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展我們的可觀測性平臺至 100 拍位元,採用廣泛事件並取代 OTel
➤ 超越通用目的:可觀測性在規模上的演進
https://clickhouse.com/blog/scaling-observability-beyond-100pb-wide-events-replacing-otel
隨著內部系統從 19 PiB 擴展至 100 PB 的未壓縮日誌,以及從約 40 兆行擴展至 500 兆行,ClickHouse 重新設計了其可觀測性平臺。他們發現 OpenTelemetry (OTel) 在處理高吞吐量、高保真度系統日誌時存在瓶頸,因此開發了一個專用的 SysEx 輸出器,並採用了 ClickHouse 原生的 HyperDX UI。此舉不僅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 CPU 使用率(減少至 10%),還為打造更全面的可觀測性堆疊 ClickStack 奠定了基礎。
+ 這篇文章詳細說明瞭大規模日誌處理的挑戰,以及針對特定需求自定義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 很高興看到 ClickHouse 不斷優化自身的平臺,並分享經驗給社
#工程技術 #可觀測性 #ClickHouse
Scaling our Observability platform beyond 100 Petabytes by embracing wide events and replacing OTel

Read how we scaled our observability platform from 19PB to 100PB and 500 trillion rows by replacing OpenTelemetry with a native ClickHouse-to-ClickHouse pipeline, embracing wide events and cutting CPU usage by 90%.

ClickHouse
🌘 新型小便斗設計每日可減少高達265,000加侖的尿液濺灑
➤ 創新設計提升公共衛生與節約資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technology/engineering/new-urinal-designs-could-prevent-up-to-265-000-gallons-of-urine-from-spilling-onto-the-floor-each-day
科學家發明瞭兩種新型小便斗設計,能顯著減少尿液濺灑,提升公共廁所的衛生水平。研究顯示,目前美國公共廁所每日約有264,172加侖的尿液濺灑在地面和牆壁上,造成衛生問題和不愉快氣味。新型設計「角錐」和「鸚鵡螺」透過流體物理模型和實驗測試,成功將濺灑量降低至傳統設計的1.4%。若全面替換美國5600萬個小便斗,每日可減少100萬公升尿液濺灑,並節省大量清水和清潔資源。
+ 聽起來很實用!公共廁所的衛生狀況一直令人擔憂,這種設計的確能解決實際問題。
+ 太好了!除了衛生改善,節省的水資源也對環境有很大的幫助,希望這種設計能盡快普及。
#工程技術
New urinal designs could prevent up to 265,000 gallons of urine from spilling onto the floor each day

Researchers have invented two new urinal designs tha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urine splashback, keeping public restrooms cleaner.

Live Science
🌘 Jeremy Mikkola - UI也許無助
➤ 自助介面或許不是萬靈丹
https://jeremymikkola.com/posts/2025_02_22_might_not_want_self_serve_ui.html
Jeremy提出自助訪問內部系統的想法,但強調在複雜任務中,使用UI不一定讓事情更輕鬆。他認為,建立自助系統需要考量工程工作背後的複雜性,以免導致系統更為僵硬,甚至增加危險性。
+ 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助系統建設的必要性,優劣何在?
+ 對於工程領域的專業性與挑戰,需要謹慎評估自助系統是否適用於特定案例。
#工程技術
Jeremy Mikkola - A UI might not make it easier

🌘 反思 WikiTok
➤ WikiTok 的成長之路
https://www.aizk.sh/posts/reflecting-on-wikitok
這則文章描述作者在三週前從布魯克林的臥室推出了 WikiTok,分享了他在軟體開發中的經驗和教訓。從建立網站到運用技術堆疊、程式碼設計和後續開發過程,透露了作者的心得與成長歷程。
+ 這篇文章讓人感受到作者在軟體開發上的熱情和努力,對於想要從事相似領域的人相當有啟發性。
+ 這種實際的技術分享讓人更深入瞭解軟體開發的過程,值得細讀。
#工程技術 #軟體開發
Aizk's Site

Civil Engineer and Software Developer

🌗 超聲波深拉伸減少20%摩擦,延長工具壽命
➤ 探索超聲波技術在深拉伸中的應用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2-ultrasonic-deep-friction-tool-lifespan.html
超聲波深拉伸技術能夠顯著減少摩擦,達到20%以上,並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此技術透過在拉伸過程中引入超聲波震動,幫助降低材料和工具間的摩擦,從而允許以更少的成形階段完成塑形,並減少熱量輸入,對電動車電池的生產具有應用潛力。
+ 這技術的潛力真是令人驚歎,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又保護工具,實在是雙贏!
+ 對於電動車來說,這項技術無疑是未來的突破,期待看到其在行業中的實際應用!
#工程技術
Ultrasonic deep drawing cuts friction by 20%, extends tool lifespan

You can find them in many household appliances,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countless pipe and hydraulic lines: small, cylindrical parts manufactured through deep drawing processes. The material is under strain during shaping. Potential consequences are unwanted thinning, surface damage, or cracks.

Tech Xplore
🌘 為什麼建造噴氣引擎如此困難
➤ 噴氣引擎的技術挑戰與歷史發展
https://www.construction-physics.com/p/why-its-so-hard-to-build-a-jet-engine
噴氣引擎的建造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其要求在不斷提高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這涉及精確且高效的設計與材料,並且需要巨額投資。對性能的要求,如高燃油效率和耐高溫材料,進一步增加了開發難度。只有少數公司能夠成功開發這類技術,而噴氣引擎的歷史源自於對傳統航空推進系統速度限制的突破,最早由英國的法蘭克·惠特爾與德國的漢斯·馮·歐顏獨立發明。
+ 這篇文章讓我對噴氣引擎的建造困難程度有了更深的理解,真的很不簡單啊!
+ 對於航空科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想知道更多相關的技術細節。
#工程技術
Why it's so hard to build a jet engine

Civilization's toughest technical challenges are those that require extraordinary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performance to be delivered at a low cost.

Construction Physics
🌘 消除觸點和開關的彈跳現象
➤ 跳動問題的實證測試和解決方法
https://www.ganssle.com/debouncing.htm
描述瞭如何消除觸點和開關跳動的問題, 提供觸點跳動測試和C語言代碼。重點在於理解觸點跳動事件中發生的所有變化。
+ 這篇文章深入瞭解觸點跳動問題,並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案。
+ 消除開關跳動對於儀器設計和微處理器應用非常重要,文章很有幫助。
#工程技術
Debouncing Contacts and Switches

Debouncing switches and contacts is surprisingly subtle. This page shows actual bou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number of switches and gives code to debounce them.

🌗 紀錄一次1115英尺高無線電塔攀登活動
➤ 當攀登塔成為專業精神──紀實攀登無線電塔的過程
https://www.jeffgeerling.com/blog/2024/documenting-1115-ft-radio-tower-climb
專業攀登工程師攀登高達1115英尺的無線電塔進行檢查,透過合作使用數據無人機拍攝,展示攀登者與無線電塔工程的危險性和專業性。
+ 能夠看到這些工程背後的做法是非常精彩的,這些平時看不到的工作如此重要,感謝您的分享。
+ 真棒的內容!看到這些技術方面的內容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無線電塔攀登 #工程技術
Documenting an 1115 ft radio tower climb | Jeff Geerling

🌘 Canva 工程部落格:排定印刷訂單的科學
➤ Canva 如何運用圖形遍歷處理印刷訂單的複雜性。
https://www.canva.dev/blog/engineering/the-science-of-routing-print-orders/
Canva 的印刷團隊如何運用圖形遍歷系統處理印刷訂單的複雜性。透過構建靈活的規則系統,確保結果確定性,為用戶和環境找到最佳路線。探討設計可印在各種產品上的設計,從名片、海報到禮品包裝、T恤、酒杯等。最終目標是提供愉快的用戶體驗,優化印刷位置,縮短交貨時間並降低環境影響。
+ 精簡摘要清晰明瞭,突出了 Canva 團隊在處理印刷訂單上的科學方法。
+ 經過縮短的總結保留了原文重點,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Canva 的工程實踐。
#工程技術
The science of routing print orders - Canva Engineering Blog

How Canva uses graph traversal to handle the complexity of getting print orders to our customers.

canva.dev
🌘 變壓器短缺危機:新工程能解決嗎?
➤ 變壓器短缺:電力工程師的機遇與挑戰
https://spectrum.ieee.org/transformer-shortage
能源專案因變壓器短缺面臨滯壓,導致等待時間與成本攀升,影響全球能源計畫與安全。雖危機重重,卻為電力工程師帶來新機遇,重新設計變壓器以因應未來電網需求。
+ 透過此文章,瞭解到變壓器短缺的嚴重性,以及工程師所做的努力和創新解決方案,引人深思。
+ 變壓器在能源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短缺問題折射出供應鏈的脆弱性,讓人看到未來電網建設的挑戰。
#工程技術
This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Power Grid Is in Critically Short Supply

<p>A transformer supply crisis bottlenecks energy projects </p>

IEEE Spect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