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门锁🍃

@cannedonion@douchi.space
314 Followers
779 Following
14.2K Posts
豆瓣流亡用户,原创嘟文太少或者新用户不过fo
如果我们
在别的平台是互关请私信告知😘
#nobot
不欢迎恐跨恐穆等一切歧视言论
截图死全家
诅咒所有在别的平台挂人长毛象地址的

想说其实ASD的AQ和RAADS-R量表假阳率挺高的,抑郁焦虑也可能让非ASD人士做出很高的得分,而且我个人感觉RAADS-R的划线(65分达到筛查线)也偏低

总之就是如果分数可疑但是感觉自己日常生活并非ASD其实也不用太焦虑,请看论文:

The Effectiveness of RAADS-R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Adult ASD Populations

此外,在一项大型研究中,探讨了对 738 名患有各种障碍的服务使用者使用社交和沟通障碍问卷的情况,其中一半以上的样本达到了 RAADS-R 评估确定的 ASD 推荐临界值,从而导致了较高的假阳性率。 因此作者建议,>65 分的临界值太低,不应采用。 另外,他们还建议将临界值提高到 >120 [26]。 Horwitz和Schoevers [42]认为,这是因为RAADS-R评估未能涵盖可能与较轻的ASD相关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因此,它不够强大,无法捕捉自闭症谱系。考虑到 ASD 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无障碍的便利措施可以帮助到每个人。因为即使你没有长期的身心障碍,你也可能会在某个情况或某个场景下陷入短期或暂时的有障碍状况,并需要某些便利措施的帮助。

https://vaspider.tumblr.com/post/729338276359634944/dzamie-delphinidin4-watched-a-great-talk-today

RT: https://twitter.com/translate_cn/status/1939946688699146725#m

https://blockclubchicago.org/2025/06/18/ice-kidnapped-my-roommate-west-loop-man-seeking-answers-after-friend-detained-at-court-hearing/
参加过香港反送中运动的中国人在主动出席听证会之后被ICE逮捕
难以置信这件事没有主流媒体报道
‘ICE Kidnapped My Roommate’: West Loop Man Sounds Alarm After Friend Taken From Court Hearing

Chao Zhou was arrested after a hearing in his asylum case, said his roommate, Liam Kincaid. "He got taken for doing the right thing," Kincaid said.

Block Club Chicago
@mach 可是不是说家乐福在中国倒闭了吗。。。
看到这个突然想起来当年文学翻译老师(法国人)说法国人管红楼梦叫中国的《追忆逝水年华》

如果白雪公主一定既要翻拍,又要体现现代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潮,我倒觉得可以拍个东亚版本。

白雪公主逃离NPD父亲,传统型贤妻良母的继母三番五次劝其回来嫁人,“你父亲其实是爱你的”,“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邻国的王子是个老实人”……

但白雪公主遇到了七位劳动妇女,她们没有土地和房屋继承权,她们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为不愿意被安排给素未谋面的男人,她们集体出逃,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白雪公主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越发坚定出走的决心。

当得知白雪公主决心不再回来,继母打扮成卖苹果的老奶奶亲自寻找白雪公主,决定最后劝女儿一次。白雪公主却反过来劝继母留下来一起生活。继母意味深长地一笑:傻孩子,掌握权力才能夺取真正的自由。

母女俩从此各奔前程。

一天,邻国的王子路过,看到白雪公主美丽的外貌和干活时灵巧的样子,非常心动,当场请求白雪公主和他结婚,生好多好多孩子。

白雪公主向他扔了个烂苹果并让他滚。
皇宫里,继母对着镜子:魔镜魔镜,我老公什么时候死啊?

微软中国的员工太难了……
@Renn 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用的,但只要项目结构一复杂,它就越改越乱🤦🏻‍♀️
根本没法儿通过指令把它写的码调好。。。有调教它的功夫,我自己都能写出来了。。。
试了下那个被狂吹的cursor。。。它不行。。。
×
看到这个突然想起来当年文学翻译老师(法国人)说法国人管红楼梦叫中国的《追忆逝水年华》
哎呀好喜欢“从前有个天堂,但后来时间侵入了那里”这个说法,现代language ideology/mythology分析普遍认为伊甸园归根结底是人类想象的结果,所以是人类根据自身经历捏造出的意像,而它原本的素材是童年
所以每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本质上都是被逐出伊甸的故事,而因为每个人只要不死去就势必会长大,所以“伊甸园的坍塌”是跨文化、超越时间的,在所有人身上无数次重演的,一个相同的悲剧
我一直觉得“天若有情天亦老”不是指“无情的人才能长寿/无情的事物才是永恒的”,而是如果没有感情、不会思考的话,那就算度过再多时间,也不会清晰感到它的流逝,不会觉得“老”,只觉“回首已是百年身”
说白了自古以来就有的非人者变人文学经常也是这种主题,“无情物成长为有情人”,只是难免带上了一些人类的傲慢、尤其是成人的傲慢,变成了一种借物喻人的、人类成长作品……
这种傲慢导致人类看不见野兽的骄傲,妖精的自我,仙人的智识,归根结底都变成了人的故事
@SilverYang 有点像一种熵增
@DoubleBubble 原来宇宙的本质就是熵增
@SilverYang 我觉得成长也是一种熵增。但是人的身体存在本身能承受的熵有上限,可是宇宙没有,所以人会衰老萎缩然后消失。。。
@DoubleBubble 那这么一想宇宙真的好恐怖啊,只会无限膨胀的、包含了无数生命的巨大无生命物体……不像人类和星球最后都会萎败和坍缩
@SilverYang 我小时候常做的噩梦就长这样,生命之外的某个恐怖几何无限扩张膨胀。但是人类相较于宇宙太渺小啦,也许人类这个物种从诞生到消亡都无法触及宇宙的某一段边界所以才觉得它无限。
如果没有尽头的轨道听起来太癫狂,也可以把这段首位相接变成环形轨道也许会正常一点。
@DoubleBubble 啊啊啊,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第一次听说宇宙是无限大的之后我思考宇宙外有什么、难道宇宙就只是宇宙而已吗……思考得做噩梦睡不着觉
至今还是觉得这种事情太超越人类的认知了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