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睡眼惺忪醒來,聽見小狗在客廳踱步很久。朦朧間果然看見地上一坨黑黑的,但太想睡了,先抽張衛生紙掩著。
早上起床:所以我是半夜幫伊莉莎白蓋了被子嗎
凌晨睡眼惺忪醒來,聽見小狗在客廳踱步很久。朦朧間果然看見地上一坨黑黑的,但太想睡了,先抽張衛生紙掩著。
早上起床:所以我是半夜幫伊莉莎白蓋了被子嗎
傳統市場的放山雞腿可能是唯一跑慣超市的人看見會咋舌的價格,但這一支腿抵超市肉雞兩支,厚實無比且幾乎無油,雞皮亮晶晶地。我請肉販幫忙去骨,佐以蔥薑低溫燜煮。雞腿肉取了一半做蔥油花椒雞,那燙過雞肉的湯水過濾後,第二天加入另一半雞腿以及剔下的雞骨熬湯,只半小時,濃郁金黃得像雞精。過往我總是以為自己不擅燉湯,其實只是沒有挑對材料。若用雞翅也很好,價格只要雞腿的十分之一。
絲瓜想做成搭配蛤蜊以外的樣子——切大塊,薄薄沾點太白粉半煎炸,趕在出水前起鍋,撒椒鹽;大清早買好的竹筍只是白煮過冰鎮,不調味。這一綠一白、一硬一軟,一個掛在空中一個埋在土裡,各有夏季鮮甜的好滋味。飯後再吃點芒果和荔枝吧,盛讚這炎夏的風物詩。
這兩天大大迷上絲竹融合樂團「同根生」的專輯《邊緣轉生術Holy Gazai》,無法自拔地反覆播放,喜歡得要命。明明上一張還是規規矩矩地演奏(也很喜歡那張以蘭陽為主題的同名專輯),換了團員後突然大轉生變得超瘋的(褒義)。《邊緣轉生術》是一張以臺灣精怪傳說的再詮釋為主題的專輯,非常台味,音樂元素卻廣納百川,超級豐富有趣得要命!我真的驚艷這些歌曲嬉笑怒罵,卻每首都寫滿了聰明,以及只有這個小島能孕育的多元性與關懷⋯一聽就是很會玩的學院派(沒有貶義)——太優秀了,這些很會玩的音樂家。
相對於凡人的他者,妖物在日與夜中間的limbo之處遊蕩,來回試探。不論是《傘還未開》隱晦的同志之情、《虎姑婆》的地縛遊民、《水燈祭典》長照者與病患⋯鬼的曖昧與邊緣,熱熱鬧鬧,百無禁忌之外,仍然⋯充滿人性。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if9aZn1SKGYLi10argekL?si=T14pTLfDQuOh7swMyV1JDg
無澱粉日——中午做了蔥油椒麻雞腿和十種材料的沙拉,晚餐是吃沙拉配豬排,還有烤得脆脆的羽衣甘藍。
[網路公司Cloudflare推AI封鎖器 不付錢就把惡質AI爬蟲丟進圾垃迷宮 -- 上報 / 國際](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34011)
"Cloudflare認為,AI公司打破了出版商與爬蟲之間的「不成文協議」。Cloudflare指出,AI爬蟲抓取文字、文章和圖片等內容來生成答案,卻未將訪客導回原始來源,等於剝奪內容創作者應得的收入。Cloudflare執行長普林斯(Matthew Prince)強調,如果網路要在AI時代下生存,就要給予出版商應有的控制權,並建立對所有人都公平的新經濟模式。"
//Cloudflare 很像現代羅賓漢
今天上聲樂課聽老師講了一個溫馨的小故事。大意是老師有天夜裡送友人去坐車時,在附近的巷子看見一對父子蹲伏在地上,便上前關心,結果是有隻小貓疑似卡在路邊的車底盤。附近大樓的警衛也來說,那貓從傍晚就在車下了,車底一直傳來細碎的貓叫聲。老師與友人討論了一下,去附近的獸醫院求助,打電話報警請警察看能不能查詢車牌、聯絡上車主。
老師送了友人後又走了一段路散步,回到巷子時已經晚上十點多了。父子已經離開,取而代之是兩位年輕女性在想辦法誘貓出來。獸醫院的員工、車主夫婦也來了,甚至還拆了輪子用千斤頂把車子架高(結果貓咪躲到更深處)。最後是一名路過的女子(附近貓咖啡的老闆)躺到底盤下、在眾人手機和手電筒支援下,終於把小貓救了出來,由獸醫院暫時帶回收留。
光想到這一大群人圍著一台車想辦法救貓(老師給我看了照片,是一隻大概一兩個月大的玳瑁貓),就覺得台灣果然是動物森友會啊~真是一個聽完想跟現場人們一起歡呼的故事
@dale 這件事有點難說,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大一樣。
在「酸菜魚倒閉潮」的新聞底下,我看見不少留言,認為喜歡吃酸菜魚等中國食物的人,大部份是藍白粉。這樣的認知並非毫無道理,因為許多中國食物或產品在台灣大受歡迎時,會指出疑慮(?)的,的確是抗中意識比較強的人,而這時擁護該食物或產品的人會反罵「青鳥」如何如何;擁護與討厭中國食物的壁壘就這樣漸漸劃出來了。
且指出中國食物疑慮(?)的人,未必全部都指出食安問題(像蠟瓶糖那種),以酸菜魚來說,他們會指出這種料理方式可能會掩蓋魚肉並不新鮮,但台灣的店家真的使用不新鮮的魚嗎?這沒辦法驗證,何況不新鮮到危害食安可能還有一段距離。於是,反對中國食物的其中一個論點,就是喜歡中國食物的人「品味不好」。我認為這裡的品味也包涵了政治意義。
但中國食物究竟是不是統戰的一環呢?整個中國文化都是統戰的一環,食物怎麼可能不是呢?但「反對」這些食物要「反對」到什麼程度呢?我想目前的台灣環境,是頂多到批評,但還不至於到限制。
我覺得阿雪說得滿好的:
「不知道哪天才能用正常對待異國料理的態度來吃這些東西」。
https://g0v.social/@roomieoflola/114761666241788825
起早的一個休假日,但做了早餐鬼混一下後,上市場已是上午十點半,原本欲購的綠竹筍早就在收攤了。天氣很熱,感覺汗珠沿著背往下流,市場裡盡是充滿夏天風味的農產品,這也想買、那也想買,不知不覺手上已經沈甸甸提滿了瓜果。但看見一間菜攤上竟然擺出了野薑花還是眼睛一亮買了幾枝,好香啊!角落一擺,整間屋子都浸滿了在水一方的氣氛。
香吉士和芒果肉,與金桔汁、琴酒、羅勒稍微冷藏靜置一下,與布拉塔起司同吃——楊枝甘露的變奏——是一個不錯的公式哪我想,想要加一點點幾乎無法察覺的薑汁試試。有甜口的台灣產洋蔥,調些泰式醬汁涼拌,再用煎過的薄切里脊捲著吃——好吃極了,中秋烤肉時與其帶著一條吐司不如做一盒泰式涼拌洋蔥赴約。
最近從熊友(參加黑熊學院活動認識的朋友)那邊看到的,幾個有待試用 / 鑽研的資源
一、壯闊台灣推出的防災 app https://www.forward.org.tw/resources/app
iCanHelp app 包括了「實務手冊」、「應變地圖」、「災情回報」與「志工報名」的功能。若網路斷訊,「實務手冊」能離線閱讀;壯闊台灣系統的資料庫皆設置於台灣雲端機房
二、防災避難準備清冊 https://yudesigntw.github.io/Disaster_Preparation_List/landing
已上線:居家避難 SIP、緊急撤來 BOB
未上線:日常隨身 EDC、安全返家 GHB
三、求生小幫手 https://chatgpt.com/g/g-682e8bb23e0481919b824908918b3b74-qiu-sheng-xiao-bang-shou
四、緊急避難地圖 3.0 https://taiwan-emergency-shelter-finder.vercel.app/
介紹文 https://www.threads.com/@howieyoung/post/DLEeg_JNQY0
五、黑熊學院應急小卡 pdf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tY7JgzrL7-xyFs0sq4nDpoNIxDNlPdB7
六、黑熊學院避難小卡 pdf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qoKmBlhyD6qvB2Juo6Amcb20q4g-Xw9/view
我們的核心價值是團結、自由和安全。 我們致力尋求國家的團結,以面對台灣最緊迫的挑戰。 壯闊台灣聯盟的基本任務,在於促進負責任的公民與政治。我們相信,深化政府與公民彼此的信任,是鞏固國家向心力的重要關鍵。 公共服務和對彼此認同是強化公民意識的方法。這是壯闊台灣聯盟創立的初衷: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的途徑,以及提供緊急應變訓練,讓社區領導者和志工擁有足夠的知識、資源與組織,在社會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能力投入保護自己的家園。 同時,我們也力求有建設性的政策辯論,特別是與台灣國家安全和發展密切相關的主題。我們彙集全球相關領域的專家與意見領袖,一起應對共同的挑戰。透過公開的對話和誠實的反思,我們希望創造社會共識。 面對持續加深的社會對立,我們要在行動與思辨的共通基礎上,增強國家韌性。因為:缺乏思想的行動是魯莽,但缺乏行動的思想則是無效。 支持壯闊台灣的工作,歡迎擔任志工、成為彼此的後盾,或小額捐款! 在台灣捐款:連結。海外捐款:連結。 Our core mission is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We seek to build solidarity in confronting Taiwan’s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Forward Alliance works to promote responsible citizenship and responsible politics. We believe that deepening trust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in each other is essential to solidifying national unity. Citizenship is strengthened through public service and shared identity. This is why the Forward Volunteer Corps was created: to provide avenues for citizens to serve, and to offer crisis response training so local leaders and volunteers have the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 to help their communities in times of need. We strive to facilitate constructive policy debate, particularly on subjects that affect Taiwan’s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We bring together subject matter experts and thought lead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address common challenges. We hope to create consensus through open discourse and honest reflection. Faced with increasing polarization across society, we can enhance national resilience by finding common ground in both action and in thought. Because action without thought is reckless, and thought without action is feeble. Please support our work by becoming a volunteer or by making a tax-deductible donation! Click here to contribute in Taiwan, or enter here to donate from overs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