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讀了好幾本講反社會人格、自戀型人格等有毒之人的書,這些書大都將自戀—共情吸食關係,描述成施虐者和受害者或倖存者這樣一種對立的關係,今天開始讀的這本《自戀也瘋狂》(英文版 < The Narcissist You Know >),作者從精神分析角度剖析自戀心理背後是核心羞恥,以及自戀型人格障礙和極端自戀者如何用各種方式抵禦這種羞恥感,如何傷害身邊的人。

作者認爲,每個人都有自戀,只是有健康和病態自戀程度的區別,這和我剛讀完的香濃.托馬斯的觀點完全相反。作者還認爲,大部分極端自戀者都有童年創傷,而自戀成了他們抵禦創傷的方式。

這本書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它讓我感覺有人理解我。我在回想和自戀型人物的相處時,的確受他們的自戀特質吸引,以及他們喚起我良好的感覺。我也的確在得知真相後有一種巨大的羞恥感,如作者所說,這種羞恥感源於積極情緒受到打斷而起。即,我積極地表現自己,表達對對方的喜愛,而對方對此反應冷淡。我最近還發現,這種羞恥感最初源於我的童年受虐經歷。

這一切讓我感覺很神奇,因爲這本書串起了我在這幾個月裡各種複雜、矛盾的感情。

#讀書
#自戀也瘋狂
#約瑟夫.布戈爾

#顯現後第三主日 #處境查經
//[羅馬官員]「我們已經在這個省份執政二十五年之久了…表面下仍然一直醞釀著不滿的情緒!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錯了…」

他是想要…測試我對羅馬總督的忠誠度?…我不敢說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將彼拉多免職。他毀掉了太多信任。//

新約泰斗Gerd Theissen以小說方式介紹關於耶穌時代研究成果,原來聖經「背景」有助培養歷史想像,了解古人掙扎。以此閱讀經課,我們看到被強權統治者的信仰記憶…

若政治是歷史不可或缺部份,從聖經讀到政治是自然事情。信仰應該經得起真誠探問,能與當下經驗對話,轉化生活。
[全文:bit.ly/2Rtt9Wt]

#三代經課 #GerdTheissen #以賽亞書 #加拉太書 #哥林多前書 #文本互涉 #歷史耶穌 #猶太古史 #猶太戰記 #約瑟夫 #約翰福音 #羅馬書 #處境信仰 #詩篇 #顯現節 #香港社會 #馬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