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对华自卫反击战🇺🇦🇺🇦🇺🇦

@daydream64@mastodon.world
245 Followers
22 Following
3.5K Posts
Not all men, but 99.85%

我看推特上有个博主叫韩冰,是个医生,立场貌似偏进步派,跟马聚和傅志彬。他天天骂民主党是“假进步派”(这个观点我倒不完全反对),期待“真进步派”。

不过呢以我对韩冰医生的言论的理解,我觉得他这个“真进步派”首先应该会是敌视性少数群体。

这某种程度跟那个地铁砸窗被严惩的事情,是
中华式帝国体制的核心。

在我看来,之所以砸窗被惩罚,还真不是这窗有多金贵。比起窗,人民的自救互助才是帝国的首要敌人。人民互害了帝国就安全了。

人民不允许自救,连“合法”获救济的渠道,也是要最大限度限缩甚至禁止。有了委屈受了伤害最好是逆来顺受甚至对加害者感恩戴德,再次也是按照统治者想要的秩序逐级消化。

在这个统治秩序里,每个人都要被帝国训练得尽可能的冷血凉薄和麻木,对其他人的困境要尽可能的无视和娱乐化对待。这也是高考语文作文最想要竭力向学生灌输的价值观。

据说青岛热死了宿管那个大学,它的声明的冷血和麻木据称引起了民愤。

其实中国每一家大学都冷血和麻木到家,从学校高层到学院基层,不冷血和麻木到极致你一天都活不下去。我一个老同学现在在某高校任教,他说每次学院开院会,学院都不停地强调不要做任何引发舆情的事,无论受到什么委屈,都先向内部反映。

何止大学,现在连居民小区,都有居委在那里反复强调任何事情都别找警察,先内部协商,实在不行可以联系小区的负责片警。

我这几年经常跟着老师去地方调研,基本上作为充人头的,在老师跟地方官员(会后)聊天,我几乎从不插嘴参与讨论,固然是人微言轻也不敢乱说话得罪人,最重要的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跟他们所有人的认知好像是两个完全不相交的平行世界,实在没有任何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

当然有时候也能从他们嘴里听到不少有趣的信息。

我不仅跟老师们、这些地方人三观和认知完全不搭,而且跟周围任何一个同学和朋友都没有任何匹配的三观与认知。最舒服相处反而是以前同宿舍的几个旧同学,去聚会打牌、登山从不聊时事,也不聊任何跟我有关的事,最多聊聊他们几个人的工作生活(他们几个都在银行工作)。

笑死

其实这位学生的发问提醒了我,我们的学校教育其实存在很大的缺陷,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点的灌输,我们缺少严格的形式逻辑训练,缺少如何用数据和证据支撑观点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甚至从我参与的课题研究来说,包括我在内很多同学,连(从网络上扒下来的信息)事实陈述和观点都分不清。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学校没有教,老师们恐怕也不懂得怎么教,然后少数学生们悟得出来,大部分的学生就会被口水文章带节奏。

我记得有一次跟那位老师聊天,我说我发现我们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具体讲授怎么从资料中分析和提炼出观点,这是有相应的方法论和技术。这是要靠教的,不能靠学生自己悟的。

虽然说学生们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后,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毒打也会逐渐学会这些技能,但这么基础的东西,为什么学校不一开始就把它教好呢?

不过那位老师,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我的意思,反正就是不断地重复:要学好写文献综述,做好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开始。

TA的话倒是没有错,不过TA有没有教学生们怎么写好文献综述,那就只有TA的研究生才知道了。

但是这位老师,却从来没有做过一堂教学指导,如何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什么是分析,至少介绍点套路?然而TA只会批评和提要求,然后只会叫大家多搜多思考多写,但是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论来写作,一概免谈。

之所以想起这个事情,是我一次做助教的时候,收学生的作业。作为一个已经有一点点报告写作经验的人,我发现学生们写的东西(当然都知道大多数就是从网上随便搜一下拼成的),都是没经过个人思考的,通篇都是网络上一些口水文章的空洞套话。因为在这个领域浸淫多了,这些口水套话风格一眼就能认出来。现在AI发达了,哪些口水文是AI生成的也相当容易辨认。口水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和资料看似详实而严丝合缝,但仔细推敲,论据与论点之间、论据和论据之间没什么逻辑联系,实则生搬硬凑。许多论点缺乏论据的支撑,人云亦云。

有位算是挺爱思考的学生问我,这文章怎么写才能避免空洞?我对着TA的作业,指出一些句子的表述方式属于空话。一些观点(哪怕是已经被重复了1万遍的观点)需要有具体的量化数据来支撑。一些观点不能行业内习惯认为是对的,你就不加批判地假定为正确的大前提。一些具有程度、优劣判断的观点,一定要先设定判断基准……

其实我觉得中国很多的“教授”(之所以强调是“中国”是因为我没跟其他国家的学者打过交道),可能本身水平不错,但没有什么“教”的能力。毕竟高校实际上招教职也不是根据“教”的能力来招,而是根据学术著作的产出量来招的。

所以那些“教授”们,(我主要说的是社科类专业)课堂教学主要是教知识,但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方面,TA们可能普遍连中小学教师都不如。

我个人总结,那些“教授”们,特别是那些“学霸型”的“教授”们,指导学生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悟”。因为这些“学霸们”能成为“学霸”本身就是有些方面能力过人,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是自己悟出来的或者逐渐练出来,所以TA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这一套“悟出来”的方法是理所当然的正确,(或者说TA们并不懂除此以外的其他教学方法)。然而,对于很多天分不那么好的学生,这种“自己悟出来”的方法恐怕并不适合TA们。并且,我也完全不认为,是否具备“自己悟出来”才能是评价学生水平的主要尺度。

我以前参加过某个老师的课题组,那位老师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但是,TA总是抱怨课题组们给TA写的报告都是些资料的堆叠,甚至就是抄来抄去,没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