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5月14日,公民记者张展被捕。五年后,张展仍然身陷囹圄——她在去年出狱三个月后,便因涉嫌“寻衅滋事罪”为名再次被捕。

低音在 #拒绝遗忘 栏目的播客第四期对张展做过介绍:https://diyin.org/podcast/2023/11/citizen-journalist-zhang-zhan/ 我们在节目中,邀请到了在武汉采访过张展的作家慕容雪村,以及“张展关注组”的代表 Jane,谈到了生活中的张展、她行动的意义与一封家书。

张展被认为一个“孤勇者”。在武汉疫情期间,媒体的采访被阻,个体的记录成为外界了解封城中正在发生什么的重要来源,张展选择从上海赶往武汉——当时的疫情中心,持续发布影片进行报道。

法庭上,张展对审判长说过一句话:“你不觉得你把我推上被告席,你的良心会告诉你这是错误的吗?”

#张展 #公民记者 #低音播客 #那年今日

【播客】拒绝遗忘:公民记者张展

新冠疫情爆发时,公民记者张展孤身一人,远赴武汉,用手机记录下那个混乱的时刻。2020 年 12 月,当局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她有期徒刑四年。本期播客节目,我们请来两位嘉宾分享他们眼中的张展。一位是著名作家慕容雪村,他曾在武汉采访过张展。另一位是“张展关注组”的代表 Jane, 在张展被捕后,这个小组一直在为她重获自由而呼吁。

今天是阮晓寰(编程随想)被捕四周年。四年前的5月10日,阮晓寰的家中突然闯入十几名警察,他在失联近两年后,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不公开审判,最终获刑七年。去年12月,阮晓寰二审仅开庭七分钟即维持原判。

阮晓寰的妻子贝女士在一审之后开始为阮晓寰进行网上声援。上个月,她在X发布消息指出,阮晓寰至今仍未被转至监狱,而是仍然被隔离在环境较为恶劣的看守所,看守所亦未允许家属会见。

阮晓寰以编程随想的名称开设博客长达十二年,长期传播翻墙方法、匿名教学以及政治评论,在他被捕之后,“编程随想”博客及X账号亦未关闭。

#编程随想 #阮晓寰被捕四周年 #那年今日 #低音

两年前的5月7日,曾雨璇向人道中国创办人周锋锁发了一条私信,询问能否将六四“国殇之柱”的巨幅纪念海报寄往香港,她想办一场纪念活动。不到一个月后的六四纪念日前夕,她因为参与在铜锣湾展示“国殇之柱”直幡的活动被捕,最后被判囚6个月,成为“首位因‘煽动罪’入狱的港漂”。

低音在去年的六四特别节目第二期 #拒绝遗忘 栏目中,为听众介绍了曾雨璇的故事:她为何会关心政治,如何在白纸运动期间在香港响应抗议,抗争之外的曾雨璇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也依然记得那个画面——在出庭时,曾雨璇仍穿着那件印有小熊维尼手执白纸的黑色卫衣。

点击查看我们的报道与播客:《谁是曾雨璇?》https://diyin.org/article/2024/05/activist-zeng-yuxuan/

#曾雨璇 #拒绝遗忘 #低音播客 #那年今日

谁是曾雨璇?

2024年初,“低音”收到了一位读者投稿,内容是一封新年贺信,写给曾雨璇。自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关注这位被媒体称为“首位因‘煽动罪’入狱的港漂”。最近,有朋友做客低音播客《拒绝遗忘》栏目,与我们分享了曾雨璇的故事。我们特此刊文,为您简单介绍曾雨璇。

(接上)#那年今日

“前奏曲”本身为体裁概念,在此作中也有了双关的含义:一是它最初仅作为合唱曲《四元素》(未完成)的序曲,具有前奏之意;二是被单独改写为单乐章交响诗时,李斯特参考了拉马丁(A. M. L. de Lamartine)的诗歌。拉马丁比较悲观地认为:人生是死亡的前奏。但李斯特实则不赞成这种表达,并在乐谱上作序:

(略)我们的人生,确是死神敲出那无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但暴风雨过后,是否存在一颗不在宁静田园中寻找宽慰的破碎心灵?……人们很少能安于自然的怀抱,当号角响起,他便急切地奔向战斗、恢复自信,充分发挥他的力量。

作品的实际听感亦如此,从那简单的三个音符的“疑虑”,历经“新生”、“柔情”和“风暴”,最终抵达下一个充满勇气的彼方。李斯特及其作品传达出的积极、顽强的态度,使得《前奏曲》后来也被人们誉为“人生前奏曲”。

#那年今日

1811年的这天,李斯特(Franz Liszt)出生于匈牙利。其在现今被大众所熟知的钢琴作曲家身份,似乎已将其他体裁的创作所掩盖。但我更喜欢他的交响诗(Symphonic poems),尤其《前奏曲》(Les Préludes)。

音乐开头使用三个简单的音符(c1-b-e1)作为动机,先下后上的走向,以及其后的延展和动机对仗,共同组成一个疑问式乐句。而在纷繁、长大的音乐过程中,这个简短的动机被不断修饰、扩展(即通常所说的“主题变形”),拥有了不同的性格:坚决-抒情-暴风雨般-激动-勇武的。音乐虽以交响乐首乐章常用的奏鸣曲式为主要框架,但在速度、音乐性格及内部段落等诸多差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气呵成、连续不断的超常规结构:其内部呈现出几种曲式结构联套、并置,且被共同囊括在奏鸣曲中的特征;各段落之间的速度也有所不同。

#那年今日
一个后续:后来我成功转专业之后这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  因为我老当他捧哏这半年每次上他课都疯狂被cue
#铁路资讯 #那年今日 #外福一甲子 1959年的今天,外福铁路(南平~福州段)正式通车,当日上午9时30分在福州车站举行通车典礼,时任福建省副省长陈绍宽为第一列福州往返白沙的游览列车剪彩。同日,福州铁路局(1959~1965)成立,福州站开办旅客运输业务。外福铁路自鹰厦铁路南平市来舟镇的外洋站引出,经南平市延平区、宁德市古田县、福州市闽清县、闽侯县至福州东站,线路全长193.1公里。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前,原横南线(横峰站至南平南站)和外福线(南平南站至福州东站段)合并里程后更名为峰福线。原外福线的外洋站至南平南站段同时更名为外南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祝外福铁路、福州站60岁生日快乐!

【这条厦门跨岛发展的纽带,今天十岁了】今天,是厦门BRT的10岁生日。十年前的今天,厦门快速公交BRT1号线、2号线、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十年来,BRT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纽带,促进了岛内外一体化进程,拉近了岛内外的时空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全国首创的高架专用道路,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市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海峡君也为大家分享一些厦门BRT沿线的航拍影像资料,这些航拍影像摄于2015年,希望能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厦门BRT之美。详戳 → http://n.hxbus.net/index.php/archives/2782/

#厦门公交资讯 #厦门地铁资讯 #那年今日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