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x:無需容器鏡像,實現 Kubernetes 的「非容器化」部署
➤ 告別 Image Rebuild:Flox 讓 Kubernetes 環境跨越開發、CI、生產環境一致運行
https://flox.dev/kubernetes/
Flox 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 Kubernetes 部署方法,擺脫了傳統的容器鏡像構建、推送和拉取流程。它透過定義不可變、由雜湊值鎖定的聲明式環境,實現了開發、CI 到生產環境的一致性。這種方法顯著加快了部署速度,內建了軟體成分分析 (SBOM) 和安全追溯,並支援原子性回滾。Flox 藉由與 containerd 整合,讓 Pod 更接近硬體底層運行,減少了對鏡像的依賴,進而簡化了操作,同時保留了開發者熟悉的 Kubernetes 原生體驗。
+ 這聽起來太棒了!不用再為了不同環境而重建鏡像,省下的時間可以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 SBOMs-by-default 和原子性回滾聽起來對安全性與穩定性非常有幫助,非常期待實際應用。
#Kubernetes #DevOps #軟體部署 #CICD #雲端原生
Flox | Kubernetes, Uncontained

Run reproducible, immutable environments in Kubernetes without container images. Faster deploys, SBOMs-by-default, and zero drift with Flox.

🌘 Kyle Cascade - 防止 Kubernetes 從網際網路抓取 Pause 映像檔
➤ 為你的內部 Kubernetes 平臺移除對網際網路的依賴
https://kyle.cascade.family/posts/preventing-kubernetes-from-pulling-the-pause-image-from-the-internet/
本文探討了在內部建置 Kubernetes 平臺時,預設情況下節點會向外部的 registry.k8s.io 拉取 pause 映像檔,進而產生依賴網際網路的不穩定性。作者強調,為了確保平臺的可靠性,應將此 pause 映像檔指向內部註冊表中自行維護的版本,並提供了 containerd 的設定方法,以消除此潛在風險。
+ 非常實用的技巧!我從來沒想過 Kubernetes 啟動 Pod 時會有這個隱藏的網路依賴,感謝作者的分享。
+ 這個設定改動看起來不難,但確實能大大提升內部環境的穩定性,特別是對於網路不穩定的情況。
#Kubernetes #DevOps #雲端原生
Kyle Cascade - Preventing Kubernetes from Pulling the Pause Image from the Internet

kyle.cascade.family
🌗 案例研究:我們如何將容器映像檔縮減 99.7% (從 800GB 到 2GB)
➤ 從 800GB 瘦身到 2GB:Sealos 如何透過自訂工具解決容器映像檔膨脹危機
https://sealos.io/blog/reduce-container-image-size-case-study
Sealos 團隊面臨嚴重的磁碟空間不足問題,起因於一個膨脹至 800GB、包含 272 層的容器映像檔。經過深入調查,發現問題根源在於 OverlayFS 的 Copy-on-Write 機制與持續性的暴力破解攻擊,導致 /var/log/btmp 檔案不斷增大,並在每次提交映像檔時被複寫,極大浪費了儲存空間。為瞭解決此問題,Sealos 開發了名為 image-manip 的自訂工具,能夠外科式地移除映像檔中的特定檔案(如 /var/log/btmp)並將映像檔層壓平(squash),最終將映像檔大小縮減至 2GB,有效解決了生產環境的警報並大幅提升了效能。
+ 這真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OverlayFS 的 Copy-on-Write
#容器映像優化 #雲端原生 #效能調校
Case Study: How We Reduced a Container Image by 99.7% (800GB to 2GB) | Sealos Blog

Discover how the Sealos team solved a critical disk exhaustion issue by optimizing a bloated 800GB container image down to 2GB. Learn our methods for squashing layers and manipulating OCI images to reclaim storage and boost performance.

Sealos
🌗 挑戰百萬節點 Kubernetes:技術實踐與瓶頸突破
➤ 邁向極致擴展:揭開百萬節點 Kubernetes 集羣的實現細節與效能極限
https://bchess.github.io/k8s-1m/
本文探討了建置一個具備百萬活躍節點的 Kubernetes 集羣所面臨的技術挑戰與解決方案。作者透過實際嘗試,深入分析了 etcd 效能瓶頸、API 伺服器負載、網絡設計、IP 位址管理(特別是 IPv6 的應用)以及調度器效率等關鍵環節。為了克服 etcd 效能不足,作者嘗試了減少耐久性和副本數,並開發了 in-memory etcd 的替代方案。在網絡方面,透過 IPv6 解決了 IP 位址空間不足的問題。實驗結果顯示,利用 kwok 進行模擬測試,驗證了在大規模集羣中的可行性,並為未來 Kubernetes 的擴展性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 這篇文章的實踐精神令人敬佩!對於 etcd 的瓶頸和 IPv6 的應用分析得相當到位,很有啟發性。
+ 百萬節點聽起來很震撼,但實際操作的技術細節纔是關鍵。作者分享的過程對於理
#Kubernetes #雲端原生 #效能優化 #擴展性
k8s-1m Overview

🌘 Traefik 邁入十年:一個社羣的演進之路
➤ 從解決痛點到定義標準,Traefik 十年技術演進與社羣共築之路
https://traefik.io/blog/celebrating-10-years-of-traefik
Traefik 專案創辦人 Emile Vauge 回顧了該開源專案自 2015 年推出以來十年來的歷程。從解決早期微服務架構在容器路由上的痛點出發,Traefik 迅速獲得廣大開發者的迴響,並在 GitHub 上累積了龐大的社羣。文章詳細闡述了 Traefik 在 v1、v2、v3 版本中的演進,特別強調了自動服務發現、Let's Encrypt 整合、Kubernetes CRDs、Gateway API 支援以及 OpenTelemetry 整合等關鍵里程碑。Traefik 的發展歷程呼應了雲端原生技術從實驗階段走向生產力 era 的轉變,未來將聚焦於解決實際的營運挑戰,例如與 Ingress-NGINX 的相容性。
+ 看到 Traefik 從一個解決個人問題的小專案成長為如今的規模,真的很令人鼓舞!尤其對
#技術回顧 #開源專案 #雲端原生
Traefik's 10-Year Anniversary: A Community's Journey

10 years ago, I made a small reverse proxy project public. Fast forward to today and Traefik has 3.4B downloads and 56k GitHub stars. See how it unfolded.

Traefik Labs
🌘 Podman Desktop 下載量突破三百萬,感謝社羣支持
➤ 慶賀三百萬次下載里程碑,回顧成長與展望未來
https://podman-desktop.io/blog/3-million
Podman Desktop 歡慶下載量正式突破三百萬次,專案團隊藉此機會感謝所有使用者、貢獻者以及社羣夥伴的熱情支持。此里程碑不僅是專案的一大步,更彰顯了其在簡化容器與 Kubernetes 開發流程上的重要性。文章同時回顧了 Podman Desktop 過去一年的重大進展,包括加入 CNCF Sandbox 專案、提升 Kubernetes 工作流程、增強 Docker 相容性、優化使用者體驗,以及推出 AI 應用開發工具 Podman AI Lab。此外,文中亦分享了企業用戶採用 Podman Desktop 的成功案例,並鼓勵新舊使用者下載最新版本,持續回饋意見,共同推動 Podman Desktop 未來發展。
+ 真是太棒了!很高興看到 Podman Desktop 如此成功,它確實讓容
#Podman Desktop #下載量 #社羣 #雲端原生 #Kubernetes
3,000,000 downloads. Thank you | Podman Desktop

We reached 3,000,000 Downloads of Podman Desktop. Let's celebrate.

🌘 Genesis DB:事件溯源資料庫,為開發者打造事件驅動應用
➤ 釋放事件驅動的潛力:Genesis DB 讓開發者愛上事件溯源
https://www.genesisdb.io
Genesis DB 是一款專為事件驅動應用程式設計的事件儲存庫資料庫系統。它強調速度、簡單性、可靠性和可觀察性,透過標準化的 HTTP 介面提供 JSON (ndjson) 格式的事件讀寫,並原生支援 CloudEvents 標準。該系統提供簡單的備份與復原機制,並確保資料的可追溯性與可重現性,適合開發者快速建構高效能、高可靠性的事件驅動應用。
+ 這聽起來很棒!尤其對事件溯源的實現細節感到興趣,希望它能真正像說的那麼快且易於整合。
+ CloudEvents 的原生支援是一大亮點,這表示未來遷移或與其他系統整合會更加容易。
#資料庫 #事件溯源 #事件驅動架構 #雲端原生
Genesis DB - The event sourcing database

Genesis DB - The event sourcing database for developers who love event sourcing - written in Go.

🌗 Bitnami 變更因應之道
➤ 預先準備 Bitnami 映像庫重大調整,確保無縫轉移與強化安全性
https://community.broadcom.com/tanzu/blogs/beltran-rueda-borrego/2025/08/18/how-to-prepare-for-the-bitnami-changes-coming-soon
Bitnami 宣佈即將進行重大變更,將於 9 月 29 日起刪除 Bitnami 公開 Docker 映像庫 (docker.io/bitnami),並將 OCI 映像檔及 Helm Charts 移至新的安全且強化過的映像庫。為協助用戶適應,Bitnami 將陸續進行「棕色斷線」演練,暫時移除部分容器映像。用戶可選擇移轉至 Bitnami 安全映像 (BSI) 或 Bitnami 舊版映像庫。Bitnami 推薦轉移至 BSI,特別是基於 Photon OS 的強化映像,以提升安全性、減少漏洞,並提供更多進階功能。舊版映像庫僅為臨時過渡方案,不提供支援。
#Bitnami #容器映像 #Helm Charts #雲端原生
How to prepare for the Bitnami Changes coming soon

🌘 CREAO.AI:AI 原生開發實驗室,賦予您掌握技術棧的自主權
➤ 透過 AI 驅動,無需編寫程式碼,打造您的專屬應用程式
https://creao.ai/
CREAO.AI 是一個為小型團隊打造的 AI 原生開發平臺,讓使用者僅需透過文字提示,即可快速生成功能齊全的應用程式。它能自動處理資料模型、使用者介面和業務邏輯,並能無縫整合電子郵件、行事曆、試算表、資料庫、Webhook 和 API 等現有工具,簡化了整合流程。平臺內建的 Copilot 能夠代為操作應用程式,執行指令、審核結果。CREAO.AI 強調「一次建構,掌握堆疊」,讓開發者能夠真正擁有其應用程式的邏輯與數據,並可彈性演進,避免依賴昂貴且不穩定的 SaaS 服務,最終實現更快速、更智慧且自主的營運。
+ 這聽起來很棒!終於有工具讓不懂程式碼的人也能快速開發出想要的應用程式。
+ 「掌握堆疊」的概念非常吸引人,這能確保數據安全和長期發展的靈活性。
#AI開發 #應用程式建構 #雲端原生 #軟體自主權
Creao.ai

Say it, slay it — Creao’s on it.

🌕 致 Open Policy Agent 社羣的 Teemu、Tim 和 Torin 公告
➤ 邁向新篇章:OPA 核心團隊加入 Apple,持續開源承諾
https://blog.openpolicyagent.org/note-from-teemu-tim-and-torin-to-the-open-policy-agent-community-2dbbfe494371
Open Policy Agent (OPA) 的創始團隊與 Styra 的許多成員將加入 Apple,繼續推動 OPA 的開源使命,將政策統一性延伸至雲端原生堆疊。此次合作將擴大 Apple 對 OPA 技術與社羣的投資,OPA 將維持 CNCF 畢業專案的地位,且治理與授權不受影響。Styra 的相關工具將陸續遷移至 CNCF OPA GitHub 組織,以深化社羣合作。
+ 這個消息太棒了!OPA 團隊的技術實力加上 Apple 的資源,相信 OPA 會發展得更好。
+ 很高興看到 OPA 專案能有更廣泛的應用和投入,期待未來更多創新。
#開源專案 #政策管理 #雲端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