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白話文運動 看《#人選之人—#造浪者》:「#性私密影像」該如何處理?會涉及什麼犯罪?
2023-05-15 https://plainlaw.me/posts/Viewing-experience-wave-makers
#人選之人造浪者 #性私密影像法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性暴力 #台湾
———— ⁂ ————
刑法「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章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業經總統8日公布,今(10)日起分階段生效施行,嚴密性暴力防護網絡,全面提升被害人權益保障!
2023-02-10 https://www.moj.gov.tw/2204/2795/2796/163177
#中華民國刑法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島嶼文學
2023-06-07 https://weibo.com/6410774889/N4cP2cbtf
#人選之人造浪者 #臺灣
由台剧《#人選之人——#造浪者》引发的#台灣 #Metoo 从政治圈烧到媒体圈如今烧到了文坛,爆出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性骚扰。
一位是#陈芳明。台湾著名、学者,著有《#台湾新文学史》等。他曾在台湾多所大学任教,包括#林奕含 就读的#政治大学。奕含还拿过自己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邀请他签名。奕含往生后他曾多次发文悼念她。
一位是#郑愁予。以一首《#错误》享誉全球诗坛,诗歌入选两岸教材,作为老牌诗人广为人所知。《#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里的《#如雾起时》主角就是他。受害者在脸书发长文《踩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踩好踩满》(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50340429575959 )指控他在2005年担任#东华大学 客座教授期间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标题来源于2016年某位#辅仁大学 老师斥责当时站出来发声性侵受害者说「不要乱踩上一个受害者的位置」。
———— ⁂ ————
作家陳芳明遭指為性騷慣犯 政大:將依法調查
2023-06-07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40415
#陳芳明 #性骚扰 #Taiwan #metoo #台湾 #米兔
——+——+——+——+——
「我達達的馬蹄」鄭愁予也爆性騷 東華客座期間灌酒女學生還毛手毛腳
2023-06-06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30606edi054
#鄭愁予
——+——+——+——+——
政大老師爆「作家陳芳明」是性騷慣犯 要女學生留心一點
2023-06-07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607/2514732.htm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512956220/posts/790607219099703/
厭世動物園:
#人選之人造浪者 上線一週了,本來想說都不要看評論好了(鴕鳥心態),但還是忍不住每天刷刷刷。很高興大家喜歡,也很高興引起了頗大的迴響。這樣的結果我有點意外,卻也有點不那麼意外。
不少朋友問我亞靜為什麼那麼厲害(防身術的部分),也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設計亞靜去學巴西柔術?亞靜習武的這個設定,其實跟我個人經驗有關。我在二十幾歲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曾經交往一名有暴力傾向的男友。他生氣的時候會摔東西、拿酒瓶丟我、用剪刀戳破我的絨毛娃娃(整個剪破裡面棉花噴出來肚破腸流這樣),最嚴重的一次,是我在提出要分手的時候,他勒住我的脖子不讓我離去。
這段關係拖了四年才結束,很感謝當時幫助我搬家逃跑的朋友(分手大師 編輯小姐Yuli的繪圖日誌)。但分開之後,我其實還是沒有辦法脫離那種恐懼,我還是沒有擺脫「我怎麼這麼弱」「我怎麼這麼廢這麼沒用」的感覺。所以,我決定去學武術。我學過拳擊、泰拳、巴西柔術、防身術、東南亞武術、保定快跤還有菲律賓魔杖,學得很雜所以其實都不算太深入,但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力量。
所以我想,經歷那些事情的張亞靜,應該也會去學武術吧。
以上是如果我身邊也有一位文方姐,她會建議我講的話。「一個完美的受害者」。但事實是,我之所以會在那樣不健康的關係中待了四年,是因為我認識該男友時,我們雙方都是有男/女友的。
「我也有錯。」
這樣的想法讓我沒辦法離開,因為我也有錯不是嗎?如果我不要介入別人的感情,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不是嗎?
十幾年後,透過《人選之人》,我再一次看到當時的自己。
「但是你也付出代價啦。你當然不應該介入別人的感情,可是這不代表他就可以用暴力威脅你。」
「沒有人應該活在恐懼當中。」
希望《人選之人》可以做這世上所有亞靜的文方姐,希望所有的亞靜都可以得到平靜。
《#人选之人:#造浪者》#WaveMakers #人選之人造浪者
https://www.themoviedb.org/tv/221869
「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我知道。
「可是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都和台湾的未来一样重要。」
一边看,一边羡慕得颈红眼绿。不仅仅是因为别人有「民主」,更是在几十年的民主浸润之下,别人早已清楚地意识到在光辉之下,民主背面的龃龉和无力,并且抱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自信,一步一步走向不断改进它的灿烂前景。剧终后回望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的灰色泥沼,连长叹都仿佛被扼住喉咙。
不要把这部剧的重点放在「选举」和「政治」上,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职场剧;只是在分崩离析的当下,这种「正常」已是弥足珍贵。四位不同代系、不同角色的女性搭架成为强健的主轴,在令人沮丧的时代厚幕下,撑出一小片天。
每当有人讲「先有民主再谈〇〇」之类的屁话,我总会想说↓
https://mastodon.social/@hiromst/106887997063310103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难以迈向我们各自期许的未来的最大阻碍,真的「只」是「没有民主」吗?
Weng Wen-fang (Hsieh Ying-hsuan) came from a political family. She joined the Justice Party as the deputy director and spokesperson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after failing to be re-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She led the publicity team in realizing their goals, but not without facing many challenges to their faith and values.
#观影有感
连夜看完了造浪者,有时间要好好写个影评。
今天先磕个cp:文方和亚静😝
不过这也扯到一个问题,剧里文方的女朋友好没存在感,即使没有这个角色,设定文方单身,也毫不影响剧情。
而且从磕cp的角度说,逻辑通啊:文方作为亚静配合默契的同事,还从男同事性骚扰案、男上司裸照勒索案,一次又一次给她帮助、心理疏导、给她力量,帮她达到了她的目的,拿回了裸照;而亚静作为文方经营YouTube账户的得力助手,帮助她避免了被上司边缘化的命运。
当然,我并不认为女性角色关系好就一定要是传统异性恋cp那种性缘关系,相较而言我更欣赏战友似的女女关系,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而剧里也正是塑造了这样一种关系,剧尾以为亚静就是回来返个场,没想到文方主动抛橄榄枝想请文方当幕僚,可能亚静也给了她一些重新竞选的勇气吧(虽然这点在剧里体现得可能相对比较薄弱),之前文方好像就是因为跟恐同男推搡而败选,而她通过帮助亚静其实也在间接帮助了自己恢复对政治的信心,这样相互成就、girls help girls的关系,很难不令人感动诶!
PS:扯远点说,用女权(台湾叫性平)话题来切入政党选举主题,其实我还蛮少见到的,不过女主文方的家庭背景有个问题,她好像是靠父亲的关系才进入政治圈、参与到公正党选举团队的,emm这怎么这么像庆余年的调调?我并不想看一个权贵的奋斗史,哪怕她是个女性,甚至支持“性平”、实践girls help girls,但我觉得权贵的背景就和女权相悖。冷静下来,觉得或许我今生都未必能看到真正完美契合自己政治观点的影视剧或者现实社会出现,但我仍然期待一个以女权主义替代男权主义、以性别平等替代男性压迫、以普通公民替代权贵,更加公正的理想社会。
#WaveMakers
#人選之人造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