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Squiggles in Retail Sales | Wolf Street

Link美國 2024 年零售銷售數據大幅修正與分析
https://wolfstreet.com

📌 Summary: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本次零售銷售報告中全面修正過去數據,自1992年起依據最新的 2017 年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重新分類零售業,同時剔除無僱員的獨立小商家,導致目前僅統計有僱員的零售銷售。三月份零售銷售年增率大幅調升至1.7%(年化22%),四月續漲0.1%至7240億美元,年增5.2%,反映消費者儘管因物價高漲和通膨焦慮情緒低迷,仍持續消費,尤其在餐飲娛樂等非必需品支出顯著增長。各主要零售類別表現分歧,其中汽車與零件店持續強勢,電子商務及餐飲業維持正成長,汽油零售因油價下跌銷售額下降。整體三個月平均增加0.6%(年化7.3%),顯示零售業雖有波動,消費動能穩健。

🎯 Key Points:
★ 數據調整與方法變更→
① 自1992年數據以2017年NAICS取代2012年分類系統,改變零售業分類結構與銷售歸屬。
② 排除無僱員的小店鋪,使數據僅涵蓋有僱員的零售銷售,降低總體銷售基數。

★ 零售銷售整體趨勢→
→ 2024年3月銷售成長1.7%(年化22%),4月續增0.1%,達歷史新高7240億美元。
→ 年增率5.2%,反映儘管消費者心態因高物價受挫,實際花費依舊保持強勁,尤其餐飲業增幅顯著。
→ 三個月平均銷售成長0.6%,年化7.3%,平衡月度起伏,顯示趨勢穩固。

★ 主要零售類別分析→
① 汽車及零件店(佔總銷售19%)銷售微跌但年增9.4%,三月與四月平均成長1.3%。
② 電子商務及非店面零售(佔17%)月增0.2%、年增7.5%,持續穩定成長。
③ 餐飲服務(佔13%)月增1.2%、年增7.8%,為消費者非必需且積極花費的象徵。
④ 食品雜貨(12%)銷售穩定,年增2.7%。
⑤ 綜合商品店(11%)細微下滑但持平,年增2.8%。
⑥ 加油站(7%)銷售因油價下跌而減少6.8%。
⑦ 建材園藝(6%)微幅成長3.2%。
⑧ 醫療與個人護理(5%)年增8.5%,成長強勁。
⑨ 服飾配件店(4%)成長緩慢,年增3.5%。

🔖 Keywords:
#零售銷售 #北美行業分類系統_NAICS #電子商務 #餐飲服務 #消費者行為

Beyond the Squiggles in Retail Sales | Wolf Street

🌘 服務型機器人的性別特徵會影響顧客決策
➤ 機器人設計的性別與說服力:服務業的策略應用
https://www.psu.edu/news/health-and-human-development/story/gender-characteristics-service-robots-can-influence-customer
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服務型機器人的性別特徵會影響顧客的決策。對於權力感較低的女性顧客,具有男性特徵的機器人更具說服力;而「可愛」的設計元素(例如大眼睛和高顴骨)則能消除性別差異,使男女顧客的反應趨於一致。此研究結果對於飯店、餐廳等服務業在設計或選擇服務型機器人時具有實用價值。
+ 很有趣的研究!以前從沒想過機器人的性別設計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這對於商家來說是一個新的考慮點。
+ 感覺「可愛」的設計是比較安全牌,可以避免冒犯任何羣體,而且效果也不錯。不過,針對不同客羣使用不同性別的機器人,似乎更有針對性。
#服務業 #機器人 #消費者行為 #性別研究
Gender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robots can influence customer decisions | Penn State University

While service robots with mal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more persuasive when interacting with some women who have a low sense of power, “cute” design features — such as big eyes and raised cheeks — affect both men and women similarly,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from a team in the Penn State Schoo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為什麼 Netflix CEO 敢直言:「電影院永遠回不來了」? - INSIDE

Link📌 Summary:
Netflix 共同執行長 Ted Sarandos 近期發表「電影院永遠回不來了」的言論,引起廣泛討論。他指出疫情後全球電影院票房較 2019 年下降 40-50%,預計今年將再下滑 8%,遠落後於其他現場娛樂活動的復甦。縱使電影院試圖以 IMAX 和 4DX 等高階放映技術挽回觀眾,但消費者行為已長期轉變,近半數美國人偏好在家透過串流平臺觀影,主因是電影票價過高。全球已有 5,700 間影廳永久關閉,產業正面臨重大轉型挑戰。

🎯 Key Points:
- 全球電影票房從 2019 年的 423 億美元跌至疫情期間的 213 億美元,美國國內票房創 40 年新低
- 2024 年第一季全球電影票房僅 13.4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7%,而 Netflix 單季營收達 98.3 億美元
- 45% 美國民眾偏好在家使用串流平臺觀影,超過一半人認為電影票價太貴是放棄戲院的主因
- 電影院試圖以 IMAX 和 4DX 等高階放映技術作為最後堡壘,但不是所有影片都適合此類格式
- 人口結構變化也影響電影產業:30 歲以下年輕人年均觀影 3.2 部,65 歲以上僅 0.5 部;城市觀影頻率(年均 1.7 部)高於農村(0.8 部)

🔖 Keywords:
#Netflix #串流平臺 #電影院 #消費者行為 #票房收入

為什麼 Netflix CEO 敢直言:「電影院永遠回不來了」?

Netflix 共同執行長 Ted Sarandos 點出疫情後電影院的票房收入比起 2019 年少了四到五成,今年還會更再下滑 8%,遠遠落後於百老匯、體育比賽和演唱會等其他現場娛樂活動的復甦腳步。

INSIDE
🌘 我告別了亞馬遜Prime
➤ 為什麼我不再需要亞馬遜Prime
https://www.tbray.org/ongoing/When/202x/2025/03/06/Canceled-Prime
作者Tim Bray決定取消他的亞馬遜Prime訂閱,理由是當前的商業模式與個人需求不符,並且因為亞馬遜的價格與其他選擇差異不大,感到購物經驗不愉快。
+ 不知道大家對於亞馬遜的看法是怎樣,但我也開始考慮轉向本地商家了。
+ 文章中的觀點有趣,我覺得亞馬遜的確需要改善它的搜尋介面。
#亞馬遜 #訂閱 #消費者行為
Bye, Prime

ongoing by Tim Bray

免運很重要 蝦皮「蝦拼Plus」退場給網購經營的一門課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Link📌 Summary: 蝦皮購物於 2024 年 12 月 13 日低調宣佈終止其「蝦拼Plus」運費訂閱制服務,僅運行約一年半,顯示臺灣消費者對於「滿額免運」的堅定需求。未來,蝦皮將重點以隔日店到店服務及滿額運費喫到飽方案,期望提升消費者網購的頻率與金額。現行的物流方案包括蝦皮店到店及快速到貨選擇,各方案的免運條件將會進行調整。

🎯 Key Points:
- 「蝦拼Plus」於 2024 年 12 月 13 日宣佈退場,運行時間約一年半。
- 臺灣消費者對於「滿額免運」服務表現出強烈偏好。
- 蝦皮計劃重回「隔日店到店」及「滿額運費喫到飽」之策略。
- 現行物流方案提供多樣選擇,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 退場原因歸因於消費者習慣,強調物流速度與運費的競爭力。

🔖 Keywords: #蝦皮 #蝦拼Plus #滿額免運 #物流服務 #消費者行為

免運很重要 蝦皮「蝦拼Plus」退場給網購經營的一門課

蝦皮購物運費訂閱制服務「蝦拼Plus」低調在12月13日公布退場且馬上生效,上線時間僅約一年半,再度證明台灣消費者網購對...

經濟日報

WirtschaftsWoche

Link📌 Summary: 本文探討了當前經濟趨勢及其影響,包括市場變化、消費者行為及企業策略。特別提到隨著科技進步和數字化轉型,許多行業面臨重大的調整和挑戰。此外,環保意識的提升促使企業更注重可持續發展,這成為了未來的重要趨勢。

🎯 Key Points:
- 當前經濟環境的轉變影響了市場需求及消費者偏好。
- 科技進步加速數字化轉型,企業必須適應新規範。
- 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需求上升,推動企業的環保策略。
- 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運用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
- 競爭愈發激烈,企業需尋求創新以保持市場地位。

🔖 Keywords: #經濟趨勢 #數字化 #可持續發展 #消費者行為 #企業策略

WirtschaftsWoche

🌘 為什麼價格以.99結尾你會花更多錢?
➤ 以.99結尾的價格為什麼能讓你花更多錢?
https://kenthendricks.com/99-cent-prices/
受到「.99結尾價格」的影響,人們更容易花更多錢。研究發現,以.99結尾的價格能夠引起更多的購買行為以及增加總花費金額。這是因為人們對於價格的感知是主觀的,腦海中的數字尺度會彎曲扭曲,使得以.99結尾的價格錯誤地讓人們認為自己花費的金額比實際價格要少。
+ 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我總覺得以.99結尾的價格比實際價格要便宜,原來是因為人腦對於數字的感知存在主觀性。
+ 看來超市使用以.99結尾的價格策略確實能夠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我以後要小心控制自己的花費了。
#經濟學 #心理學 #消費者行為
Why you spend more when prices end in .99 - Kent Hendricks

I once worked at a company that priced everything with a .95 ending. The bestselling software package was $999.95. Add-on products were $9.95, or $19.95, or $49.95. Everything ended with a .95. It had been this way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ne day, one of the VPs suggested we change all prices to end […]

Kent Hendricks
🌘 電子煙經濟:為什麼現在所有東西都變得容易上癮 - YouTube
➤ 一次性電子煙對現代消費品上癮特徵的影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TQbOo3Y30
這是一個關於一次性電子煙的影片,探討了上癮是如何成為現代消費品的特徵。
+ 有趣的題目,值得一看。
+ 考慮到現今社會的消費特徵是很有意義的議題。
#電子煙 #上癮 #消費者行為
Vape-o-nomics: Why Everything is Addictive Now

YouTube
🌗 消費者對小費要求感到厭惡,開始變得吝嗇 - WSJ
➤ 小費要求增加,消費者情緒轉冷
https://www.wsj.com/economy/jobs/tipping-down-service-workers-a4c27a2e
消費者對於越來越多地方要求給小費感到厭惡,導致小費金額逐漸減少。在非餐廳休閒和款待行業,服務業工作者的小費平均時薪下降了7%。
+ 看來消費者對於小費要求的反應越來越強烈,這確實反映出一個社會議題。
+ 小費文化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受到關注,希望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小費 #消費者行為
Tired of Tip Requests, Consumers Are Getting Stingy

As of November, service-sector workers in nonrestaurant jobs made 7% less in tips than a year ago

WSJ
🌘 對小費的要求增加了,實際小費卻沒有增加 - WSJ
➤ 對小費的要求增加了,實際小費卻沒有增加
https://www.wsj.com/personal-finance/demands-for-tips-are-up-actual-tipping-not-so-much-2ee1908b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家在收銀臺或網上購物頁面上提示消費者給予小費,但實際上消費者的小費金額沒有增加,這可能是因為小費的給予取決於感激或內疚的情緒。
+ 這篇文章讓我更瞭解小費的心理學,很有趣。
+ 我從來不知道商家在網上購物頁面上也會提示小費,這真的很煩人。
#小費 #消費者行為
Demands for Tips Are Up. Actual Tipping, Not So Much.

No matter how often customers are asked, whether they tip hinges on gratitude or guilt

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