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亂世中堅持唱歌的人 藍奕邦
兩星期前,創作歌手藍奕邦首次在台北舉辦演唱會。觀眾站滿台下,高呼「約打牌」、「你好靚仔」,漆黑的盒子內,響起《 […]
#人物專訪 #港聞 #台灣 #藍奕邦
https://photonmedia.net/pongnan_interview/
專訪《寧化飛灰》導演劉健倫|鏡頭後的創傷 惟一前線記者視角反修例運動紀錄片
有關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片《寧化飛灰》,近日在台灣和日本放映,導演劉健倫馬不停蹄遊走於不同的放映場地。一幕又一 […]
#人物專訪 #港聞 #離散 #劉健倫
https://photonmedia.net/ratherbeash_alanlau/
🌕 大衛·愛登堡九十九歲:‘我不會看到故事的結局’
➤ 自然紀錄片巨擘的生命反思與海洋展望
https://www.thetimes.com/life-style/celebrity/article/david-attenborough-book-extract-age-99-lj3rd2fg7
自然紀錄片主持人大衛·愛登堡今日迎來九十九歲生日。他自童年時期就對海洋生物充滿熱愛,並分享了他最令人感動的海洋相遇,以及對海洋未來發展的樂觀期許。同時,文章也提醒讀者更新訂閱付款資訊,以維持訂閱服務。
+ 「愛登堡先生的熱情和對自然的關懷總能感染每個人,希望我們都能為保護海洋盡一份心力。」
+ 「提醒更新付款資訊有點突兀,但或許這是新聞平臺的常態做法吧。重點還是愛登堡先生的專訪內容!」
#環境 #自然 #人物專訪
David Attenborough at 99: ‘I will not see how the story ends’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enter, who turns 99 today, has an obsession with sea life that began in boyhood. Here he reflects on his most moving encounters

The Sunday Times
【專訪】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只屬「輔助」 安全始終置於技術發展首位
現今國產的高性能電動車層出不窮,引發市場不少擔憂及關注。Zeekr 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朱凌博士早前在新車發佈會 […]
The post 【專訪】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只屬「輔助」 安全始終置於技術發展首位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人物專訪 #汽車科技 #800V 架構 #Zeekr
https://unwire.hk/2025/05/06/zeekr-interview-vp-dr-zhuling/life-tech/auto/?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zeekr-interview-vp-dr-zhuling
【專訪】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只屬「輔助」 安全始終置於技術發展首位

現今國產的高性能電動車層出不窮,引發市場不少擔憂及關注。Zeekr 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朱凌博士早前在新車發佈會上引用經典廣告口號「不受控制的馬力一文不值」,把安全基因帶進極氪品牌的造車哲學。unwire.hk 記者在上海車展前席與朱凌博士進行一次獨家訪問 ,圍繞 SEA 浩瀚架構、智能輔助駕駛、人車互動及全球化佈局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 浩瀚架構:以全球性「架構造車」思維   強調高度兼容性及延伸性 針對「SEA 浩瀚架構如何兼顧不同車型及品牌需求」這個問題,朱凌博士指出品牌自創立起即採用「架構造車」方式,確保車輛一開始就符合全球市場需求,而非針對單一市場。這種方式雖然前期投入時間較長,但一旦架構成熟後,新車型開發速度便能顯著提升。SEA 架構全面涵蓋不同能源形式(純電、混能)、法規標準及車型變化,避免重複驗證,實現整體開發效率最大化。 ▲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朱凌博士 相比起 Tesla 的一體壓鑄車身技術或 BYD e 平台 3.0,Zeekr 的 SEA 架構更強調技術彈性與能源多元兼容。尤其在未來增程式混合動力(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車型開發上,SEA 具備優異的擴充能力,有效平衡製造成本與產品多樣性。作為例子,最新發布的 9X 車型便是在浩瀚架構基礎上拓展出來,引入了混合動力系統,展現出高度兼容性與延伸性。 極氪超充技術:「三個 800V」完整生態布局 朱凌博士認為,電動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必須兼顧車輛設計、三電技術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客戶才能擁有最佳體驗。極氪選擇超充路線,堅持自研車輛、三電技術並自建充電網絡,從而實現系統之間的最佳匹配。其他品牌往往因技術封閉,不開放核心技術,很難做到高度兼容。極氪視這一策略為關鍵競爭優勢。目前極氪所有車型均標配 800V 平台。以最新的 007 GT 為例,充電 10 分鐘可充電至 440 公里續航,相信可以有效解決里程焦慮問題。 關於「極氪 800V 與其他品牌有何不同」的提問,朱凌博士指出市場上一般只要超過 620V 就可對外宣稱屬於 800V 架構。極氪是真正「全域 800V」,連壓縮機、小電器等部件也支援 800V,整體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極氪自研的第二代金磚電池,搭配自研集中超充裝置,放電倍率可達 5.5C;例如 007、007 GT 及未來的 7X 車型,可在 10 至 11 分鐘完成 10% 至 80% 的高速充電,更有效降低整車能耗、提升續航力及快速充電。此外,極氪亦持續投入固態電池及無線電池技術研發,並保持行業前沿儲備。一旦技術達到量產成熟階段,公司便將同步推出應用產品,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智能駕駛定位只屬「輔助」   誤以為完全自動駕駛不乎事實 朱凌博士指出,極氪的自動駕駛系統明確定位為智慧輔助駕駛,強調協助而非取代駕駛員。系統針對高速行駛、城市高架、城市通勤等多場景提供疲勞舒緩及緊急狀況應對,核心理念是以安全為最高優先級別。他亦再次提醒必須避免消費者誤以為現有技術已屬「完全自動駕駛」,這不僅與現實不符,亦可能引發安全與法律責任問題。 目前,極氪在高速和城市的自主領航輔助駕駛功能 Navigation ZEEKR Pilot (NZP) 及半自動泊車等功能領域已具備可靠的技術,但品牌不會特別強調 L2、L3 技術分級,因為這些分級對消費者而言意義不大。相反,極氪更注重向消費者說明具體使用場景,例如停車輔助或高架道路自動駕駛,主動教育消費者正確認識智慧輔助駕駛的功能限制,降低誤用風險。 針對香港及其他海外市場更多變化的路面及道路標誌不一等狀況,朱凌博士稱團隊會根據各地路況特徵進行在地演算法(In-Place Algorithms)優化,確保智慧駕駛功能穩定適配當地的交通環境,由於極氪自主研發算法,只需根據不同地區道路環境及交通標誌進行適配,技術執行上不存在根本障礙。 「安全」始終置於技術發展首位   激光雷達重要性無可取代 未來的智能座艙(smart cockpit)不僅是資訊展示平台,更將成為車輛與駕駛者、乘客之間的智能互動核心。極氪已率先將 AR 技術應用到車上語音模型及 HUD 抬頭顯示器上(如: 7X、007GT 上的 AR-HUD 抬頭顯示功能),並將持續推動 AI 人工智能、3D 沉浸式互動等新興技術跨領域整合,形成座艙、駕駛及底盤系統三位一體的智能生態體系融合。未來,座艙將不再是獨立模組,而是成為智能駕駛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實際應用上,極氪的智慧座艙同時亦會配合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根據不同場景提供即時提示及反饋;例如當啟用輔助駕駛時,座艙可同步顯示導航路徑、行車警示,以及自動調整舒適性設定,提升乘坐體驗。此外,極氪亦指出,未來人車互動將更注重自然直覺操作,例如通過更流暢的語音控制與觸控反應,進一步降低駕駛操作複雜度,提升駕駛者專注力與安全性。 在感知技術方面,朱凌博士明言激光雷達的重要性無可取代,它能於惡劣天氣、低光環境下提供遠距離高精度偵測,彌補純視覺系統在環境感知上的天然限制,大幅強化系統的預警能力。即使這些極端條件並非常態出現,但從安全角度而言,激光雷達亦絕對值得投入。極氪所有新車型均標配新一代激光雷達,並將「安全」始終置於技術發展首位。未來,汽車將逐步演變為「機器人」形態,跨領域技術融合勢將成主流趨勢。 承襲領克性能基因:要做更安全的高性能車 極氪承襲領克的品牌基因,從參加世界房車錦標賽(WTCR)開始便以性能見稱。朱凌博士強調:「從領克參加世界房車賽開始,我們就是性能取向的」。做性能車對極氪來說不是問題,更多是商業模式的問題。我們不做慢車,但會做「更安全的高性能車」。Zeekr 009 車型便是一例,不僅乘坐舒適且搭載最大功率超過 400kW 雙電機,加速力與平順性遠超越傳統燃油豪華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小鵬機械人總監:威脅人類言之尚早  現階段需提高穩定性  用好螺絲批、行路不跌倒
近日,小鵬機械人產品總監施曉鑫在一場全球記者交流會中詳細介紹了小鵬在開發自家 IRON 人形機械人的最新進展以 […]
The post 小鵬機械人總監:威脅人類言之尚早  現階段需提高穩定性  用好螺絲批、行路不跌倒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人物專訪 #生活科技 #AI #iron
https://unwire.hk/2025/04/16/xpeng-iron-humanoid-robot-development/life-tech/?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xpeng-iron-humanoid-robot-development
小鵬機械人總監:威脅人類言之尚早  現階段需提高穩定性  用好螺絲批、行路不跌倒

近日,小鵬機械人產品總監施曉鑫在一場全球記者交流會中詳細介紹了小鵬在開發自家 IRON 人形機械人的最新進展以及回應了一系列現場記者的提問。來到 2025 年的今日,這些技術不再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之中,而是已經實際應用在小鵬廣州的工廠、總部辦公室接待處及零售門市,機械人為人類服務的時代已經越來越近。 機械人產業在中國具優勢   供應鏈體系成熟完善 事實上,「人形機械人」的概念早在多年前便已出現,小鵬機械人產品總監施曉鑫指出真正的技術突破,是在近年大型語言模型(LLM)出現之後才逐漸實現。過去工程師必須透過大量程式編寫,逐條設計規則,教導機械人完成任務。如今透過大數據與 AI 模型的訓練,機械人已能自行學習並執行多樣化的工作,令整個行業發展大大加快。 中國在發展人形機械人方面具備多項優勢。以深圳、廣州與上海為中心的供應鏈體系成熟完善,相關零件、模組與硬件設備均能就地採購。其次,地方政府及中央層面的政策支援,整體研發與執行效率遠高於其他地區。小鵬目前已在自家工廠與總部部署多部名為「IRON」人形機械人,讓其於真實場景中進行訓練與工作。團隊強調,必須透過真實任務來收集數據,才能有效提升機械人的表現。他們主要收集兩種資料:一是人類在該場景中完成任務的方式,二是機械人在相同條件下的表現。透過對比與優化,團隊才能不斷改進演算法與控制系統。 ▲IRON 人形機械人跟人類一樣具備大腦、小腦、眼睛及嘴巴,大腦採用圖靈AI 晶片及天璣 OS,負責深度思考和決策,而小腦則負責執行與強化學習,眼睛(攝像頭及 AI 鷹眼視覺)負責感知,而嘴巴則用作語音對話。 為何要把機械人做成「人形」? 不少人會問:為甚麼機械人需要模仿人類外形? 施曉鑫指最大原因在於我們日常操作的工具與工作方式本身就是為人類身體結構設計,若要機械人真正融入現實場景並執行複雜任務,它的體型、關節與視覺設計便必須接近人類,才能適應既有的空間與工具。我們讓機械人看起來像人類、是因為希望能利用人類的數據來訓練機械人,只有當機械人的身體比例與人類一致,移動方式類似,眼睛(傳感器)位置也相若時,從人類身上收集到的數據才更有用、更容易訓練模型。此外,我們發現機械人的價值主要來自「雙手」,而非「雙腳」,所以我們將焦點由動作回到雙手的功能,這將會是我們的核心發展方向,務求讓它真正變得有用。 ▲XPENG IRON 是市場上其中一款最擬人設計的人形機械人,身高 178cm、體重 70kg 擁有真人比例的體型,1:1 雙手尺寸擁有 22 個不同自由度,此外,IRON 的行走姿態亦與真人相同。 ▲人形機械人是一項難度系數極高的軟硬件工程,硬件方面的難度依次序為: 關節 > 腳 + 腦幹 > 耳朵+ 嘴巴 > 眼 > 手。而 AI 科技的突破難度則是小腦(控制腳步) > 小腦(控制手部) > 大腦(控制全身)。 小鵬人形機械人的開發目標是打造一款「通用型」機械人—能夠像人類一樣,在不同場景中學習與執行多樣任務。例如在工廠中,機械人既可負責裝配螺絲與零件,又能擔任保安工作,甚至擔任接待人員與顧客互動。在機械人能力穩定之前並不會真正去取代工人。他估計在未來兩至三年內,有可能會逐步取代部分工序但不是整個職位。舉例說,或許會取代一位前線工人約一半的工作量。 ▲自 2017年完成第一代四足機械人研發,至 2022 年已經完成第五代四足機械人及 PX2 機械臂。 ▲2023年 10 月第一部人形機械人 PX5 登場與下圖的小鵬鵬行智慧機械人。 機械人的智能分級與未來目標 小鵬將機械人智能劃分為五個層級 — 第一級 L1 為全人手操作,第二級 L2 為部分自動化,例如能自行走到指定位置。第三級 L3 則是現階段的發展重點:機械人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但仍需人類監控,亦即所謂的「嵌入式智能」。至於第四級 L4 與第五級 L5,分別對應幾乎完全可靠的自主工作與能夠自學新技能的機械人,目前仍需多年時間方能實現。施曉鑫預期,在三至五年內能推出 L3 智能機械人,並持續提升應對複雜任務的能力。除了演算法與數據外,硬件發展亦是關鍵。 ▲機械人的智能化程度跟自動駕駛十分相似,L1 沒有自由控能力需要完係全由人類控作,L2 基礎輔助智慧,需要高度人工控制,L3 具身智慧需中度人工控制,L4 自成長智慧,只需輕度人工控制,而 L5 完全自主則不需要人工控制。現時的人形機械人量產目標均以 L3 為主,在不同場景下能夠經訓練後獨立運作,在部份情況會尋求人工監督。 機械人有「靈魂」可能威脅人類嗎? 在分享中有記者問及「小鵬希望為機械人注入靈魂是什麼意思?」施曉鑫指出,過往的 AI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桌球大獎賽・專訪|賽場執法20載 明任決賽裁判 諸瑛推廣桌球有種責任

獲得國際金章,成為第一個於桌球三大賽事正賽亮相的中國女裁判諸瑛,今次來港為「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2025」執法,明日(8日)更獲委任在決賽裁判,她期間與《體路》促膝長談,分享入行20年大大小小的故事,如何由一個小女孩,變成世界知名的資深裁判,更大談近年心態上的轉變,不但要做好本分,更希望以其影響力推動世界的桌球發展。

【全文: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545374/

#桌球 #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 #諸瑛 #人物專訪
-----------------------------
Follow《體路》追蹤香港運動員消息
IG: https://bit.ly/2kGfDNx
App: https://onelink.to/rv5w49
YT: https://bit.ly/2MrBF3t
#桌球 #體育 #人物 #賽事
https://www.instagram.com/p/DG7d_KmNlJL/

巴丟草專訪|首本政治漫畫《你必須參與革命》 香港抗爭者做主角
2035年,三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年青人,以不同方式繼續面對極權。故事設定在台灣,甫開始,卻是一個又一個似曾相識的 […]
#人物專訪 #國際 #巴丟草 #政治漫畫
https://photonmedia.net/badiucao0303/
巴丟草專訪|首本政治漫畫《你必須參與革命》 香港抗爭者做主角 - 記者 梁嘉麗 - 光傳媒 Photon Media

分享 2035年,三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年青人,以不同方式繼續面對極權。故事設定在台灣,甫開始,卻是一個又一個似曾 […]

光傳媒 Photon Media
「地球最聰明AI」?專家分析 Grok 3 最強之處 李勁華:認識不同 AI 強項,不要用死一個
Elon Musk 旗下 xAI 發佈全新「Grok 3」AI 人工智能大模型,它的訓練運用了超過 10 萬塊 […]
The post 「地球最聰明AI」?專家分析 Grok 3 最強之處 李勁華:認識不同 AI 強項,不要用死一個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人工智能 #人物專訪 #Grok 3
https://unwire.hk/2025/02/18/grok-3-2/ai/?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grok-3-2
「地球最聰明AI」?專家分析 Grok 3 最強之處 李勁華:認識不同 AI 強項,不要用死一個

Elon Musk 旗下 xAI 發佈全新「Grok 3」AI 人工智能大模型,它的訓練運用了超過 10 萬塊 NVIDIA H100 GPU,運用了 2 億 GPU 小時訓練時長,號稱「地球最聰明 AI」。有別於 ChatGPT,Grok 同法國 Mistral AI 一樣都可免 VPN 在香港使用。到底 Grok 3 誕生香港人是否可以放心課金呢?我們 unwire 就請到實際測試過 Grok 3 的香港無線商會主席主席 Keith Li 李勁華為我們解說一下。 「地球最聰明 AI」是否有感? 首先 Grok 3 號稱「地球最聰明AI」,到底 Grok 3 真的可以挑戰 OpenAI GPT-o3?Keith Li 指目前 o3 尚未推出,市場上僅有 o3 mini,兩者誰勝誰負現時還是未知之數,他曾對 Grok 3 進行測試,發現 Grok 3 在推理過程的完整性方面表現出色,甚至超越了其他現有模型,如 DeepSeek R1、OpenAI o3 mini high 以及 GPT-01。 他指 Grok 3 的邏輯推理能力極為嚴謹,並且擁有多個驗證步驟,確保推理結果的準確性。相比於其他 AI 模型多以文字推理為主,Grok 3 採用符號邏輯進行分析,這種方法與數理邏輯學科中常見的推理模式類似,例如在解決「騎士與騙徒」這類問題時,它能夠生成邏輯圖示,進一步強化推理過程的嚴密性。 Grok 3 強項在於數理邏輯推理 針對香港地區的使用情況,Keith Li 指出,免費用戶目前僅能使用 Grok 2,而 Grok 3 則需付費訂閱。然而使用者無需 VPN 或外國信用卡(以香港信用卡付費即可使用),這點對於本地用戶而言較為便利。 記者問及 Grok 3 是否能夠取代目前市場上的 AI 模型時,Keith Li 認為很難斷言。隨著技術更新,每個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作家陳慧專訪|《小暴力》 一個關於2019年的「現代俠義」故事
原來暴力,也可分大或小。陳慧的《小暴力》,在台灣說一個關於香港的故事,一個經歷暴力後得到救贖的故事。她說,這是 […]
#人物專訪 #台灣 #陳慧 #香港文學
https://photonmedia.net/authorchanwai0122/
作家陳慧專訪|《小暴力》 一個關於2019年的「現代俠義」故事 - 記者 梁嘉麗 - 光傳媒 Photon Media

分享 原來暴力,也可分大或小。陳慧的《小暴力》,在台灣說一個關於香港的故事,一個經歷暴力後得到救贖的故事。她說 […]

光傳媒 Photon Media
中國電動車技術登港 專訪 APAS 透視香港輔助駕駛技術未來
近年內地電動車品牌在輔助駕駛技術上屢創佳績,從點對點自動駕駛、停車場召喚汽車到無人計程車,皆取得世界級進展。然 […]
The post 中國電動車技術登港 專訪 APAS 透視香港輔助駕駛技術未來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人物專訪 #汽車科技
https://unwire.hk/2025/01/22/hk-autodrive/people-interview/?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hk-autodrive
中國電動車技術登港 專訪 APAS 透視香港輔助駕駛技術未來

近年內地電動車品牌在輔助駕駛技術上屢創佳績,從點對點自動駕駛、停車場召喚汽車到無人計程車,皆取得世界級進展。然而這些先進技術受制於本地法例,未能在香港全面應用。unwire 訪問了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行政總裁都永海,剖析當前挑戰及發展前景,並探討如何為香港開創智能交通的新篇章。法例與環境的雙重限制對於內地汽車科技在香港實現的問題,都永海坦言法例是首要障礙。「現行交通條例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和應用規定了嚴格限制,這包括長時間的安全驗證,還需確保新技術與香港的交通環境相符。」他進一步指出,香港與內地在駕駛習慣上的差異也不可忽視。「香港的汽車以右軚為主,而內地則以左軚為標準,這需要在系統算法上進行相應調整,否則會影響技術運行的精準度。」近年多家內地汽車品牌先後進軍香港,憑藉先進的技術及極具競爭力的售價,獲得不少本地車主垂青。雙向學習 推動創科協同發展儘管面對多重挑戰,都永海對未來仍充滿信心,並認為香港與內地品牌的合作大有可為。「香港可以利用自身國際化市場的優勢,幫助內地品牌拓展全球市場。而內地的創新技術,正是香港提升科研實力的重要助力。」APAS 近年積極促成兩地合作,並成功推動了多個項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 2023 年 8月在錦繡花園啟動的首個社區自動駕駛項目,這是香港與內地技術融合的重要里程碑。「這項目不僅展示了自動駕駛的實用性,也為未來技術普及奠定基礎。」政策突破與產業合作缺一不可面對技術實現所需的支持,都永海強調政策和合作的重要性。「特區政府這幾年在創新科技領域的投入程度前所未有,關鍵在於進一步完善相關法例,讓新技術能有更多試驗和驗證空間。」他補充道:「汽車科技研發中心正積極與內地多家企業探索合作,範疇包括自動駕駛測試、乘用車及商用車技術應用等。我們相信通過兩地攜手,能大幅縮短技術實現的時間。」智能技術成熟但普及需時至於全面普及的時間表,都永海預計仍需至少  5  至 10 年。他分析:「目前技術雖然已趨成熟,但香港的法例調整需要時間,加上基建與用戶接受程度仍需逐步適應。」然而,他對前景抱有信心。「內地技術的進步有目共睹,而香港政府對創科的支持程度也在不斷加強,我相信香港未來將成為亞洲汽車科技的重要樞紐,並為市民帶來更加智能和安全的交通環境。」百度旗下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據報正計劃於香港試行營運並在香港國際機場展開首階段測試。科技融合 開創交通新局面內地先進電動車技術在香港的實現,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逐步改善法例、加強產業合作和推動政策支持,香港未來有望全面應用輔助駕駛技術,提升交通效率之餘,亦讓市民享受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體驗。未來,這些技術不僅將改變本地的交通方式,還會成為香港通往智慧城市的關鍵一步。有關 APAS 資料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 成立於 2006 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撥款,並於 2012 年起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承辦。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包括綠色運輸、智慧出行及智能系統。多年來,研發中心專門研發市場導向的項目,並與業界、大學和技術機構合作,把研發成果轉化為商品,以提升由香港基礎工業及不同行業組成的汽車技術的實力和競爭力。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