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存在主义最近读萨特的作品,我忽然理解了网络上流传的东北人“你瞅啥” 的梗?哲学上常常听到的 “人的主体性” 是指人能够自由地掌握自己的生命。既然人人都是主体,都拥有主导权,那么在人与人交往中究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呢?萨特认为,人总是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当你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他用眼光上下打量你,你肯定会觉得不舒服,那么 “你瞅啥” 这句话是不是快呼之欲出了?在这种注视中,他是主导者,你只是被他观看的物品,他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代价就是把你的主体性给否定掉,把你物化。那么当你脱口而出 “你瞅啥” 时,你就是在反抗这种物化,当然你也可以用你的注视来将他变成客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被别人客体化,由此而产生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我们不仅仅要能够理解人际交往的这种本质,还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在不经意间将别人客体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