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惡果——環境及社會的亂象如何觸發疾病】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node/1510
多數微生物都能與其宿主和平相處,但其實有很多因素會破壞這種勉強維持的平衡。種種造成宿主免疫系統失調、大環境破壞或微生物本身發生變化的擾動因子,都能促發微生物的潛伏感染(無害感染),進而引起疾病出現或再現,而這些擾動因子之間也有複雜的交錯關係。
對許多病菌而言,生存其實是如同在鋼索上維持平衡:病原體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在還沒傳染新的受害者之前,不能太過致命而害宿主死亡;但是同時它也必須壯大到能在宿主體內繁衍,才有機會繼續傳播。有趣的是,有些微生物可以在人體或其他宿主身上存活,卻不會致病;其實真正成功的病菌通常不會傷害帶病原宿主,只會利用宿主完成其生命週期與發育過程。從疾病傳播目的來看,免疫的宿主(有別於帶病原宿主)其實跟死了差不多,病原體遇到這兩者都是此路不通。
捐款即獲贈此版電子書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donation
#看守台灣 #自食惡果 #看守世界專論 #抗生素 #抗藥性 #傳染病 #公共衛生 #OneHealth #微生物 #病原體 #宿主
自食惡果 環境與社會的亂象如何觸發疾病
2020年初新冠肺炎開始在全球蔓延,全世界公民被迫用將近三年的時間自學或體驗與COVID-19有關的流行病學知識,包括其傳染途徑、感染症狀、公衛策略及疫苗效用…等等。有鑑於此,看守台灣協會決定重新出版《自食惡果:環境與社會亂象如何觸發疾病》這本歷久彌新的環境報告,不僅呼應台灣社會這三年與新冠肺炎對抗的經歷,也讓讀者有機會博覽「傳染病」的縱向和橫向發展。 本書中文版初版於1998年以紙本書形式發行,彙整了全球關注的重大傳染病資訊,包括瘧疾、肺結核、小兒麻痺、愛滋病等是如何崛起並衝擊人類社會,世界各國在醫療資源不均的挑戰下,又是如何與致病微生物展開拉鋸之戰。這本全更新版電子書由看守台灣編譯群重新潤飾譯文,並新增方塊和譯註以補充議題現況,也細數台灣本土具代表性的流行病史。在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本書提供的前例警示若不遏止當前環境與社會亂象,終將再次引發微生物的反撲。 線上閱讀由此去 捐款支持看守台灣,即可獲得這本電子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