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data 每週工具: Wikidata 視覺化工具

單純的 Wikidata 查詢服務不夠直覺、不夠好看的話,試試看 Wikidata Visualization 視覺化工具。雖然 Wikidata 視覺化工具沒有辦法簡化 SPARQL 語法的生成,但是可以直接透過簡單的介面調整視覺化呈現的內容以及方式,比起內建查詢服務生冷的呈現,Wikidata 視覺化工具能夠更好的呈現想要的畫面。

附圖為:查詢範例- 20 世紀的地震震央 (畫面範圍為臺灣)

工具網址:https://dataviz.toolforge.org/

#Wikidata #維基資料 #維基數據
#WikidataVisualization #SPARQL
#資料視覺化

🌕 星際降落 – 地圖的奧祕
➤ 從電玩世界到真實地圖:地圖製作者的挑戰與反思
https://somethingaboutmaps.wordpress.com/2025/05/20/planetfall/
地圖製作者 Daniel Huffman 耗時多年,基於 1999 年的經典電玩遊戲《Alpha Centauri》中的行星奇倫(Chiron)官方地圖,製作出一份精細的物理地圖。他詳細描述了收集遊戲內數據(包括高度、降雨量、岩石程度和異菌類分佈)的過程,並解釋瞭如何運用地理資訊系統(QGIS)和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來建構地圖。文章也探討了虛構地圖與真實地圖製作的差異,以及專案中使用的圓柱等積投影法的選擇與應用。
+ 這篇文章讓我對遊戲地圖的製作過程產生了全新的認識,原來裡面蘊含著這麼多專業知識和細節!
+ 能夠將虛構的世界以如此精確和美觀的方式呈現出來,真的很有創意和毅力!
#地圖學 #電玩遊戲 #資料視覺化
Planetfall

Gentle readers, I have just wrapped up a fun side project that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a very small number of you. The result of one of the most technically demanding efforts of my career, I a…

somethingaboutmaps
🌘 讓盲人及低視力讀者更容易理解圖表的全新方法
➤ 科技助力無障礙閱讀,觸摸資料新體驗
https://news.mit.edu/2025/making-graphs-more-accessible-blind-low-vision-readers-0325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開發了一套名為「Tactile Vega-Lite」的系統,旨在簡化觸覺圖表設計流程。此係統能夠將Excel等電子表格的資料轉換為標準視覺圖表和觸覺圖表,並內建了設計標準,幫助教育工作者和設計師自動創建易於觸摸的圖表。這項技術有望讓盲人及低視力讀者更容易理解各種資料,例如各州最低工資比較圖或各國GDP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
+ 這真是個好主意!讓資料更容易被所有人理解,這體現了科技的價值。
+ 期待這套系統能更普及,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讀者獲取資訊。
#科技 #無障礙設計 #資料視覺化
A new way to make graphs more accessible to blind and low-vision readers

Designed to help blind and low-vision readers understand graphics, the “Tactile Vega-Lite” system from MIT CSAIL converts data into a standard visual graph and a tactile chart. Accessibility standards are hardwired as default rules within the program, helping educators and designers follow those guidelines.

MIT News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數據維度關係的視覺化 - Qlik Dork
➤ 資料視覺化的重要性和應用
https://qlikdork.com/2024/12/visualizing-dimensional-relationships/
本文介紹瞭如何通過視覺化維度關係來幫助理解數據,強調了掌握維度關係對於企業重要性的重要性,提倡使用Sankey Diagram等視覺化工具。
+ 這篇文章讓人更瞭解在數據分析中如何有效利用視覺化工具來展示維度關係,對於企業優化決策有很大的幫助。
+ Sankey Diagram的應用在數據視覺化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可以清晰展示不同維度之間的關係,有助於企業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資料視覺化
Visualizing Dimensional Relationships - Qlik Dork

It seems to me that Dimensions are the ugly step child in the Measures family in a Measures world. Together we can change that.

Qlik Dork
🌘 預測所有ISBN號碼 — 到2025年1月31日為止獲取10,000美元 - Anna的部落格
➤ 提供10,000美元的獎勵,以改進代表所有ISBN號碼的視覺呈現方式
https://annas-archive.org/blog/all-isbns.html
Anna的部落格更新有關Anna的檔案庫,即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真正開放式圖書館。這篇文章介紹了使用像素來呈現所有ISBN號碼的資料視覺化方法,並宣佈了一項10,000美元的獎勵,鼓勵改進視覺化。
+ 看起來這個視覺化工具可以讓人更清楚地瞭解大量的ISBN號碼分佈,並且透過獎勵鼓勵改進,真是相當有趣的專案。
+ 這項研究方法非常具有前瞻性,透過視覺呈現的方式展示數據集合,同時提供獎勵讓更多人參與其中,期待看到未來的成果。
#資料視覺化
Visualizing All ISBNs — $10k by 2025-01-31

This picture represents the largest fully open “list of books” ever assembl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 動態地圖展示 Hackernews 資料
➤ Hackernews 資料地圖
https://lmcinnes.github.io/datamapplot_examples/hackernews/
以 UMAP 和 nomic-embed 在 Hackernews 上呈現故事的地圖。包含點資料、標籤資料、元資料、直方圖分組資料和直方圖索引資料,皆佔0%。
+ 這個標題吸引力十足,吸引了我對 Hackernews 資料地圖的興趣。
+ 原文清晰簡潔地介紹了資料視覺化的內容,讓人一目瞭然。
#資料視覺化
Hackernews Data Map

🌘 觀世紀,第2部分
➤ 垂直時間:重新詮釋時間流逝的方式
https://charts.substack.com/p/seeing-centuries-part-2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索瞭如何將人類歷史和深層人類遷徙的歷史視覺化。他分享了從不同資料視覺化作品中汲取靈感的過程,並以垂直時間的概念重新詮釋時間流逝的方式。
+ 這篇文章對於如何用視覺化方式呈現歷史有很深入的探討,讓人重新思考時間的概念。
+ 作者通過將不同時期的事件連結起來,展示了一個全新的歷史觀,讓人對過去有更深刻的理
#資料視覺化
Seeing Centuries, Part 2

Or: seeing millennia with vertical time

Chartography
🌖 Dark Sky之榮耀:一個資料視覺化的傑作
➤ Dark Sky設計的關鍵元素和用戶反饋
https://nightingaledvs.com/dark-sky-weather-data-viz/
2023年1月1日,蘋果終止了iOS上的Dark Sky手機應用程式,這款受歡迎的天氣應用的設計被譽為資訊設計的典範,強調上下文敏感的信息圖形設計原則,並展示了其獨特的功能如逐時天氣預報和超局部天氣視圖等。
+ 「Dark Sky的設計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它如何將天氣資訊以直觀且有用的方式呈現,實在是其他天氣應用所不及。」
+ 「這篇文章清楚地表明瞭Dark Sky不僅僅是一款天氣應用,而是一個資料視覺化的典範,蘋果終止它確實讓人感到遺憾。」
#資料視覺化 #Dark Sky #Apple #天氣應用
A Eulogy for Dark Sky, a Data Visualization Masterpiece

A deep look at how the Dark Sky weather app used simple but highly effective charts to report and contextualize the weather.

Nightingale
🌘 Flitter - 資料視覺化框架
➤ 擁有Flutter風格語法的Flitter,讓資料視覺化更加簡單易行!
https://flitter.pages.dev
Flitter是一個高效互動式資料視覺化的JavaScript庫,具有Flutter式的語法,無縫整合React、Svelte等。它提供50多個小工具,支援SVG和Canvas同時進行資料視覺化,並保證快速高效渲染。
+ "Flitter似乎是極具潛力的工具,能夠快速且有效地製作具互動性的資料視覺化!"
+ "這個JavaScript庫與Flutter的相似性,讓開發者可以輕鬆轉換技能,快速上手。"
#資料視覺化 #程式開發
Flitter - Data Visualization Framework

A powerful framework for creating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s on the web

Flitter
🌗 為什麼不要使用兩個軸,而要使用別的方式
➤ 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不建議使用雙軸圖表,並介紹了使用兩個獨立圖表或指數化圖表的替代方案。
https://blog.datawrapper.de/dualaxis/
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不建議使用雙軸圖表,並介紹了使用兩個獨立圖表或指數化圖表的替代方案。雙軸圖表的問題在於,軸的刻度是任意的,容易誤導讀者對兩個數據序列之間的關係的理解。這篇文章建議,如果需要比較兩個趨勢,使用兩個獨立圖表或指數化圖表更為合適。
+ 這篇文章很清楚地解釋了雙軸圖表的問題,並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 非常有用的文章,我會在以後的資料視覺化工作中避免使用雙軸圖表。
#資料視覺化 #圖表
Why not to use two axes, and what to use instead

We believe that charts with two different y-axes make it hard for most people to intuitively make right statements about two data series.

Datawrapper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