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獨裁者聯盟的聯手範圍不僅包括軍事與戰略物資,還涵蓋經濟、制度以及「認知作戰」。「獨裁者們正不遺餘力地輸出重複論述:『威權國家或許腐敗,但民主國家也一樣。你也許不喜歡專制政府,但至少我們強大,反觀民主世界正走向墮落、分裂和衰敗。』」安愛波邦表示,這顯示威權政權的政治宣傳已不再試圖「說好獨裁者的故事」,而是「說壞民主自由的故事」,以分化輿論,進而讓人質疑民主體制的正當性。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terview-anne-applebaum-autocracy-inc

暴君成群結黨時,誰該挺身而出?專訪《獨裁者聯盟》安愛波邦談俄烏與台海危機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東歐政治與威權主義研究者,在接受《報導者》專訪時,安愛波邦尖銳而精準地提醒台灣與自由世界應更以烏克蘭的處境為鑑,如何面對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專制集團的「威脅」⋯⋯

『此外,中國對全球南方的宣傳投入也極為重要。比如,他們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甚至台灣,投入了巨額資金(估計達70到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300至3,300億元)用於媒體和社群媒體,以塑造輿論。中國透過報紙、電視台以及內容分享協議等方式影響記者,成為威權主義宣傳的放大器。雖然中國在社群媒體操縱方面的靈活性不如俄羅斯,但其憑藉龐大的宣傳資源和媒體布局,對全球輿論產生了大規模的影響。

有許多人希望將中國與俄羅斯切割,或將中國從其他威權國家中分離出來。例如,不少人期待中國能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然而,中國對獨裁者聯盟的承諾並不僅限於經濟層面,還包含深刻的意識形態聯繫。中國從這些關係中獲益匪淺,並且深度參與其中。這並非偶然,而是基於一種全球性策略──中國致力於建立一個國家聯盟,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共同對抗民主世界。

習近平將中國定位為威權世界的領導者,這使得將中國與其他威權國家分離變得極為困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幼稚無知的想法。』

『至於台海局勢,我無法揣測習近平的內心盤算,也無法確定他對於台灣的真實看法。然而,我們雖應積極與中國進行對話,但也必須得同時確保中國能理解:侵略台灣的代價將極為高昂。這正是烏克蘭及其盟友在2022年前所犯的錯誤。當時烏克蘭軍備不足,導致俄羅斯對侵略成本毫不擔憂而妄然開戰。因此,台灣在尋求和平對話、緩和與中國關係的同時,也必須確保自身擁有可恃的防衛能力。

我在德國演講時,曾告訴德國人:
「我們誰都不希望戰爭。沒有人願意生活在戰爭的社會中,也沒有人願意參與戰爭,因此反對戰爭、努力防止戰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和平主義不總是道德的。如允許一個國家強加給另一個國家極權統治,就並非道德。烏克蘭人很清楚知道有些價值高於和平主義──例如能在自己的國家安居樂業、對國家政治有決策權,以及免於被暴力統治或遭侵略者施以酷刑或屠殺。這些價值更為重要,有些事物值得我們為之挺身而戰。」

我不想將這種說法完全套用到台灣,因為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台灣的現況。然而,和平主義本身存在諸多潛在的危險。如果和平主義意味著容忍獨裁、接受大規模屠殺或種族滅絕,那麼我無法確定和平主義是否真的是一種更高尚的追求。』

這篇訪談全篇都相當值得閱讀,早上看到後工作到現在終於全部讀完。

「動亂軸心」(Axis of Upheaval)的戰略概念對於我們現在認識全球局勢相當重要,當我們在討論台灣人該具有怎樣的世界觀時,如何去理解各國政治、外交策略上的變化,並審慎選擇行動方針會是台灣接下來幾年最為關鍵的課題。鄉愿式的和平主義無助於維持台灣的主體性與獨立性,反而降低野心家的侵略成本並將自己置於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