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為什麼最近不少「企業家」、「實業家」,如此恐慌AI的發展,甚至認為AI馬上就會變得有自我意識?🤔

@polarbeer
當 AI 技術趨近於完美的時候,能夠乘載意識之際,
就會慢慢像人類這樣的生物機器一樣,
未來的 AI 確實有可能是下一代的新人類,而現有的人類,
確實有可能會因為各種已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而被淘汰  

但這些對於「現在」的地球人來說,
也只是一種未來的可能性而已。

現階段我覺得 AI 之於人類而言,
是一款還未成熟的工具,稱不稱手因人而異,
而且比起擔心 AI 這些事,還不如好好關注愛護我們的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經不起摧殘的,
要是被人類毀到無法自我修復之際,便是人類無法生存之地,
屆時什麼都有可能取代人類,那才是真正要戒慎恐懼的事兒。

@sachanshih @polarbeer 其實 GPT-3.5、GPT-4 的能力已經不錯了,微軟最近公布在 Office 中導入後,呈現等各種功能,的確可以很快令一種工作失業:助理。這已經不是未來式了,而是已經發生的事。

剛好在看爵士樂大師貝西伯爵的維基百科條目,我就把第一段拿去給 GPT 翻譯看看:

(下篇續

@sachanshih @polarbeer
William James "Count" Basie (/ˈbeɪsi/; August 21, 1904 – April 26, 1984) 是一位美國爵士鋼琴家、風琴手、樂隊領袖和作曲家。 1935年,他成立了Count Basie Orchestra,並於1936年將他們帶到芝加哥進行了漫長的演出和第一次錄音。他帶領這個樂團近50年,創造了許多創新,例如使用兩個“分裂”的次中音薩克斯管,強調節奏部分,與大樂隊一起演奏,使用編曲家擴大他們的聲音等。許多音樂家在他的指導下嶄露頭角,包括次中音薩克斯風手Lester Young和Herschel Evans,吉他手Freddie Green,小號手Buck Clayton和Harry“ Sweets” Edison,plunger trombonist Al Grey以及歌手Jimmy Rushing,Helen Humes,Thelma Carpenter和Joe Williams 。

@sachanshih @polarbeer 英文人名沒有硬翻👍
音標沒亂動👍
整體而言很可以看得懂
這樣的翻譯很可以啊,甚至比許多人類都翻得更通順。
大家如果對翻譯的印象,還停留在 Google Translate 那種白眼等級,真的要馬上改觀!
翻譯人員是不是也要好好想想未來了?

現在 OpenAI 這種生成式的機器學習方式,真的和以前很不一樣。而且重點是,演進太快了,GPT-3.5 和 4 已經又改善很多很多了,才多久而已!非常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