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其实ASD的AQ和RAADS-R量表假阳率挺高的,抑郁焦虑也可能让非ASD人士做出很高的得分,而且我个人感觉RAADS-R的划线(65分达到筛查线)也偏低

总之就是如果分数可疑但是感觉自己日常生活并非ASD其实也不用太焦虑,请看论文:

The Effectiveness of RAADS-R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Adult ASD Populations

此外,在一项大型研究中,探讨了对 738 名患有各种障碍的服务使用者使用社交和沟通障碍问卷的情况,其中一半以上的样本达到了 RAADS-R 评估确定的 ASD 推荐临界值,从而导致了较高的假阳性率。 因此作者建议,>65 分的临界值太低,不应采用。 另外,他们还建议将临界值提高到 >120 [26]。 Horwitz和Schoevers [42]认为,这是因为RAADS-R评估未能涵盖可能与较轻的ASD相关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因此,它不够强大,无法捕捉自闭症谱系。考虑到 ASD 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在和16岁之前都符合”3分,“只有现在符合”2分,“只有16岁前符合”反而只得1分

ASD的诊断不是得看发育史吗,应该幼年表现更明显才对吧,成年了会伪装了有些表现不符合特征了,所以会出现“只有16岁前符合”
反而是有继发性疾病的情况(比如抑郁焦虑)更可能出现“只有现在符合”,凭什么这个比“只有16岁前符合”给分还要高啊
@HashBrown
是的,并且它无法区分某种情况出现的频率和程度轻重…… ASD 问卷筛查的局限性很大,还是得面诊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