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期的末日, 就是最大之日, 耶穌站著高聲說: 人若渴了, 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聖經 #約翰福音
#聖誕信息 #非常母親馬利亞
基督徒說聖誕主角是耶穌,但聖誕也是生孩子故事,所以耶穌母親亦有重要角色。我們沒時光機,不過可借聖經片段探討,從母親經驗出發看聖誕意義。 t.ly/0zUvh
#處境信仰 #馬利亞 #路加福音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約翰福音 #使徒行傳 #典外文獻 #女性主義
#逆境系列
2014年香港巨變前夕,#佔中十死士#主場新聞 創辦人 #蔡東豪 突然宣布結束網媒,不少人大感失望錯愕。山雨欲來時,重溫了聖經 #施洗約翰 事蹟,#知行合一 風骨恰為後人引路。bit.ly/2DLEgWJ
#處境信仰 #青少年牧養 #約翰福音 #佔領行動
六年前今日信息。在荒謬時代,信念不是求安心,而是賦予道德勇氣,以光明驅散黑暗。 goo.gl/3TpvuQ
#處境信仰 #約翰福音 #重生 #香港社會 #青少年牧養
2014年巨變前夕,教會暑期營會以 #約翰福音 為重心,回應被學業重擔與社會劇變催逼成長的一群香港少年。#靈修材料 引入關於愛和真理的討論,盡量從生活經驗切入,讓不同參加者可自由分享。 http://bit.ly/39sxSyK
#處境信仰 #香港社會 #青少年牧養
愛與真理:青少年營會靈修材料範例

2014年巨變前夕,教會營會與暑期活動以約翰福音為主軸介紹信仰奧秘,回應被學業重擔與社會劇變催逼成長的一群香港少年。筆者根據營會進度撰寫靈修材料,以有限篇幅引入關於愛和真理的討論。

#復活主日
從耶教經典看復活信念的社會意義。身處當前香港,有心人都面對 #罪咎#正義 課題,耶教徒說 #我信身體復活,意味懸案要有下文,含冤而逝的 #香港兒女 要得昭雪,世間最終要有天理。自稱耶教徒,理應更不容各種方式耍掉受屈者的犧牲。

//早期信徒透過重組耶穌片段,把混亂過去變成有意義回憶,成為福音書。現實世界裡,耶穌的死是羅馬官府所判,十架是用來懲罰搞對抗的罪犯。信徒堅持記念耶穌,代表他們拒絕羅馬帝國表面和平,裡面充滿暴力。今天,信仰也挑戰我們,如果受苦基督也可復活平反,我們怎能忘記被欺壓的人?當我們說相信身體復活,不單是個人心靈安慰,而是相信中斷關係有天可以重拾,扭曲可以改變,公義可以伸張…// [摘自2012年講章,全文見 bit.ly/3eezzSC]

#處境信仰 #約翰福音 #危險記憶 #哀傷理論 #香港社會

#大齋期第四主日
三年前寫頭破血流的青年困境,現回看更合時
//「我哋嘅生活,變成每一日都睇住自己嘅同輩跳樓,或被捕被判刑…點會對人生有盼望?」

在中共殖民下,預苦期別有滋味。#約翰福音 記天生失明者在安息日被耶穌開眼,宗教領袖大義凜然叫他否定「非法神蹟」,其實害怕本身秩序利益受損;#以弗所書 勸勉信徒與黑暗「割席」,我們說渴望正義但怕被孤立。這卻是「行事為人」威力,知行合一會令周遭虛情假意無所遁形;#撒母耳記上 點出忠於上主重於表面能力權勢,對國破家亡的原初猶太讀者來說,是失敗經驗沉重總結…

回看2017年某青年網友心聲,今天環境比當時更糟。為何社會變成這樣?撫心自問,我們上世代示範了怎樣的承擔?經文所揭歷史責任與生存真相,對今天人可有同等份量提醒?//

bit.ly/3bbQLpu

#大齋期 #預苦期 #處境信仰 #三代經課 #佔領行動 #香港社會

#大齋期第三主日
//回看主權移交至今,港人嚮往的「安定繁榮」變成噩夢連場。對當下港人來說,甚麼是福音呢?換個問法:在天朝中共淫威下,做自己即是「搞對抗」,今天還有誰願意做香港人呢?昔日前途談判鄧小平怒責「沒有三腳櫈」,多年來港人被大國利用,在最要緊關頭更被噤聲。自稱支持民主港人,一直以為投票等於關心,卻未留意黨國資本人脈如何全天候滲透社會。按此,近年各式反抗其實只是遲來「reaction」,斥港人「排外法西斯」未免言重,這詞用在苦心殖民換血的天朝中共更合適。

從這經驗讀經課,至少看到 #出埃及記 裡做慣奴隸者的悲哀;在 #約翰福音,即使被看扁民族都有抬頭機會;在 #羅馬書,即使有「原罪」都可被基督買贖活得有尊嚴,港人卻一直起碼自主都欠奉,原是解殖潮下亞細亞的孤兒。

被賣被棄固然難過,更無奈自己未爭氣。與亞洲其他抵抗強權朋友相比,我們最欠不是物質條件,而是一道氣。無論耶教徒身份、香港人身份,有時不用問太多,願意真誠「撐下去」自會知道究竟。香港人,歸來吧!還要賣自己多少遍呢?//

全文: bit.ly/2QgDDaK

#大齋期 #預苦期 #處境信仰 #一國兩制 #香港社會

#顯現後第三主日 #處境查經
//[羅馬官員]「我們已經在這個省份執政二十五年之久了…表面下仍然一直醞釀著不滿的情緒!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錯了…」

他是想要…測試我對羅馬總督的忠誠度?…我不敢說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將彼拉多免職。他毀掉了太多信任。//

新約泰斗Gerd Theissen以小說方式介紹關於耶穌時代研究成果,原來聖經「背景」有助培養歷史想像,了解古人掙扎。以此閱讀經課,我們看到被強權統治者的信仰記憶…

若政治是歷史不可或缺部份,從聖經讀到政治是自然事情。信仰應該經得起真誠探問,能與當下經驗對話,轉化生活。
[全文:bit.ly/2Rtt9Wt]

#三代經課 #GerdTheissen #以賽亞書 #加拉太書 #哥林多前書 #文本互涉 #歷史耶穌 #猶太古史 #猶太戰記 #約瑟夫 #約翰福音 #羅馬書 #處境信仰 #詩篇 #顯現節 #香港社會 #馬太福音

#顯現後第二主日 透過經課展示如何對照古今處境,詮釋自身掙扎:從 #以賽亞書 看歷史責任;從 #哥林多前書 看社群願景;從 #約翰福音 看命運、自我超越與知行合一。願意打開心懷,總有啟迪亮光。 [全文 bit.ly/2R8fJyZ]

#處境信仰 #三代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