拉大半邊起來,至少遮住我在坐在窗邊的身影,果然今天鳥叫聲就少很多、也比較平和。起身上廁所時瞥見水盤旁有水濺出,應該是白頭翁真的有使用水盤,可能還在裡面洗澡所以濺出來的。

現在這隻幼鳥好像很不怕我,我每次要掃地前都叫牠「較走--ê啦」,但有時我的掃把都掃到牠身下了,牠還停在原地。但牠的雙親(應該是吧)就機靈很多,我在幼鳥附近掃地時,成鳥非常緊張地飛在附近亂叫,連我都覺得那叫聲應該是「救命啊!塊陶啊!!」這種意思,但幼鳥還是呆呆的不為所動。

我也很驚訝幼鳥看起來真的就像一顆雀球(?),渾圓的體型原來不是人類把它可愛化的,而是幼鳥真的身型比例就這樣。牠的雙親看起來都很纖瘦輕盈,是普通的鳥的體型;應該不是把牠養得太胖了吧?

在颱風夜當晚,狂風吹得我的隔音氣密窗都在震動,雖然十分擔心陽台上的白頭翁一家,但想牠們是野鳥,本來就有能力自保的吧。次日醒來 #我家陽台 的高架花盆倒了,幼鳥倒是沒事一樣。因為陽台濕濕的不好掃,我拖到今天才掃地。

小鳥已經看起來越來越像成鳥了,不能叫牠幼鳥了。但牠似乎還不太會飛,不曾看牠正式飛行過。其實看看牠身上還是有一些幼鳥的絨毛,也許是換羽尚未完成才飛不起來?真心希望牠趕快展翅高飛啊。

大賀!剛剛看到小鳥已經站上枝頭了!雖然還是有一點點的絨毛,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牠在這麼高的位置!牠會飛了!!雖然可能還不是很熟悉,但已經是能飛高的青少年鳥了!

拍枝頭上的鳥總會拍到附近的景觀,去背後就變得如此斑駁的樣子……但我實在太想讓大家(?)看看牠站在樹枝上的樣子了!

能夠認出牠來,一來因為牠的絨毛讓牠看起來有點亂亂的、沒打理好的樣子,二來會呆呆站著讓我拍的鳥,也就只有牠一隻了。

#我家陽台

@nightside 大賀!看小鳥成長日記好像暑假作業一樣😝 今年好溫馨喔~
@roomieoflola 療癒了我去年的創傷~XD
@nightside 希望小鳥長壯壯,健健康康🙏🏽
@nightside 應該是還沒換毛,幼雛鳥的毛都是澎澎的,可能是這樣,看起來圓圓的?
@GiovannaJo 原來不是牠真的胖啊XD
@nightside 小時候胖不是胖~XD

@nightside 這個型態已經是亞成鳥了!好可愛!他能順利長到這麼大真是太好了~

看型態現在應該已經能短距離飛行了(?),成鳥之後就會離開了,這種時候總是心裡總是會有些落寞……

看來夜邊的陽台也是風水寶地,鳥巢拆了還有鳥鳥又來築巢~

p.s:成鳥前確實鳥寶都會這樣蓬鬆蓬鬆的,但成鳥把羽毛立起來的時候也是會變成球的樣子,鳥球不分年齡!>o<b

@MeowerBark 在去年的驚悚事件後,我真是每天都擔心起床會看到幼鳥的屍體(為此我在買水盤時,也順便買了垃圾長夾……),幸好目前都平安。我在打掃時會看牠短程低空飛行到角落一點,但好像還沒辦法飛高的樣子。

我有點疑惑的是,前幾年白頭翁有成功育雛的時候,我都沒看過幼鳥像這樣在地面附近,怎麼今年白頭翁的獨生子特別呆呢?

@nightside 這個跟周遭的環境地形比較有關,如果之前的白頭翁也有成功養育到亞成鳥階段應該也會像這樣在附近溜達。不過其實學飛這件事情滿偏本能的,幼鳥學飛的時候常常就是附近哪裡能去就跑去哪裡,飛一飛沒力了就會留在原地休息,此時親鳥會在一旁守護,一直等到幼鳥有力氣飛回安全的地方。

亞成鳥比較呆萌不怕人也是真的XD,就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感覺吧?也有可能小朋友鳥覺得夜邊陽台很安全,所以才會這樣在地板附近停留。

如果陽台有一些垂吊植物的話,還能大大增加幼鳥存活率喔,就算只有一兩盆,也會擋住天敵的視線!

@MeowerBark 我覺得牠們以前有育雛成功是因為有這樣的事:
https://g0v.social/@nightside/110688183445649531
雖然可能是我自作多情,但是窗外的鳥很像在練飛是真的。

在去年以前,我都以為白頭翁可以沒什麼事長大離巢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沒有很干預牠們(我覺得打掃陽台就滿打擾牠們的),沒想到會有那麼殘酷的場景一再發生。

明早天亮我再拍我家陽台全景給你看,我覺得是一個最低限度的綠化,離你家庭園差遠了!我不太明白牠們為什麼選這裡~

nightside (@nightside@g0v.social)

前天下午我在遊戲室裡吹冷氣打電動,Lí 睡在沙發上我的身邊,窗外忽然有幾隻鳥飛得很近,像是想穿過玻璃進室內來一樣——還好牠們沒有真的撞玻璃,只在貼近玻璃時側身飛過——定睛一看是白頭翁,我就沒有太在意,因為我家陽台上就宿著一家嘛。 遊戲室的窗外有一支電線桿,剛好可以看到桿頂。總共好像有 2~3 隻白頭翁,牠們一下子站在桿頂、一下子停在電線上,不時起飛在窗外短暫飛行、再飛回來。 我當下想說鳥笨笨的,以為牠們棲居的陽台旁的這個房間,也像陽台一樣開放,所以想要進來,後來看又不像。 我抱著一貫的態度:我知道你們這些鳥在,你們也知道我這個人類在,但我們互不打擾。(我其實是怕過度接近牠們,牠們嚇到就會飛走了)所以我沒有起身去看看牠們究竟在做什麼。 昨晚我給植物們澆花時發現,以往在我朝吊盆噴水時,總是睜著圓圓眼睛看我的成鳥,好像不在吊盆裡了。今早起床時再看了一眼,過去幾天總是來回帶食物給幼鳥的身影,也靜靜消失了。 我才想起來,原來前天下午,是成鳥帶著幼鳥在練飛,也可能牠們經由貼近窗玻璃,在向我道別。 #我家陽台

g0v.social

@nightside 親鳥會選這裡築巢,代表他們可能平常就常常經過這邊喔!又,各家巢位通常不會過於接近,有植物的民居都有機會中獎!

我以前也覺得白頭翁可以育雛成功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直到看到你們家的慘案……

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像我們這樣有大量植物和綠葉遮蔽的環境,除了可以遮風擋雨之外,還是很重要的安全保障Q___Q

這次的巢位也是在你剛剛貼的那篇拍到的吊掛盆子中嗎?希望颱風來他們都要躲得好好的!

@MeowerBark 沒錯,這次還是在一樣的地方築巢,我好困惑雛鳥是怎麼從那麼高的地方下來的XD
@nightside 他們對那個地方情有獨鍾耶XDDD,應該是先飛跳到牆上、再跳到地上(?),這樣可以訓練小鳥的垂直起降能力!(亂說但又不算亂說)

@MeowerBark @nightside 小鳥好像相對耐摔,看過紀錄片有一種鳥,雛鳥可以跳幾百公尺的懸崖!

[公共電視_永恆的生命脈動](https://www.pts.org.tw/lifestory/)

"格陵蘭的白頰黑雁通常在高山的懸崖上建巢,以便遠離獵食者的威脅,孵育雛雁,但是懸崖上也沒有食物,因此雛雁出生後三天必須在父母的帶領下跳落懸崖"

公共電視_永恆的生命脈動

「永恆的生命脈動」無疑是達爾文「適者生存」的最佳展現,我們看到不同動物為了生存必須克服的考驗,也看到生命讓人悲傷的一面,撒哈拉沙漠邊緣的猩猩家族長途跋涉尋找水源,上岸產卵的母海龜因退潮困在珊瑚礁上,危在旦夕,諸如此類的故事,而觀眾則透過這些動物小故事串起了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tuzzi @nightside 我有看過白頰黑雁幼鳥從懸崖上一路滾下來的畫面,每撞到一次石頭我的心就彷彿多一道裂痕,看起來超痛的嗚嗚!但那應該是特別耐摔的鳥種,雛鳥落巢導致外傷或骨折也是滿常見的 >"<
@MeowerBark @nightside 對,看了都嚇死了,怎麼有生物是要面對這麼可怕的生存挑戰。我覺得只要讓北極狐爬不上來就可以了吧,有必要找到那麼高的地方嗎?!

@tuzzi @nightside 真的太可怕嗚嗚,看了都產生心理陰影了,我覺得大概一半的高度就可以讓北極狐爬不上去了吧,為什麼一定要蓋得跟摩天大樓一樣高……

每逢這種時刻就會覺得生命真奇妙,大自然很神奇,野生動物的生存挑戰從出生前就開始 >"<

@nightside 我看過有研究燕子會認得築巢地的人類住戶,而且在屋主出入時不會像其他路人經過時警戒。不知道白頭翁是不是也是呢?

@roomieoflola 從幼鳥出現在地面上後,我知道這對幼鳥是很危險的階段,一直有注意陽台的動靜。前幾天我聽見騷動,轉頭一看,有隻鴿子站在我的陽台上,白頭翁看起來在用叫聲抗議;我站起來走到窗邊,鴿子飛走了,白頭翁還留在樹枝上。我不曉得這是不是牠們(白頭翁成鳥)對我比較信任的關係?但即使如此,掃地時那麼接近幼鳥,牠們還是很緊張就是了。

今天才把窗簾拉上,也是因為我前幾天還不太放心,怕會不會有比牠們大隻的鳥來攻擊。

@nightside 果然是這樣!我覺得他們一定認得你~希望這次小白頭翁能順利長大離巢!

@nightside 最近真的好多幼鳥在學飛。我今天在公園也有看到。鳥爸媽真的會一直叫(應該是催促小孩跟上的意思)。

這隻麻雀應該是... 沒跟上 XD

@GiovannaJo 牠應該是白頭翁的幼雛,只是毛還沒長齊(?)啦。幾天前看到牠(大概是牠)還只披著絨毛,沒想到羽毛這麼快就長出來了。
@nightside 喔喔,講錯了。是白頭翁。看照片我直覺是麻雀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