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 #人慈 》這本書,裡面提到了霍布斯和盧梭這兩個信念對立的哲學家,這個部份很有趣。
但它在第二章開始提到《 #自私的基因 》,我碰巧讀過這本書,我認為這本書的意義和《人慈》作者所認知的完全不一樣。
《人慈》認為「自私的基因」這個書名意思是「生物都帶有自私的基因」,但事實上,該書的論點是,基因為了傳續下去是自私的,即宿主(?)的生命並不是基因最在意的事,一個能被傳續下去的基因可能是短命的,只要它能夠活到繁殖即可。《自》書中,明白指出,基因為了傳續下去,讓人類做出許多利他行為,我們在許多時刻願意為了別人捨身,因為整體來說(基因不在乎個體的生命),這樣的基因更有利存續。因此《人慈》的觀點與《自私的基因》的觀點可以(我也認為)是重合的:因為人類的溝通、合作、利他行為,讓人類(和人類所攜的基因)得以存續。
《人慈》主張人生來良善,而這很可能正是智人存活而尼安德塔人滅亡的原因——我們更傾向於連結、溝通、合作,這是智人唯一可能勝過強壯、大腦也比我們大了15%的尼安德塔人的優點,而而我們靠著這一點彼此扶持,活過了艱難的第三次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