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 リン

@pineappemilk@g0v.social
138 Followers
275 Following
4.2K Posts

Profile Pic:
Illustrator: 中田彩郁/Ayaka NAKATA
ポケモンとおはよう ポケモンとおやすみ
twitter.com/ayk_nkt/status/1897612530182480013

メタモン -> Metamon -> 百變怪

封面圖:台中車站的貓咪

🏳️‍🌈🇹🇼🇪🇺 中偏左,社會系

無車主義
走路跑步腳踏車 #獨輪車 大眾運輸👌👍

歡迎 Follow
無頭像、主頁無內容者、主觀上覺得不對勁 = refuse

framework Laptop 13:fedora: fedora KDE
メタメタモンモン
希望在不靠外在物質的情況下讓精神好一點
finally finished this 👁️ 🍃
#MastoArt #TraditionalArt #Ink #Painting #Gouache #FediArt

在彩虹驕傲月🌈的最後一天剩下最後幾小時,無論如何也想分享一下,收到了出版社轉寄來大家的應援明信片!💖

一邊讀著大家的手寫字一邊感到好暖好暖,在這個時代要看到手寫信真的太難得了,你們的文字都給了我力量喔!🌟

然後謝謝大家畫的插畫!!都好可愛喔天啊心臟爆擊>////<有一張是用MOOMIN的插畫明信片我想說哇好讚喔MOOMIN好可愛,結果翻過來是老虎貼圖的提案wwwwwwww當場笑很大聲🤣

也有幾篇訊息讓我印象滿有感的,像是有讀者說第一集的結尾沒有明確說YES或NO是他最喜歡的地方,或是有讀者注意到續篇的章名用英文意境安排,也有讀者提到了Kelly和千海等等,非常開心聽到你們和我交流對於故事的想法🫶🏻✨

我會把這些明信片好好收藏起來,然後繼續朝下一部新作品邁進!創作出俊人和千凡的故事真是太好了,感謝所有喜歡《35歲的告白》系列的讀者🥰

#35歲的告白 #TEIWORKS

https://dq.yam.com/post/16597
【「敵人就在手機裡」烏克蘭安全局警告青少年提防俄羅斯情報人員以遊戲、賺錢陷阱招募】

『一名24歲失業男子透過 Telegram被招募,協助拍攝軍事機場並傳送座標給俄軍。該男子供稱曾收到「輕鬆賺錢」的指示,只要負責地面偵查與回報座標即可。這名男子的行動直接為俄羅斯空軍的精準打擊提供資料,這些在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對話,可能轉化為一場致命空襲。』

====
這種場景未來極可能出現在台灣。目前許多學生和年輕人都在用中國的小紅書和抖音,戰時恐怕會成為像文中的烏克蘭人一樣的「有用的笨蛋」。

「敵人就在手機裡」烏克蘭安全局警告青少年提防俄羅斯情報人員以遊戲、賺錢陷阱招募 | DQ 地球圖輯隊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DQ 地球圖輯隊
醫院認證
Win11 會變慢 

〈因應AI的到來,丹麥打算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特徵的著作權〉

丹麥文化部部長Jakob Engel-Schmidt上周向CNN與衛報表示,該國正在研擬一項法案,將賦與公民各種特徵著作權,包括身體、臉部特徵與聲音,以打擊基於AI的深度偽造(Deepfake)對人類的侵犯,此一著作權法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69800

因應AI的到來,丹麥打算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特徵的著作權

丹麥針對著作權法進行修法,將賦與公民各種特徵著作權,包括身體、臉部特徵與聲音,以打擊深度偽造(Deepfake)對人類的侵犯

iThome

〈Meta要求以用戶未發布的照片訓練AI〉

Techcrunch報導,Meta近日開始要求用戶同意它存取用戶手機相簿,欲藉此訓練其Meta AI模型,引發隱私疑慮。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69791

Meta要求以用戶未發布的照片訓練AI

根據Techcrunch報導,Meta近日開始要求用戶同意它存取用戶手機相簿,欲藉此訓練其Meta AI模型,引發隱私疑慮

iThome
請做好防曬戴太陽眼鏡和防中暑 
紫外線跟氣溫都 
之前有人提到 mastodon.social 跟三年前相比,活躍帳號變得很少,但這就是 Fediverse 設計的用意,避免用戶上癮。

上癮正被刻意設計
https://t.me/HackerNews100zhTW/9067
作者以親身實踐揭露現代社群平台從初衷到惡性循環的必然軌跡。文章指出,每隔數個月就會有新平台(例如 BeReal、Clubhouse)宣稱能修正既有平台的問題,卻最終難逃資金追求使用者數量與高參與率的誘惑。作者嘗試打造一個主打現實生活聯繫的社群平台 Circliq,希望藉由真實群體及線下聚會來對抗無休止的動態消息流和演算法操控,但在面臨投資人要求擴展規模的壓力下,不得不沿用同樣操弄使用者注意力的模式,最終導致平台走向失敗。
Hacker News Active + 100 繁體中文

上癮正被刻意設計 (★ 114 分) 作者以親身實踐揭露現代社群平台從初衷到惡性循環的必然軌跡。文章指出,每隔數個月就會有新平台(例如 BeReal、Clubhouse)宣稱能修正既有平台的問題,卻最終難逃資金追求使用者數量與高參與率的誘惑。作者嘗試打造一個主打現實生活聯繫的社群平台 Circliq,希望藉由真實群體及線下聚會來對抗無休止的動態消息流和演算法操控,但在面臨投資人要求擴展規模的壓力下,不得不沿用同樣操弄使用者注意力的模式,最終導致平台走向失敗。 文章剖析了從純粹連結人群的初衷,到為追求資金而激化數量與黏著度,再到利用行為心理學及大量 A/B 測試針對使用者脆弱點進行演算法操控的養成過程。這種由多巴胺激增與情緒操縱所構成的設計,將原本為促進真實連結而生的社群平台轉化為精心設計的上癮機器。作者認為,解決這一結構性問題,不能僅靠數位減醣、限制螢幕時間等個人體制,而必須從資金模式、演算法監管及衡量指標等多角度進行根本性改革。 討論中,多位網友認同社群平台內建的心理操控手法猶如賭場或速食業般刻意設計上癮機制,藉由間歇性變數獎賞和社會比較效應,引發使用者不自覺沉迷。部分留言將今天的情況與酒精及菸品管制作比較,認為儘管現代數位產品的影響不易立即察覺,但其背後均隱含著利用行為心理學精準摘取使用者注意力的殘酷邏輯。網友也指出,資本主義體制下以利潤最大化驅動的商業模式,迫使企業不得不以短期數據與每日活躍用戶為主要績效指標,最終犧牲了原本促進真實社交的理念。 另有討論集中於如何打破這惡性循環,部分回應者提議應建立類似公用事業或捐款驅動的資金模式,以取代風險投資主導下的極速成長機制,同時強調應推動演算法透明化及用戶對內容呈現的主動控制。還有人認為,唯有回歸面對面真實交流,建立線下真摯信任,才能真正抵抗數位平台帶來的情緒操縱與上癮效應。整體而言,討論呼籲業界及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如何將社群平台的核心使命從數字指標的競逐,轉換為促進使用者實質福祉與真實連結的長遠策略。 👥 31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405057

Telegram

無麩質無澱粉更沒有麵粉的麵包😆

#watercolor #水彩 #麵包

#心情 #JohnOliver

只要自己能分辨出明顯是AI的創作,
自己幾乎都是直接跳過,不看不聽不讀的。

說到希望大家支持人類藝術家,
而不是複製人類創作的AI。
John Oliver的這集很贊,驚喜在最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pg1RmzAbc

AI Slop: 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HBO)

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