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小技巧
https://m.cmx.im/@xunhuan2046/111492431664152094

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毛象开tag最多的用户?哦是我。

之前#跑路小技巧 只写了一点点,没关系相信很多想跑的大家还在攒钱阶段所以先写省钱。(为自己的跳跃思维找借口.jpg)

关于省钱的误区
1.
想法:开源节流还是开源更重要
实际:不重视节流,开源了钱也会流走

变体
想法:有功夫省钱还不如多挣点
实际:挣得多花得多存款竟然不如挣得少花得少的人,这世界不公平!

2.
想法:我赚钱太少了,赚多点再开始省吧
实际:养成省钱习惯就不需要赚多点了

3.
想法:我赚钱挺多,用不着省钱
实际:学会省钱以后赚的钱会看起来更多

4.
想法:花钱可以给我带来更快乐的感受
实际:傻孩子,不花钱也可以!

5.
想法:省钱就是让我过苦日子
实际:省钱不等于过苦日子,过苦日子是最没办法省钱的一种方式

6.
想法:干嘛省钱啊说不定哪天我就死了
实际:说不定哪天就要用钱了人却还没死才是常态呢,真是悲伤的故事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这个月花了200刀都不到的生活费……震撼。(我自己都觉得震撼。) 之前有和我一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华人移民一个月花1000刀,然后做节目告诉大家需要多少钱才能躺平……呃大哥你花的钱着实有点多啊!然而我看评论区也说在首都单身生活一个月1000刀。然而我知道的是首都买菜还比我这便宜呢,同样的钱能买更大的量。 插播一则#跑路小技巧: 不要相信华人和白人给你计算的移民某国每月生活开支多少,这些人实在太能花钱了。生活费接近本地普通阶层民众的移民恐怕没这个心思给大家剖析自己每月的开支,可能也不希望更多没钱的移民涌入破坏当地社会氛围…… 按这个趋势我的生活费加房租再加保险再多出去玩几趟满打满算都不会超过500刀。再说了我出去玩的频率已经挺不错的了,频率高了我都嫌累。 要不我开帖教大家如何省钱吧? 更新:节目后面他说他一个月有时候也能花销在400(这不就很好嘛),但有时候也会翻倍……要不我开帖教大家如何养成省钱习惯稳定月开销吧?

长毛象中文站

#省钱小技巧#魔法
1.不买立省
2.少买少交税

运用场景:
啊啊啊啊啊啊这个折扣好划算再不入就没这么好的价格了。
→不买立省!

好想花钱享受一下生活哦。
→少买少交税!

不买立省就不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懂。

至于少买少交税嘛……

省钱的时候心里想着是自己太贫穷/自己没有钱/没有资格花钱必然是很难受的,难受和匮乏感自然会让人做出更不理性的决策,比如报复性消费。(科学研究表明匮乏感能让人的认知行为能力下降。)为了不让自己那么难受,同时也避免做出不理性的事情,让我们来想点开心的事情:

我消费,就得交消费税。少消费,就是少交税,就是拒绝供养税金小偷,就是用#微小的反抗 给中共添堵。

哇,越省钱越来开心了!

#省钱小技巧
省钱无非是「不买」和「少买」嘛!如何让这个过程无痛甚至充满快乐才是重点。(就像无痛学习法tag一样。)

记账是老生常谈,但对很多人来说记账都太累太痛苦了,所以在此举例一些常见的非必要开支(排名不分先后):

奶茶果茶咖啡等饮品
出门下馆子
逛超市随手/顺便买的东西
各品类的零食
薅羊毛来的护肤品化妆品小样
觉得很好看但不适合自己所以买了也没穿的衣物
风很大的知名不知名博主安利
感觉人人都要有但其实没有也没事的电子产品
图新鲜买的各种新鲜劲儿过了就不再碰的小玩意儿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怪不得我没法省钱,我根本无法想象不买这些东西的人生」,所以很多人会在开始前就放弃,因为在想象中觉得省钱的人生太痛苦太无趣了。

然而省钱明明可以是一种很潇洒的生活态度,不仅不痛苦还很有趣。省钱绝不会是因为省钱本身,为了省钱而省钱是很难省钱的!

我慢慢写吧。

先从贵的开始举例:
- 手机电脑平板相机电纸书等各种电子设备

出新款了好想更新手头的设备哦!——在观看发布会和别人的安利之前,脑子里也许根本就没想过换设备,不知怎么看了以后就怦然心动了。不然嘞,商家干嘛搞发布会啊?

这个博主用得好顺手,我也想拥有!——拥有了也不一定用顺手。就算用顺手,那又怎么样呢?

等我拥有以后我就会做一些我现在不怎么做的事!——读书少恐怕不是因为没有kindle,不去扫街拍照也恐怕也不是因为没有相机。

区分购物需求与希望详见#理性购物指南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231972106626555

仔细分析一下不花钱的几种方式:
1.【别看安利了】
安利有什么好看的?安利就是让你多花钱养商家啊!这点钱养自己和养猫不好吗?忍不住看安利或者发布会的时候可以想想什么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想想自己的梦想,想想跑路计划,然后看点别的东西,对自己的人生更有帮助的内容和看完以后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内容,还有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内容。把安利留给钱多的人看。

2.【狂看测评直到心动消失】
如果兴趣爱好就是关注发布会和别人的种草安利,不妨多看点测评、拔草和用户吐槽,看完墙内的就看墙外的,看完中文英文的就看小语种的,还能顺便学语言。一般来说看完就不想花钱了。

#无痛省钱法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理性购物指南 整理总结了一下购物经验,为自己创造了购物准则。以后再也不用烦恼该买不该买了,照着流程走一遍就可以得出结论: 1.本次购物是基于需求还是基于希望? 基于希望:希望自己多运动,于是买了瑜伽球,放在家里吃灰多年。 基于需求:看电子书看得快瞎了,于是买了墨水屏阅读器。看着家里的本子心烦意乱,但又喜欢写东西,于是买了墨水屏笔记本。实在喜欢吃面包,外面卖的面包便宜的太差了,好点的太贵了,于是买了面包机。 2.有替代品可以达到类似效果吗? 有替代品:因为不想增加物品所以把需要器械的动作都找了无器械平替,等满足不了运动需求的时候再买器械。 无替代品:冬天的加绒保暖内衣裤和床单被套。 3.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长期的吗? 短期影响:款式新颖的服装,穿两次很高兴,然后就腻了。买来尝鲜的零食,吃完就那样。 长期影响:版型和面料舒适的内裤,每天穿都很舒服。合适的月经杯,每次经期都换来12h的睡眠自由。高度适配的桌椅,每次学习都很开心。 所以我的购物准则是:无替代品且可以长期产生积极影响的物品,基于需求购买。 推荐经常纠结要不要买东西的象友写写自己的购物准则并逐渐完善,以后就不纠结了。

长毛象中文站

#省钱小技巧
至于零食和奶茶怎么减少消费嘛,请看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女生年轻时喝的奶茶,会增加将来结直肠癌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TEmtERuJfs48YRukCDD2Bw

每一口“续命水”都折寿!BMJ:华西最新研究,每周喝含糖饮料>355mL,或增加45种疾病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Gdp9obaVNDlNnhzdBIcg4g

BMJ:超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或增加男性结直肠癌风险,而酸奶降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主要是指食品含有的盐、糖、油和脂肪外的工业成分,如用来增加感官刺激的添加剂、用来保鲜的防腐剂等。面包、奶油蛋糕、巧克力、苏打水、即食食品等都属于超加工食品。】
https://mp.weixin.qq.com/s/TthuhjFgiG1OgioQwwRdsg

JAMA:快放下含糖饮料!哈佛科学家首次证实,每天喝1份含糖饮料与绝经女性患肝癌风险增加85%、因慢性肝病死亡风险增加68%有关
https://mp.weixin.qq.com/s/Vi6sRrvVN7G3u3qcFQfJNA

清华大学团队调查发现,含糖饮料摄入量及频率较高,均与男性脱发风险显著上升有关 | 临床大发现
https://mp.weixin.qq.com/s/E2bXLHDmuMd1tGQvzHwKXA

甜甜的快乐,胖胖的忧伤|果糖促进肠道表面积增加,更易增重
https://mp.weixin.qq.com/s/U0YXO722iWV3mgIw1GJZXA

哺乳期妈妈们可以喝奶茶吗?
然而,我们对奶茶的重度依赖也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众所周知,高糖饮食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脏病的风险有关。而最新研究还指出,在母乳喂养期间的母亲若摄入高量糖分,也会影响婴儿期的发育结果。这项近期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在母乳喂养期间饮用高糖饮料,有可能导致近两年后儿童认知能力的下降。
https://mp.weixin.qq.com/s/wqe3PIOC0ravATYQWd5VVw

#省钱小技巧
看完了糖的危害,再看看甜味剂的危害:

BMJ:醒醒吧,代糖解决不了问题!史上最全面的研究表明,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非糖甜味剂能改善健康、帮助减肥丨临床大发现
https://mp.weixin.qq.com/s/9nQxde7LKqN3qrw3s_lbJg

甜味陷阱: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科学证据
https://mp.weixin.qq.com/s/7zvOyD2fXTKEQqm10afIQQ

比起致癌还有更需要关心的!超10万人的9年随访数据表明,阿斯巴甜摄入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63%有关!
https://mp.weixin.qq.com/s/TuSRyEAYSUkPRRJwVBoWtg

阿斯巴甜会造成学习和记忆缺陷且可通过父系遗传
https://mp.weixin.qq.com/s/mWO1NsgT0gbQ3e1jYVYWww

健康 | 人工甜味剂(尤其是赤藓糖醇)或与心脏病事件有关
https://mp.weixin.qq.com/s/mr93Qpv67Bly_-KhKSqXMA

《自然·医学》:赤藓糖醇,危!科学家发现赤藓糖醇会促进血小板凝集,吃这种代糖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翻倍有关
https://mp.weixin.qq.com/s/BWviCsDsG7l86ogyqOFPWw

世卫组织对甜味剂提出警告
世卫组织建议,从长期来看,甜味剂无法帮助人们减重,如果持续摄入,可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公告中包括人造和天然甜味剂,例如阿斯巴甜和甜叶菊。
https://mp.weixin.qq.com/s/1n9tfo0WNM_b1UwtuIv1dw

零糖也不健康?常用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具有基因毒性,会破坏DNA
人工甜味剂在人体内并不是惰性的,常用的人工甜味剂糖精和三氯蔗糖会显著影响人体肠道菌群,从而改变人体血糖水平。
https://mp.weixin.qq.com/s/UkIDimg_FxqM_kWyalFgEg

零糖也不健康?Nature论文:常用人工甜味剂或抑制免疫系统
在这几种人工甜味剂中,糖精和三氯蔗糖能够更显著地影响健康成年人的葡萄糖耐量。
https://mp.weixin.qq.com/s/69F9kdAAqDCWI26Nf5UDtg

#省钱小技巧 之知道的越多,想吃的越少。

省流版:糖有害,(额外添加的)果糖有害,代糖有害,加工类食品有害。

简单总结一下超加工食品中糖与代糖(甜味剂)的危害:

- 糖
增加各类疾病风险(多达45种)
增加各类癌症风险
增加体重
男性脱发

果糖与脂肪肝
https://douchi.space/@ziwendong/110489740004729608
补充:果糖直接进肝脏代谢,所以瘦子多喝饮料也可以拥有脂肪肝。

- 代糖
破坏DNA
影响肠道菌群(当然是负面影响,不然食品公司们早就宣传疯了)
增加2型#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
影响糖耐量
诱发#偏头痛

案例在这:https://m.cmx.im/@xunhuan2046/110379740375558436
资料移步英文区,healthline有几篇文章我就不搬运了,累了。

- - -

以下分享一些对抗常见想法的思路:

1.【该吃吃该喝喝,反正人都得死。】
那干嘛想存钱啊?该用用,人都会死,不一样吗?就是不一样啊!!!存钱不就是因为有自己很想做且需要用到钱的事情吗?比如还没存够润的钱就先死多少会不甘心吧?而且重点是怎么死,在各类疾病的折磨中痛苦地死去和意外死亡/安享晚年后寿终正寝在床上睡一觉人没了差别很大诶!

中共是不可能关心公民健康的。关心公民健康的国家纷纷在食品包装上强制含糖量分级了。很多人省钱是为了离开洼地,离开洼地是为了过上更像人的生活,拥有身而为人的权利与尊严——现在就可以给自己一部分权利尊严与关爱啊,从买吃的之前阅读配料表开始。

政府和资本持续忽悠民众,没辙,但起码不要自己忽悠自己吧。

2.【我不能戒掉零食饮料,因为它们是我的快乐源泉。】
寻找新的、更有益身心健康的快乐源泉,就可以很轻松地戒掉零食饮料了。我认为大部分时候想吃甜食都不是因为身体缺糖,而是因为缺爱缺快乐。我在抑郁期嗜糖如命,所有人都知道我爱吃甜食,到后来竟然一口甜食都不想吃了,真神奇。

3.【人类世界真烂,我凑合吃得了。】
再想想为啥存钱,肯定不是为了凑合过自己的人生吧?并不是等有钱了才能过上“优质”的生活。实际上远离普通超市并买最贵的有机食品不是优质生活,而是花钱买来的生活。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改变生活习惯,也是达成目标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注意健康就是从现在开始过优质生活。

你姨拒绝你不询问转出毛象-日常版 (@ziwendong@douchi.space)

因为豆瓣友邻留言提到了果糖摄入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我去搜了一下相关资料,上海卫健委官网的这篇可以一读:https://wsjkw.sh.gov.cn/spwsyyy/20230410/40db732fd1b44a539d7dff9f8543b192.html 文中有一点我认为尤其需要注意:比新鲜水果更容易导致果糖摄入过量的,是果汁和加工食品中添加的果糖。 所以除了尽量少吃太甜的水果,也要少喝果汁或者添加太多糖类的加工食品。 国内目前饮食主流越来越不健康了,只能自己保持警惕,日常多控制。

豆豉

#省钱小技巧 之如何戒掉零食饮料

- 循序渐进
从少吃一点开始,每次少吃一口就是胜利。本来一次性吃一整包,今天剩一口留到明天吃,就是胜利。本来逛街都要点一杯奶茶,这次逛街忍住不去看菜单,就是胜利。

就算人想一次性戒掉零食饮料,肠道菌群也做不到呢。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在饮食中逐渐增加酸奶和果蔬,培养一些健康的肠道菌群,对垃圾食品就会逐渐没有那么渴望了。

- 学会研读配料表
从随手买到只买有配料表且自己能看懂的食物。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就查资料,查完大概率不想吃了。而且配料表看起来特别花里胡哨的肯定不是好东西,不买立省。

还有反式脂肪、钠之类的含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对了,反式脂肪写0g的并不是真正的0g,而是约等于0g。真正0g反式脂肪的食物,这一栏是空白。为什么国家有这种反常识规定却不写明,咱也不知道。

至于没有配料表的东西,奶茶店和路边摊……有机会了解下内幕就有概率会恶心得不想吃了。鸭肉代替牛肉做烤串还算良心,老鼠肉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在烧烤摊。

- 减少垃圾食品的进食种类
比如忍痛戒了奶茶果茶,给自己偶尔喝杯咖啡的机会还是可以的嘛。比如下定决心不再吃路边摊,省下来的钱可以自己在家犒劳自己一顿。

- 寻找别的快乐源泉
比如逛公园、和花草树木打招呼。我经常路过顺手摸摸它们,很快乐的。比如钻研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无用但有趣的兴趣爱好。帮助别人也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 培养新的排解情绪方式
唱歌跳舞跑步健身都能释放多巴胺,值得一试。作为ASD,整理和打扫卫生对我来说也很解压。情绪性进食之前可以停顿两秒,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别的排解方式。

省钱的重点真的不在于省钱本身,而在于逐渐过上不过度依赖金钱、能避开资本主义陷阱和消费主义洪流的、更加健康而且舒适的生活。

#省钱小技巧
戒零食饮料的另一个方法是换算一下这些钱能买多少肉和菜,吃点好的吧!花钱买工业垃圾不如买块肉吃,好吃还有营养。买水果蔬菜也很好。

对动辄二三十一杯饮料的价格习以为常的话,就会忘记生活中有很多食物花同样的价格能吃到饱。

#省钱小技巧
至于衣服,我想说一个月只有七天,一年只有四季(有的地方还没有四季),人只有一个身体,衣服多了会穿不过来。如果是真心喜欢的衣服,肯定还要忍不住多穿两次。剩下的不喜欢的不合适的衣物就会躺在衣柜里,也算是种滥竽充数了。

1.复盘
虽然有些人的确能穿出不同的风格,但相信大部分人没那么多精力。推荐有空整理一下衣柜,把自己几乎不穿的衣服都理出来,再复盘一下为什么不穿。可以记备忘录,下次买衣服之前对照着看一下。

2.出二手
不论是挂在闲鱼出二手,还是参加同城的闲置交换活动(很多环保类小组/公众号会有类似活动),过程都会让人感叹自己干嘛买这么多不需要的衣物。空闲时间多处理一下不需要的衣物,久而久之买衣服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到底会不会穿了。

3.毒舌吐槽
还有个方法是,找一位刻薄又嘴毒的朋友(比如我),每次心动想买衣服(或者别的东西)就发给ta看,请ta吐槽。或者自己变身高标准严要求的设计师,亲自吐槽。

我深深记得有次朋友约我逛街说想买衣服,每次我评价衣服一句话,ta就立刻失去了购物欲。逛了一下午最后一件都没买。

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吐槽:

- 材质
看起来很廉价,像抹布/窗帘布/地毯。
很难打理,一看就容易粘毛/起球。
容易起静电。
不耐脏/不耐穿,感觉过不了多久就会烂掉。
软塌塌没有型/太硬挺了不贴身。

- 价格
配不上衣服的设计和材质。
这个价格在抢钱呢?

- 版型设计
版型太难看了只适合挂衣架不适合给活人穿。
这个版型穿在身上的时候这边有个凸起,很丑。
没口袋的衣服买了干嘛,给自己添堵啊。
这领子割喉咙,穿久了肯定不舒服。(无印良品出来挨打。)

- 颜色
衣服颜色和穿衣者的肤色不搭。
颜色单独看挺好的,但这种很难搭配的颜色你打算怎么搭?(优衣库就有很多难搭配的颜色。)
接近白色的浅色太容易脏了。

- 使用与护理
不能水洗/机洗啊,买回家谁伺候这个祖宗。
这种镂空花样在洗衣机里很容易被别的衣服钩坏,还得套洗衣袋,太麻烦了。

4.加入收藏夹过阵子再看
众所周知,学习资料收藏了就等于学过了,那衣服为什么不能收藏了就等于买过了呢!

又不是没衣服穿,好衣服不怕等。过一礼拜新鲜劲就过了,一两个月再看还有可能觉得丑,完全想象不到当时自己为什么把它加入收藏夹。——恭喜,又省钱了。

#省钱小技巧 之如何花钱。(1/2)
是,你没看错。就是如何花钱。

- 为什么要学如何花钱
老中人人均从小物质和精神匮乏,在这样的前提下根本无法省钱。原理类似于严格节食对减肥减脂减重**长期**来看有害无益。被压抑的不论是食欲还是购物欲,都终有一天会反弹。

所以,减肥先学好好吃饭,省钱先学好好花钱。

- 什么是好好花钱和假性省钱
好好花钱:
知道什么可以囤,什么不必囤。
日常生活花销从精打细算到养成习惯。
购买真正重要的东西时花钱并不手软。
又小又便宜又占地方又没用的东西已经无法激发购物欲了。

假性省钱:(表面在努力省钱,实际没省几个钱,还过得不舒服,因为钱都用来购买不重要的东西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并没有买。类似的概念是假性亲密关系,表面亲密实则疏离。)
囤了一堆根本用不完的生活用品。
虽然在极力省钱但是也没省多少。
还是没钱或者不舍得买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
看到便宜货就想买。

- 为什么无法心安理得地好好花钱
1.被家庭被社会PUA惯了
钱是重要的,人是不重要的,人的需求更不重要,人不配花钱,多花一点钱就是浪费……够了!本末倒置。

反驳:我是重要的,人比钱重要,钱是用来满足需求的,偶尔多花一点钱就更有动力长期赚钱,我值得对自己好一点。(不是消费主义洗脑那种对自己好。)

2.害怕因为没有钱而饿死街头
重新审视一下这个焦虑的念头,就会觉得很荒谬。城市里这么多超市和便利店,哪家不能去捡刚过期还没坏掉的食物?

#焦虑 相关内容及#魔法 详见: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9019283051360105

- 如何学会花钱
1.给自己一个年度/月度预算
如果你有存款或收入,请取一部分出来专门满足自己的需求。预算从几十块几百块到几千块几万块都可以,丰俭由人。

2.把预算花完,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买什么都取决于你自己。不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工作相关,不论是自我提升还是吃喝玩乐,不论购买物是实体还是虚拟的,想买就买。不用考虑购物原则,也不用考虑性价比、是否物美价廉。只要你想,只要预算够,就去花钱。

(下接)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又#悟了: 我发现了#焦虑 循环的大bug。 首先,事件真实地发生以后,才有办法解决。*人类没有办法解决还未发生的事件。* 举例: 地板脏了,搞卫生的时候才能把脏地板打扫干净。 地板没脏,那就用不着打扫。 焦虑的来源在于: 人在自己的大脑里虚构了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事件,其中所有的事件都*没有*真实地发生——所有的事件都是发生在脑子里的,并没有发生在现实中。它们的确有概率发生,但它们的确未发生。 1.在现实中是没办法解决这些事件的,因为它们是虚构的,是想象出来的。 现实:地板没脏,用不着打扫。 想象:地板脏了。 问题在于,你没有办法在*想象*中把*现实*的地板打扫干净,因为现实的地板根本没脏,用不着打扫。 2.在想象中也无法解决想象出来的虚构事件,因为人类不可能想象出所有的可能性。 地板还没脏,你怎么知道要怎么打扫?不同的脏法都有相对应的打扫方法,扫地还是拖地,都取决于地板上的污垢是什么。 *现实*中的地板不脏,你就不知道在*想象*中应该扫地还是拖地。如果你期望在想象中把地板打扫干净,就得想象出地板的所有脏法:是打翻饮料了,还是单纯的落灰?脏东西是固体还是液体,是干燥还是潮湿的?有没有难缠的毛发或者毛团? 现实生活太复杂了,人类无法想象出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能性越想越多,人就越来越焦虑。 总结: 人类在自己的大脑中给自己制造了一堆问题事件,这些事件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都没办法得到解决。这就是焦虑。它没有发生,我们也不可能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它是我们亲自虚构的可能性,是我们亲手制造出来的东西。 解法: 1.意识到焦虑是自己制造的,意识到所有可能性是*虚构*出来的,是*想象*。 2.观察现在/当下/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想象与现实。 3.焦虑的反面是具体。写下所有让自己担忧的事情,放空大脑,等有余力的时候再一条一条审视。也可以和信任的人一起讨论。 魔法: 1.学会#摆烂 和#比烂,详见上条嘟。 2.找一些合适自己的咒语,焦虑的时候拿出来,像念经一样反复念给自己听。 船到桥头自然直!船到桥头自然直!船到桥头自然直! 到时候再说!到时候再说!到时候再说! 又不会死!又不会死!又不会死! 人都会死!人都会死!人都会死! 拓展: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701145109930799 #抑郁自救

长毛象中文站

(上接)
#省钱小技巧 之如何花钱。(1/2)

- 举例
前两年的某一天我实在受不了自己对自己的抠门程度了。我对自己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都买硬座,和民工大叔们一起在慢车上哐哧哐哧睡睡醒醒。(另一方面,个子矮的人坐着睡觉比个子高的人舒服。如果我一米八,恐怕就干不了这事儿了。)我的存款比同龄人多(因为我抠)但花钱比我所有的朋友都节省。

前两年终于下定决心不要在经济上虐待自己了,开始学花钱。拿了几千块预算魔改了自己的房间,购置了如下物品:

1.宜家吧台桌椅
很贵。但是太爽了。高度对我来说十分合适,站着坐着都能舒适地写字打字,填补了我家没有正经书桌椅的空缺。毛象发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上面打出来的。

在给自己预算之前我就想买很久了,无数次逛宜家,每次都试用。但因为知道自己要出国,就很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给自己预算后,买就一个字!终于不用在床上趴着靠着用电脑打字/用纸本写字了。

事实证明这钱花得太值了。就算我躺着更毛象,往旁边瞥一眼看到这套吧桌椅,心里也很高兴。

2.白色无痕家具贴纸和灰色地毯
终于把丑陋的原生家庭屌爹审美猪肝红家具都给贴掉了,把难看的地板也遮住了,本HSP的宅家心情指数暴增。果然HSP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凑合生活在丑陋的环境里。#HSP生存体验

3.人体感应小夜灯(充电款)
贴柜子里了。我房间柜子深而且位置背光,开灯也不亮,拿取东西看不清就很烦。有了感应灯好很多。

4.手机壳
众所周知,换新手机壳等于换新手机。

还有一些生活小物件记不清了。大部分花出去的钱都改善了身心状态,很值得。

- - -

用可支配的预算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后,自我与金钱的关系会由紧张变为缓和。认真满足自己的愿望与欲望后,人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而无欲无求。——这样的状态更有利于平时的省钱计划。原理类似「好好吃饭,吃点好的,自然就会瘦下来」。

这里只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只需要把预算花掉,不需要考虑理性。因为人的情感不需要时刻保持理性。

平时如何花钱可参考#理性购物指南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231972106626555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理性购物指南 整理总结了一下购物经验,为自己创造了购物准则。以后再也不用烦恼该买不该买了,照着流程走一遍就可以得出结论: 1.本次购物是基于需求还是基于希望? 基于希望:希望自己多运动,于是买了瑜伽球,放在家里吃灰多年。 基于需求:看电子书看得快瞎了,于是买了墨水屏阅读器。看着家里的本子心烦意乱,但又喜欢写东西,于是买了墨水屏笔记本。实在喜欢吃面包,外面卖的面包便宜的太差了,好点的太贵了,于是买了面包机。 2.有替代品可以达到类似效果吗? 有替代品:因为不想增加物品所以把需要器械的动作都找了无器械平替,等满足不了运动需求的时候再买器械。 无替代品:冬天的加绒保暖内衣裤和床单被套。 3.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长期的吗? 短期影响:款式新颖的服装,穿两次很高兴,然后就腻了。买来尝鲜的零食,吃完就那样。 长期影响:版型和面料舒适的内裤,每天穿都很舒服。合适的月经杯,每次经期都换来12h的睡眠自由。高度适配的桌椅,每次学习都很开心。 所以我的购物准则是:无替代品且可以长期产生积极影响的物品,基于需求购买。 推荐经常纠结要不要买东西的象友写写自己的购物准则并逐渐完善,以后就不纠结了。

长毛象中文站

#省钱小技巧 之「只有囤货才买单价低的,平时买总价低的」。

具体来说,除了日常已经在囤货的卫生纸之类生活必需品,剩下都*只购买*总价(标价)低的商品。

原因:
1.每次买东西都计算单价很累,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没必要。
2.计算单价后兴高采烈买了大包装商品,大概率会发现自己根本用不完/还没用完就腻了甚至想丢掉了。
3.东西买少了可以补货,买多了则会对自己造成巨大困扰,用也用不完,又不舍得丢,放着还碍事。

省钱不能只计算钱啊朋友们!心情是很重要的维度,也要计算在内。如果购买单价更便宜的商品,总价却更贵,还让自己心情不好,那说到底还是亏了!

举例:
小明经过精明的计算,购买了单价最低的大包装沐浴露,但商品总价其实很高,而且时间久就用腻了,恨不得赶紧用完买别的品牌,用到最后每次都挤很多,心情也很烦躁,又不舍得直接丢掉。

所以表面上小明买到了单价最低的商品,实际上他忘了自己喜欢尝试不同品牌,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得不偿失。

- - -

- 囤货商品
平时*已经*在大批量采购的商品和品牌,比如卫生纸、特定品牌的护肤品。

- 非囤货商品
从没囤过的商品,自己*以为*需要囤货的商品,尝鲜购买的商品,心血来潮想买的商品,听说很好用但实际上自己第一次购买的品牌。

如果以为需要囤货,但实际上并没有囤过,可以先买总价低的商品一件(有小样的话更推荐购买小样),用完还需要自然可以批量购入单价低的商品。——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完就不想再买了。因为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长期购入的商品都已经在囤货了,剩下99.99%都是不需要囤货的,只有0.01%是相见恨晚的未来会囤货的。

囤货正例:
当我还是卫生巾用户时会在大促时批量采购单价低至0.X元一片的某几个自己用得习惯的品牌的卫生巾,从未浪费过,都用完了(废话),也没有任何烦躁感。

在尝试月经裤和布护垫等从未尝试过的经期用品时,都先少量购买尝试后囤货,用得很舒适。

囤货反例:
明明有更小的包装,心血来潮的本人却买了400ml的打折润肤乳,是从未用过的品牌,现在用到吐还没用完,使用感还行,但觉得不是特别适合自己,迫不及待想尝试别的品牌,内心十分烦躁,早知道买小包装了,还便宜。

- - -

总结:
按「囤货买单价低的,平时买总价低的」原则购物十分省心省力。省钱最重要的是养成习惯,而非“斤斤计较”。好习惯能节约精力,事半功倍。

#生活小技巧:把冷泡茶从水换成奶就能得到冷泡奶茶。(直接往冷泡茶里加奶粉也行。)

睡前泡上睡醒就能喝,简单轻松省心省钱,还比外面卖的奶茶健康好几个次元。(谨防有人不知道:甜味剂有害肠道菌群且能导致部分高敏 #HSP 人群的#偏头痛,乳化剂摄入的增加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潜在新风险因素,高糖饮食和反式脂肪的危害略,写全了一条嘟都放不下。)

#省钱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