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日记 妈妈耳朵不好,手机默认开免提才能听清楚。而我跟她聊天吐槽指派爹时肆无忌惮,常常我说完一句话她才示意我指派爹就在旁边。并且指派爹耳朵特别好……

上次打电话妈妈一脸愁容说自己手头紧,而我维持身份又需要钱。钱我们是有的,但屌几巴中国政府卡我们的国际转账,最后只能通过海外亲友分批汇款,此处省略一万字吐槽和辱骂。(北美恐怕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但说到底这不是南美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

我最好在今年搞定身份,不然明年可能会涨价。涨价以后的钱,家里也还是有的,但我不忍心看我妈一个人操劳,我自己又暂时没有力气去思考怎么搞钱。她一脸烦躁地说自己要工作了,匆匆挂了电话。而我们每次打电话都在算钱:

我账面有多少钱、还差多少,当地信用社每月的收款限额、ATM银联取现每日的取款限额,我还有多少人民币和美元可以取,购汇额度还剩多少……

焦虑着焦虑着,过了会儿她突然又打电话给我。我以为是她忙完手头的活儿,想和我再聊聊解决方案。

没想到她说:

手头紧是装的。就是演戏,为了试探指派爹能从兜里掏出几个子儿。然后她和我说了她手头钞票的真实数据,叫我放心,叫我多花点钱买吃的。

我的妈呀,下次能不能提前和我说一下是演戏啊?那神情看得我心疼死了,值得一个奥斯卡。

至于指派爹的反应,她说他说他没钱,要还房贷。说我这国家离境税高,以后想换国家很麻烦。诸如此类。

我听了大笑不止。我没打算换国家呢,一是我没这么多钱,我也不会赚钱。二是我爱死这里了,爱这里的人,爱吃这里的食物。爱到想搞个国籍。世界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人,哪个国家有?

随即我给他写了首三行:

生儿育女只出个鸡巴
你不如早点去
死吧

今天他不在家,妈妈和我打电话聊了很久,她又算了遍钱,叫我别焦虑。她的钱够我俩和猫在南美生活了。富裕说不上,但生活是够了。还老生常谈叫我多吃点东西,多花点钱。

我们终于约定了一个暗号:

我说看看猫,她回答「猫不在/猫跑开了」或者叫一声猫的名字,说明屌东西不在家,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如果她叫两声猫的名字,说明屌东西在家,我们可以一起哭穷演戏。

我不认为哭穷就能让屌东西掏钱,但我手头的确有一张他的信用卡。在卡面过期之前我可以多刷两次,只可惜我真的不怎么花钱,没有购物欲。卡面过期以后我还能用线上支付给妈妈和猫买点家用。

我只是觉得中国社会直到现在仍需要女书和暗号,很好笑。

#南美日记 每次出门看见爸爸带小孩在街头走、在公园玩耍、在超市采购,我都觉得特别美好。

指派爹是个屌东西,没关系。我可以从别人的父亲身上感受父爱,所有让我能感受到父爱的男性都可以当我爹,所有感受到父爱的孩子都是我。

最神秘的是有一次在感受到同龄男生的细心照顾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他好适合当爸爸啊」。

我的“爸爸”不会这样照顾人。但这要紧吗?不要紧。我需要的是像爸爸一样的温暖关爱,而不是爸爸。

爱就是爱。
我不需要是我,爹也不需要是爹。

也许可以tag #生活小技巧 #魔法#抑郁自救

原生家庭很糟糕的话,没关系。所有让我感到美好的家庭,就是我的家庭。

原生国籍很糟糕的话,没关系。所有让我感到美好的国家,就是我的国家。

指派爹很糟糕的话,没关系。所有让我感到美好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

#南美日记 芒果上市了,1刀买了5个大芒果,齁甜。不仅甜,而且除了一层皮以外,全是毛。

我毫不费力且大为震撼地拥有了之前在小红书上很流行的芒狗。

#南美日记 我趴在厨房水池用金属剪刀的把手缓慢刮擦芒果核,租客姐姐在灶台前煎蛋。我给她介绍了芒狗,说中国很流行把芒果和洗干净做成小狗一样的玩具。她看我操作,说用梳子刷比较合适。

我:嗯……我没有梳子。

我看着她,她看着我近乎光头的脑袋,两个人在厨房笑得前仰后合。

#南美日记 我妈每次和我说她想在国内赚点钱再来,我都要劝她说那点钱还不够雾霾吸多了以后治病的,钱够生活就行了,多了干嘛?再说了到南美也可以赚钱啊,摆摊还没有城管赶。

上次我和她算账,对她说:

「应该这样想:每次遇见一个中国特色傻屌,啊200块没了。而我在这里遇见友善的人,精神账户里又多200块。每次在中国被大爹的政策创,5000块没了;买不到既便宜又好吃的果蔬,500块没了;多吸两年雾霾,20000块没了。而我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进账20000;吃便宜果蔬,立刻赚500;还没有大爹创我,这边政府做屌事的话,人民会游行抗议。账应该这么算!」

我妈听了狂笑。

此处可以tag #跑路小技巧。如果有人在国内赚比较多,觉得自己跑路以后赚不了那么多,可以重新算下账。精神账户和身体账户很重要啊!

#南美日记 又被墙国创到然后在移民律所哇哇哭和律师助理说自己不想当中国人了当中国人太累了,他一直在安慰我说没事的你已经是X国人了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你解决问题拿身份而且除此以外我们还是朋友。哭完我擦了擦眼泪鼻涕认真说了句FUCK CHINA,小哥也认真回了句FUCK CHINA。走的时候另一个助理可能被我逗乐了或者觉得我可爱反正他给我开门都是笑着的,我深深怀疑他以后看到我还是会想起这句FUCK CHINA然后露出迷之微笑。可恶。

 

#南美日记 记录一个听来的事:朋友说在志愿者里认识了一个非洲部落出生的没有护照的人,不知道自己几岁,只说了大概的数字,并且大概率是不准的。那人说他们的语言里没有时间的概念,所以他对这些也没概念。他们的孩子出生时父母会种一棵树,死的时候就砍了那棵树做棺材,从树的年轮能看出来一个人活了多少年。
#南美日记 打算搬运翻译点南美相关的东西,各位象友想看什么
衣食住行
12.9%
旅游相关
3.4%
日常生活
8.8%
文化艺术
6.1%
历史政治
1.4%
女性相关
6.8%
搬啥都看
60.5%
Poll ended at .

#南美日记
曾经有朋友和我说去西北玩,在小县城里遇见车道两侧的两位公交司机停车聊天,把他震撼到了。在城市里,公交司机面对面擦肩而过,最多打声招呼说两句话,停车是不可能的,除非正好红灯或者堵车。

结果我昨天坐公交也亲历了公交司机停车和对面的同事聊天……不愧是南美。

#南美日记 和租客姐姐还有房东一起喝茶吃点心聊天。

姐姐说年轻的时候和表兄弟一起偷家里的酒喝,喝完再往瓶里灌水,然后装模作样地放回去。反正平时也没人喝酒嘛。直到有一天过节,孩子们眼睁睁看父辈拿了酒瓶倒了喝,一口下去才发现都是水。场面一度十分滑稽。

说完她笑得停不下来。房东向我补充说,这里当儿子的都习惯偷当爹的东西用。

我:那你儿子偷你什么了吗?
他:我不抽烟不喝酒,他们没东西可偷,只能偷走我的心。

说完他开始回忆自己年轻时偷父亲的车和女友约会。他家有两部车,一部车停在离家不远的车库里。每次约会前他都拿了车库钥匙,骑着摩托去车库,把摩托停进去,把汽车开回家,再把车库钥匙放回原位,以此假装无事发生。反正家里两部车,他就可以大摇大摆开着其中一部老爹的汽车带女友约会了!——直到有一天他父亲要用那部车,打开车库发现里面停了摩托,他偷车的事情才败露。

#南美日记 圣诞了,吃点好的吧。走进一家披萨店,坐定了等吃,才发现吧台赫然贴着一张A4大小的告示:

恕不供应夏威夷披萨。

看来的确是意大利披萨店。 

#南美日记 我该不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芒果核洗杯子的人吧……?

可是真的很好用啊!!!而且还#环保

芒果核有软毛,类似刷子,而核本身是硬的,又是两头尖的形状,于是我用它轻松刷干净了充满水垢的杯子和杯底。大震惊。使用体验比什么狗屁杯刷旧牙刷和海绵擦好用不知多少倍。

至于我为什么会用芒果核洗杯子,这个故事有点复杂……

上次做了芒狗:
https://m.cmx.im/@xunhuan2046/111575825646946020

刮擦冲洗半天后芒果核的颜色没有图片上那么橙黄了,有些泛白。因为几乎光头的本人没有洗发露,没有护发素,也没有吹风机,所以可怜的芒狗看起来并不像狗,晾干后的毛并不那么蓬松。

最后一次清洗芒狗后,我把它随手放在了卫生间的台盆上,晾干以后也没拿出去。毕竟我也不知道它能干嘛,就一直放那儿了。

今天下了暴雨,空气很好,我有精神做事。加上狂风暴雨把浮尘搞得到处都是,房东和租客姐姐都不在家,我开始一个人拿吸尘器和抹布大扫除。搞完我就打算洗澡睡觉了,进卫生间衣服都脱了,又忍不住想把很久没擦的台盆和镜子擦了,还想把充满水垢的杯子洗干净。空气好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看什么都想打扫干净。但衣服都脱了,尽管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剩下两个人都在外地,我还是不想裸奔去厨房拿清洁工具。

于是,灵机一动的我拿起芒狗,蘸了洗衣皂,开始洗杯子擦台盆……不洗不知道,一洗吓一跳。之前我拿海绵擦很费力才能洗掉的水垢,用芒果核竟然很轻松就洗掉了。

漱口杯是房东提供的,杯身狭长,用海绵擦根本洗不干净杯底的水垢。我自己只带了一个杯子喝水用,漱口杯就凑合用,假装看不见杯底的水垢。

没想到又尖又硬又有毛的芒果核一下把杯底的水垢摩擦掉了。天啊!而且芒果核有弧度,握在手上手感很好,还带着一股清香。(不确定国内的芒果核是否也有这股清香。)

用芒果核擦台盆和马桶水箱上的落灰,感觉芒果的毛很容易冲干净。真的很好用诶。

人类到底有多愚蠢啊,我真受不了。又便宜又好用的天然物品放着不用,去生产并使用无限释放微塑料的海绵擦,荼毒整个地球所有的生命。太过分了。#吐槽人类

我上次吐槽海绵擦也是发现马毛刷(或者别的动物毛刷)用来刚剃头留下的小碎发比理发店的海绵擦好用不知道几百倍。

人类果然是地球之癌吧!人类到底一天天的在做什么啊!能不能做点好事啊!!!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附加媒体:1 张图片 #南美日记 芒果上市了,1刀买了5个大芒果,齁甜。不仅甜,而且除了一层皮以外,全是毛。 我毫不费力且大为震撼地拥有了之前在小红书上很流行的芒狗。

长毛象中文站

#南美日记
说说我最欣赏我国(我不管这就是我的国)国民的一点吧。有一次全民公投,在发展与环保中,环保险胜。

考虑到这可是个在大家眼里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我就更爱这里了。这里的人都知道自然是家园。如果有什么不识好歹支持「先污染后治理」的人意外上台,一定会被乌泱乌泱抗议的印第安人轰下台。

曾在群里看人说「产业升级就别想了,这个国家不可能有工业,原住民都是极端环保主义者。」就觉得城里人很可悲。

城里人只有房子,没有家园。

#南美日记 我宣布南美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跨年竟然吃12颗葡萄许12个愿!12个!!!

我头一回一次性许这么多愿!!!!!

这个传统推荐大家学起来。葡萄吃不吃无所谓,许愿记得许12个。别的文化一次只许一个愿或者捡到神灯只让许三个愿也太抠搜了。

#南美日记 跨年受友邀请,去他家吃了顿火鸡。从我家走过去的路上远远看到一群年轻人聚在路边,地上有个人形物。其中一个年轻人在它身边,旁边还有一桶汽油。我路过时他刚好点火,火焰轰地一下蹿上天,在那个瞬间甚至窜得比我人都高。

直到他点火,我才看清地上的并不是活人,而是纸人。受到文化冲击的我笑着走远了。哦天呐,在街头肆意纵火的感觉也太好了吧?我听一些老家在乡下的朋友说,回乡下必做的事就是放火。而我父母的父母就已经在城里生活了,被驯化的城里小孩从小就被告知「不要玩火」,玩火毫无乐趣可言,只会带来危险。

烧纸人是这里的跨年习俗,街上充满欢声笑语。可我止不住地想,我仅仅是路过蹿上天的火焰,就被吓了一大跳,那在中国被家暴前夫泼汽油烧家甚至被烧死的女人们当时该有多害怕。

友说在跨年夜烧纸人,相当于它替你去死一遍,纸人就会替你挡掉一年的灾。街头到处是火焰和烟花,烟雾朦胧。友很受不了,但反正这样差的空气也就一年一度,他觉得还可以忍受。我也一到室外就开始清痰,大笑着告诉他这样的能见度就是中国的日常。

我没有烧纸人,但总觉得过去不愉快的事情好像也和别人的纸人一样被烧掉了。新年第一天走在街头,四处都是被遗弃的旧年灰烬。

#南美日记 我简直在南美小意大利……到处都是意大利披萨店不说,刚刚坐在路边等朋友,有一个卖手链的路上过来和我友善搭话,问我会不会西语,我说会一点。于是他给我展示了一下他的手链并介绍了自己,还和我握了手。我指着自己的手腕和脖子,又给他看了我帽子底下几乎光头的寸头,告诉他我不戴这些。他说我很好看,所以不需要装饰。又说很高兴认识我,希望下次还能再见。然后就又握了个手,道别了。

咱就是说什么时候中国的推销人员也可以这么礼貌而有边界啊?#吐槽中国

#南美日记 我在友家跨年,他家3只狗1只猫。猫猫7岁了,家里的是大姐头。如果有狗小弟打架,它过去就是一狗一巴掌,结束争执。

外面噼里啪啦开始放烟花,狗吓得到处跑,猫不为所动。我就看着友和他的家人就近抱着身边的狗,安抚它们。

友一边抱着狗,一边用双手捂住狗耳朵,轻声对狗说安慰的话。

啊,好有爱啊!在一旁的我觉得好温暖。和南美人相处真的是在充电,完全没有在国内的社交完了就累炸的低电警告感。每次和南美朋友以及ta们的家人碰面,回家后我精神还变得更好了。

南门!

#南美日记 友今天和我说:

「你知道吗,在拉丁美洲,有很多人会把圣诞装饰挂到三月才取下来,因为嫌取的过程麻烦。还有些人会直接挂一整年,到下一个圣诞继续用。」

啊啊啊啊啊啊我果然是南美人。

#南美日记 圣诞和新年去二女家度假的房东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女友。照例是拥抱和贴面礼,我感受到她的爱了!刚认识的时候她好害羞,贴面礼也是轻轻的。好久不见了,今天她紧紧抱了一下我。

好喜欢南美人自然流露的情感啊。初次见面的害羞拘谨是真实的,相处之后的关切关怀也是真实的。好喜欢这样不需要隐藏内心和假装的社会氛围。

想起来gay哥也是,刚认识时拥抱很轻,关系越来越近,拥抱越来越紧。从轻轻拥抱到紧紧拥抱,真的能感受到大家的爱。

#南美日记 厄瓜多尔毒枭越狱,总统宣布内部武装冲突,秘鲁接壤地区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都表示会提供援助,因为贩毒集团是整个大洲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

真刺激。

但我不害怕。拿枪崩了我也比在墙国十几年的雾霾毒气中慢慢死去要好得多。

我也不后悔。南美国家的安全部门把枪口对着毒贩,而不是对着平民百姓甚至学生。宣布宵禁也好紧急状态也罢,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而不是为了把大家关在家里让大家乖乖听话。

至于南美能不能润,就看这几年各国对打击贩毒集团的手腕和力度了。现在不推荐润,观望一阵子再说。

不过润南美的都是什么狠角色,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be like:
暂无人生遗憾,不小心被崩了被炸了问题不大。痛快死了也比在中国生不如死活受罪强。

群友be like:
黑帮也要过生活,没了老百姓各种社会服务他们喝西北风啊?而且旅游区赚外快他们也不会碰,大家不如现在出去玩算了。

我给一位朋友分享这些时,我以为她会被南美吓到,结果她告诉我国内每个月都有持刀上街乱杀女人和小孩的事件,就算她和伴侣已经知道的比别人多了,也还是只能了解其中一小部分。——好家伙。结果是中国把我吓到了。

我所在的地区目前是安全的,我既不在首都等大城市,也不在边境贩毒区,我也不住市中心(众所周知各国犯罪分子都喜欢炸市中心),问题不大。

不安全我也不会回国,死也不回。

#南美日记 有一本书叫《把我的心染棕》,讲的是南美故事,我真的太能体会作者的心情了。

好爱小棕人啊啊啊啊啊啊啊。

和房东女友、房东、租客姐姐一起吃晚饭,是烤箱烤的empanada。房东解释说因为我说不喜欢太油的东西,所以是用烤箱烤的(而不是油炸的)。

我完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和他聊天随口说过自己不喜欢吃特别油的食物了,但是他记住了。

虽然我觉得油炸empanada吃起来并不油,但……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些小棕人会在哪个瞬间暖到你!

南门!!!

#南美日记 关于大毒枭逃跑并造反导致多国进入紧急状态人心惶惶这件事,我的焦虑程度竟然仅限于头一天晚上刷了两小时推。

明明绑架狱警杀狱警直播占领电视台扬言要炸市中心这种事情很恐怖,但我的确没那么焦虑。后来看厄瓜多尔政府打击毒贩并把监狱里的人质都救出来了,就更懒得刷推了。没有波及我所在的地区,问题不大。

但在贵中的白色恐怖时期,我每天焦虑刷象都好几个小时,眼睛不行了还忍不住看。那个焦虑程度,起码要翻几百倍。

好友分析说因为南美毒贩集团的行为也是有逻辑的,是可以推测的,而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都不合逻辑,完全无法预测,所以更让人焦虑。#吐槽中国

不过很多中国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点吧。怎么“内部武装冲突”和“大毒枭在整个南美四处流窜”都没让我焦虑呢?

我在一个正常世界,刷刷社交媒体就能看见最近发生的事。贩毒集团为非作歹能看见,国家警察和安全部队重拳出击能看见,热心群众给驻守的士兵送吃的这样的暖心瞬间也能看见。既然都能看见,那就不害怕了。

怕的是看不见。怕的是同一座城市有小区被封有持枪人驻守却只能通过风言风语传到人们耳朵里,怕的是亲朋好友被毫无预警地突然拉走转运,怕的是关心的人被困在不知哪里挨饿受冻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好像被装在黑色的袋子里,不晓得下一秒钟会不会有雨点般的拳头打下来,也许打下来的是铁棍,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会被打。

那样的恐惧可比南美的犯罪率可怕多了。

https://alive.bar/@fireskybighave/111768302067740199

我也觉得挺麻烦的。南美这边好很多,上次就解答了房东「中国人吃狗肉吗」的问题:大部分地区不吃,少数地区吃,没有正规饲养途径,超市买不到狗肉,狗都是偷来的,很多人讨厌这种行为。

也许是怕我觉得被冒犯,房东的朋友在旁边对他说了好几次「文化不同」。他说的挺对,毕竟南美还吃豚鼠……

感觉白人社会的虚伪程度和东亚不相上下,各种为了正确而正确。白人社会给我的感觉是:一部分人特别爱冒犯别人,另一部分则为了避嫌,不得不在说话前加几句台词,就好比墙内的网民说话要加很多括号解释自己并没有冒犯的意思。

远离白人社会的我舒舒服服在南美把心染棕。这里的人好真诚,既不会特意冒犯别人,也不会默认别人动不动就会感到被冒犯。

南美人真的好正常。南门!
#南美日记

前庭蜗牛、杏仁核桃(陪师尊抄经ver.) (@fireskybighave@alive.bar)

要是本地人谁说我英语好,我恨不得跪下来谢谢ta全家。歧视个屁啊。 前几天班上加纳女生小心翼翼问:“不是种族歧视啊...但是你会做拉面吗..” 我be like你不觉得这样讲话总带disclaimer很奇怪吗,你问我会不会做拉面咋就歧视了。然后她说确实,别人问她买棉袄什么的也要加一句disclaimer(因为加纳只有雨季和旱季),她也觉得很奇怪。 就,我讨厌这种敏感、她也讨厌这种敏感,但是为了遵守白人所认为的礼貌,我们不得不把自己变敏感?反种族歧视到底是为谁在反啊喂?怎么反而给我们添麻烦了?

alive.bar

#南美日记 之前在推上看了一些新闻,心情蛮复杂的。越狱的毒贩们为非作歹,被抓时可可怜怜,而且看起来很傻。

倒不是所谓圣母心,但知道的更多以后视角的确会变。关于“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和毒贩,我目前知道的:

1.
#少年与恶的距离 里科普过,很多恶性事件的罪犯其实是认知能力低下到没有善恶概念的智力障碍者:
https://m.cmx.im/@xunhuan2046/110831638804213850

我猜想也许犯罪集团的头目几个是聪明又坏的,剩下的小弟都是被利用的。

2.
(在国内)飞叶子的朋友和我说ta接触过的搞毒品(大麻以外的那种)的人,童年都有自残经历。至于自残的背后是怎样的家庭和人生,猜也能猜到部分。

3.
致幻剂缓解PTSD
https://mp.weixin.qq.com/s/7jksg5nMKFaOxuHC3cbGuQ

印象中之前也看过大麻缓解PTSD,还有精神分裂症相关书籍里提过患者吸毒抽大麻其实算一种自我治疗。

之前友问我对废除死刑的看法,我说我是支持的。杀人是杀不光的,杀了一个还有下一个。问题是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等哪天全社会了解以上三点,人们拥有共识「犯罪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罪犯的问题」,能给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让他们起码有犯罪以外的事情可做,就没那么高的犯罪率了。

当然了以我对人类的了解,恐怕等我死了大家都不会有这样的意识。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https://mastodon.social/@reading_bot/110830246984452838 今天读了这本打破“常识”的《#少年与恶的距离》,震撼。原来大部分在众人眼里穷凶极恶的罪犯其实都只不过是智力障碍。他们看起来行为恶劣是因为没有认知能力,意识不到“这是不对的”,而非内心邪恶。他们很可能同时伴有视力和听力上的障碍,所以非常容易在交流时误解别人。 无障碍人群:看到了,听到了,知道了,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有规划能力,知道做事会带来后果,会为未来考虑,有些事想做也忍着。 有障碍人群:看不出,听不出,嘴上说知道其实没理解,无法想象“伤害别人”是个什么概念,没有规划能力,不知道什么是“后果”,想做就做了。 他们侵犯幼女是因为对女性有欲望但害怕成年女性,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心智也的确和小孩子更接近。他们抢劫偷窃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行为和借钱没有区别,他们真分不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很多抢劫放火杀人强奸犯毫无悔改之心并不一定是因为“冷漠”,很有可能是有障碍。还有很多意外犯罪,比如打了一下不小心把别人打死了,这种也很可能是有发育障碍,他们下手分不出轻重,控制不了力度。 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可能低到不会简单的算术题和“分蛋糕”:让他们把一个圆形划为三等分,他们也不会画。然而大部分人只以为他们是性情恶劣、屡教不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帮扶,没有人帮助他们发展并提高认知水平,于是他们分不清是非善恶,又不被社会大众理解和接纳,最终走向了犯罪,把自己无处发泄的痛苦倾泻到弱者身上。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现有的教育制度很难照顾到这类人。 有16%的人是智力障碍和智力边缘人群,也就是说世界上其实有很多“笨蛋”无法适应人类社会生活,他们可能会因为“太笨了”而被身边人讨厌,却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其实需要帮助。他们需要接受耐心细致的类似幼儿园的教育,才能逐渐培养出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对待他们,他们真的学不会也理解不了,只会越来越挫败。 作者给出了一些训练认知能力的游戏(因为以他们的认知能力水平根本无法“学习”,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只能用游戏的形式教育),在我看来这些游戏真的跟幼儿园小朋友玩的差不多………… 我的感悟就是下次遇见自己觉得很受不了的笨蛋还是多一点宽容和耐心少一点嫌弃和不屑比较好,他们本来就很难学会恰当地排解情绪,人人都多嫌弃一点就约等于在给社会制造犯罪分子。

长毛象中文站

#南美日记
把小土豆连皮丢到煮过鸡腿的汤里小火低温慢煮直到它们开花,撒点盐,吃起来就是鸡汁土豆泥。我没撒胡椒,撒了估计跟肯德基的味道更像了。

南美的食物怎么可以这么好吃!好吃到我想发懒人菜谱,但一想到世界上别的地方没这么好吃的食材,烧出来估计会难吃,就算了。

谢谢南美土豆,谢谢南美鸡,谢谢用原始方法种土豆和养鸡的南美人。

南门!

#南美日记
https://donotban.com/@koncho/111794318980897861

中国的人均素质能有南美的一半高,中国的食材能有南美的一半好吃,中国的空气能有南美的一半干净,我都谢天谢地了。

感觉中国的确是在各个方面都学到了不好的东西,学苏联的体制,学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学日本的垃圾分类……
#吐槽中国

#南美日记
昨天去市场买菜,遇见手里拿着皮筋发圈的小贩。他抬起手给我展示,我笑着别过头指了指鸭舌帽下近乎光头的脑袋瓜。他也笑了,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南美日记
坐电车时检票员不仅轻声细语对每个人说问候和谢谢,还会在高峰期座位不够的时候温和提醒年轻人给老人让座。除了检票员督促,也有乘客自发给老人让座的。

我就不吐槽在欧洲坐电车的体验了,呵呵。

日常被南美人暖到。
南门!

#南美日记
昨天在公园被路人小孩拉着一起玩,锻炼到了一直没机会锻炼的腿部肌肉,今天坐下起立都费劲……

正常人健身:
居家健身,去健身房。

我健身:
被公园里的路人小孩拉着一起玩到我开始一动不动坐在秋千上打哈欠。

小朋友真是活力无限。要是我从小在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长大,现在也该是个运动健儿了。

#南美日记
去看山了。

“幸福到直接死掉也可以。”

年龄,性别,种族,身份,都成了无所谓的东西。眼下的细纹,社会往我头上套的枷锁,皮肤的颜色,正在办理的签证,都无所谓了。

爱我的人,我爱的人,都无所谓了。人生、梦想、尚未完成的写作,都无所谓了。

我和山上的牛羊鸡狗没有任何分别。草木并不比人低贱。我只是自然的一颗细胞。

“就这样死掉好了,我的人生没有遗憾了。”

何日?
今日。

何时?
此时。

#南美日记 (1/2)
山足够高的时候,你可以生活在云里。

图片是云,不是雾。

#南美日记 (2/2)
山足够高的时候,你可以生活在云的上面。

#南美日记
https://m.cmx.im/@xunhuan2046/111805948947109072

虽然常坐电车,但我今天才发现竟然一次都没有被外放的手机声音打扰过。在我写这条嘟嘟的时候,同车厢的确有人在外放手机,但ta放的声音很小很小,对我而言不构成影响。

想想都觉得好笑。被老中人嫌弃/瞧不起的南美国家/发展中国家/穷国家,国民素质比老中人高得不知多少呢……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坐电车时检票员不仅轻声细语对每个人说问候和谢谢,还会在高峰期座位不够的时候温和提醒年轻人给老人让座。除了检票员督促,也有乘客自发给老人让座的。 我就不吐槽在欧洲坐电车的体验了,呵呵。 日常被南美人暖到。 南门!

长毛象中文站

#南美日记
很喜欢看街头女性的穿搭。这里和周宁给我的感觉一样,大家穿着看起来合身又合适的衣服,不是流行爆款,不是性冷淡无印风,而且真正能体现穿衣者态度与个性的衣服,相得益彰。是人在穿衣服,而非衣服在穿人。

今天电车上坐在我对面的女士穿了浅粉色的大衣,手上的皮质手机套也是浅粉色的。她的眼睛框是带点粉色的透明紫,她的唇膏是浅浅的粉紫,和她白人的肤色搭配在一起,很好看。(我这里有很多白人后裔。)

街上每个人都可以舒展自己的个性,感觉很好。完全没有东亚同质化感。

至于男的……也有很多搭配好看的男生,但总体上远不如女性。有些懒人会直接从头到脚一身黑,黑衣服黑裤子黑鞋子……

#南美日记
一些小孩子也被家长打扮得让人赏心悦目。今天在街上看到两个小女孩:一个小女孩一身薰衣草紫套装,鞋子和袜子也是浅薰衣草紫。(能看到袜子是因为她走路不知怎么把鞋子掉了,就坐在路边自己再把鞋子穿好hhhhhh。)另一个小女孩穿着淡粉色的衣服,头发上的蝴蝶结和背上的书包都是玫粉色,两种粉色互相映衬,很可爱。

不得不感叹,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人就更有心思打扮自己。这些打扮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社会认可,而且为了自己看着舒心。

街上穿性感小吊带的有,穿温柔毛呢的有,穿休闲牛仔的有,为了工作穿得西装革履的也有,穿什么的都有。(我这昼夜温差大,晴雨温差也大,街上可以同时出现穿薄款羽绒服的人和穿背心短裤的人。)

再加上披着五彩斑斓poncho(斗篷)戴着当地特色帽子(我其实不知道那个帽子叫啥)的原住民,穿着绒面长裙的原住民,玫红的、黑的……

街上真的什么打扮都有。什么肤色的也都有。(除了亚洲人很少,几乎看不见。)好喜欢南美的多元感,每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都是真正自由的。没有人会爹爹不休冲上来教你怎么穿衣服,也没有人会像发现新物种一样盯着你看。

东亚的不自由也不必多说了,不是被同化就是为了不被同化而特立独行产生的夸张感。也许到了社会环境没那么压抑的地方,很多人也就不想穿那么吸睛的衣服了吧。

#一个想法:自由是舒服的。如果不舒服,那正在体验的也许不是「自由」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自由而作出的反抗」。反抗是没那么舒服的,甚至可能是痛苦的。

#南美日记
https://m.cmx.im/@dovesofdodona/111887765816596337

看到这条想起妈妈总说我小时候特别爱喝胡萝卜汁,她经常买胡萝卜榨汁给我喝。

长大后的我听了心生困惑:
胡萝卜汁有什么好喝的???

直到我踏上南美洲大地,买了胡萝卜做菜时顺便生啃两口,才发现好吃的胡萝卜并没有很重的土腥味,而是甜津津的,啃了一口下去就会忍不住再多啃两口。

多多纳的鸽子飞越四通桥 (@dovesofdodona@m.cmx.im)

@board@ovo.st 大家喜欢吃胡萝卜🥕吗? [ ] 喜欢! [ ] 讨厌! [ ] 一般般吧? [ ] 只喜欢某些特定的烹饪方法!

长毛象中文站

#南美日记
我妈把国际转账那点破屌事告诉了身边的亲朋好友,现在大家都认清屌国家的真正面目了,全在骂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在海外舒舒服服,我妈在墙内急得头发都白了。叫人怎能不恨国。我出国才半年不到,出国前她没有白发的。爱她的朋友们看了她的白发,也对这个屌鸡巴国家心生怨恨了。

想想还挺难过的。我妈比我更着急的原因是她知道如果我拿不到身份,就只能回国吸毒气,被雾霾创得整夜整夜不睡觉,头发根根掉。我能做的只是在网上破口大骂,但她需要做的是一遍又一遍跑银行,一遍又一遍托关系问人。可笑的就在这里,我家多少还有点关系能托。就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办妥,还得靠坐标海外的亲友曲线救国。

现在妈妈的亲友已经在催她赶紧出国看看了,因为她们听她讲了从我这儿听来的南美故事,都很想过来住了……所以她们催她先去看看。

本来妈妈对出国定居的态度是犹豫的,她不会英语更不会西语,所有的朋友都在国内。现在每次跟我打电话都阴阳怪气,一副一定会出国且再这辈子也不会回国的样子,看起来还会带着一帮朋友一起来养老,真不错。

#雾霾移民者日记

#南美日记
记几件小事:

1.
上次看到狗大摇大摆站在车道的边缘,那个位置开车的人得小心点,不然真的会碾到。但狗完全不害怕,毫不在意的样子。那种笃定感就像这辈子都没挨过打一样。

当时我已经挺震撼了,没想到后来狗准备过马路了,它冲着来往车辆吠了几声,车真的让它了……没有一辆车对着它按喇叭。

在旁边的我目瞪口呆,根本来不及掏手机录像,狗就已经大摇大摆穿过马路了。

这过马路体验不比中国人在城市里过马路要好太多了,果然是人不如狗。

2.
上次我自己过马路发呆,等回过神发现大巴车就在自己身边了,吓一跳,赶紧穿过去了。

那是个很小的路口,在枢纽站边上,平时有工作人员指挥车辆和行人,那天不知怎么的没有。我挡了道,大巴车没按喇叭,司机也没探头出来骂我,就静静地停下来等我走过去。

而我发现自己挡了道,只有「完蛋了要被骂死了」「完蛋了司机要狂按喇叭了」的中特PTSD萦绕在心间。冷静下来才安慰自己,还好我不在中国……

3.
今天在市中心遇见乞讨者,他身材矮小,好像腿脚也不便,手上拿着个塑料杯子向路人乞讨。第二次路过他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包里有个苹果,就掏出来给他了。

他看起来很高兴,对我说了一句「Thank you」。当地人会英文的其实不多,大部分印第安面孔都是只会说西语的。他看我是一张外国人面孔,就选择对我说英语的谢谢。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想起之前遇到过的乞讨者,我没吃的就给了钱,还请他唱首歌。结果他苦思冥想企图给我唱一首中文歌,最后发现自己一首都不会。在唱西语歌之前他还问我能不能听懂西语。

这究竟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南美人连乞讨者都显得那么贴心???

#南美日记 最近天天在外面,吃了不少当地菜,请大家云吃。

#南美日记
被南美年轻人的美好关系打动!昨天新租的房间楼下咖啡馆开业,友带着一帮同事来吃了。同事几个当中显然有两对儿:友和男友,另一个男生和他旁边的女生。

大家一边吃一边笑嘻嘻八卦两人是什么关系,两人也笑着回答说“我们是朋友啦!”“哪种朋友?”“互相珍惜的朋友啦!”

西语朋友一词是amigo,男友是novio,一帮人就调侃问男生是不是女生的amigovio——这个词字面上是朋友+男友,西语释义是有亲密联结(常包括性关系)但没有被视为正式伴侣的人persona con la que se mantiene un vínculo de intimidad que suele incluir relaciones sexuales pero a la que no se considera una pareja formal;英语释义引用台译是「福利朋友」friend with benefits,一下就丑陋了起来;再翻译成中文变成「炮友」就更丑陋了,不堪入目了。题外话: #语言学习 千万别靠翻译啊朋友们。

根据情境,我的理解是朋友们在问他是不是她的非正式男友,没有“在一起”但在一起的男友。

大家都在笑。笑着笑着就有几个瞬间女生自然而然地靠在了男生怀里,男生也很自然地歪过头贴贴她。

其实我友和男友也没正式“确认关系”,但她和男友的互动也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抱抱贴贴,自然而然地伸手帮男方捋一下额前的头发。男方对友的喜欢也显而易见地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我和两人一起玩儿完全没有电灯泡感,全程嗑cp+疯狂助攻替双方说表白的话:ta好喜欢你+描述某个被我观测到的细节。

反观东亚,「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是一种不确定感,是失落,是爱而不得。朋友们都看出来喜欢了当事人还扭扭捏捏不在一起,总有一方会开始不安:ta真的喜欢我吗?ta是不是没那么在乎,只想享受暧昧?

看着南美年轻人自然又放松地接受朋友们的灵魂拷问,没有忸怩更没有不安,感觉真好啊。毕竟互相喜欢就是互相喜欢嘛,「恋人」头衔有那么重要吗?按照双方自己的节奏发展就好。朋友只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加油助攻外加八卦而已,全程都没人问「你们怎么还不在一起」「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在一起」这种话。东亚人总能把关心变成带给别人压力的、轻微触犯边界又不至于被骂的话,简直是超能力。#吐槽东亚

全世界哪儿还有跟南美人一样能坦诚面对人类情感的人啊!啊?

@xunhuan2046 啊啊啊啊啊啊甜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