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生的師範大學利用權威體制及不對等權力侵犯學生的事件剛好可以跟之前公視+ 在強力推薦的柏拉圖少年這影片相呼應。
兩者共同點都是權威者看似給你選項,但你沒有選擇餘地的這一點。
然後權威的化妝師們都說的滿嘴漂亮話,你有選擇的權力啊 

圖:FB 蛤蠣BOY

@ellick_taiwan 佛洛姆在《夏山學校》的序裡面有提到這種「隱匿的權威」,這種最麻煩,因為小孩只會覺得「怪怪的」但不知道如何反抗(因為他表面上看起來對你那麼好)。
@GiovannaJo 包含著教育專家和公視所撰寫的中文介紹,這些人無視於影片中威權主義的部份,無視於其實孩子們沒有選擇,只顧著放大其中的教學技巧、馴化技巧,把這些捧成「讓孩子能獲得自主思考能力」。
這些專家究竟是真的看不到那威權主義還是其實他們知道、知道而去包裝、他們要推行的是威權主義呢?他們真的在意孩子們嗎?還是只是想把個人理念透過孩子去呈現呢?專家+媒體的話語權太大,但不捨的是孩子們才是真正要承擔大人理想與現實矛盾的當事人。
@ellick_taiwan @GiovannaJo
這個問題⋯很複雜⋯

@ellick_taiwan 如果是佛洛姆說的那種「隱匿的權威」,很多時候其實是大人沒有自知的。威權主義就是「顯性的權威」,是大大方方地展露出來,要求服從。但隱匿的權威往往是大人以為自己沒有,結果還是如你所說的那樣,侵犯了孩子的自主性(主體性)。

這種隱匿的權威是真的不容易察覺。我也是最近開始換個視角來檢驗自己的言行究竟是否帶著權威,不斷自問,這樣做是否傷害了孩子的主體性,才比較能夠分辨。

@ellick_taiwan 是說,幾乎所有的「教育哲學/理念」其實都是想要孩子成為某種特定樣貌的人。真正的自由教育,像是夏山學校,瑟谷模式教育,才有在接納孩子真實的樣貌,而不去要求孩子成為特定樣貌。但這樣的教育模式是99.9999... %的家長無法接受的啊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