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街角小酒館。葡萄牙 里斯本
Costa do Castelo ,Lisboa. Portugal

Watercolor on paper.

#葡萄牙 #里斯本 #lisboa #portugal #tavern #pub #painting #watercolor #水彩 #artist

盤點從葡萄牙帶回來的東西。

(一)
(右下的瓷磚來自西班牙,用來和左下的葡萄牙azulejo對照。)
從左上開始順時針方向:印有azulejo傳統紋樣的鋁質耳環;沙丁魚(葡萄牙的象徵之一)造型的陶瓷冰箱貼;西班牙現代藝術瓷磚;現代風格的葡萄牙azulejo。
耳環來自Claudia Chaves工作室,沙丁魚冰箱貼和葡萄牙azulejo都是Rita Guerra的作品。
剛到 #里斯本 ,在市中心的Rossio火車站紀念品店門口看到一些長條狀的玩具魚,沒有反應過來這是甚麼。後來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這種造型的玩具,又在網上看到沙丁魚是葡萄牙的象徵,才終於把它們聯繫起來(反射弧比較長)。行李箱沒有空間放玩具魚,但在Belém葡撻老店附近的一間紀念品店看到這沙丁魚冰箱貼(有好幾種顏色,我最喜歡這個藍色的),小巧可愛不佔地方,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
不少商店有傳統紋樣的azulejos出售,在 #Sintra 也看到一些很漂亮的,但Rita Guerra的設計有現代美感。
用來陪襯的西班牙瓷磚是2022年在 #Córdoba 買的。作者的名字忘了,只記得是當地女性藝術家,瓷磚上面有她的簽名,但太小看不清楚。

晚上再次經過這個廣場,只見São Jorge城堡被燈光映成紅色。廣場邊有一個不顯眼的牌子,上面寫著“Fado歌手Carlos do Carmo(生卒年月)從這裏經過”。#里斯本
街上常見賣烤栗子的小販,煙霧從攤位上裊裊升起。
#里斯本 機場出來向旁邊走幾步就是直達市區的地鐵(單程1.8歐元,必須再買一個可充值的紙質交通卡0.5歐元),行李不多的話沒有必要打的。
有四條地鐵線路:連通機場和市區的紅線(linha vermelha,,縮寫Vm)、綠線(linha verde,Vd)、黃線(linha amarela,Am)和藍線(linha azul,Az)。每條線路各有一個代表圖案,紅線的沒看懂是甚麼(花朵?紋章?),綠線是帆船,黃線是向日葵,藍線是海鷗。在換乘的車站要分辨究竟是哪條線的站台看站名後面跟著的圖案就可以了。
每條線路車站的裝飾各有特點,有不少都很可愛。紅線的機場站因為要迎接各國遊客,牆上都是里斯本名人的漫畫形象(畫家是António Antunes)。圖一我一眼認出中間的鋼琴家Maria João Pires(在澳門聽過她現場演奏的莫扎特和貝多芬),其他的不認識。圖二是詩人Fernando Pessoa,圖三是作家Sophia de Mello Breyner。圖四是國寶級fado歌手Amália Rodrigues,她的地位大約相當於法國的Édith Piaf。
這天在長途步行一整天之後晚上本來想一鼓作氣走到Alfama,但最後放棄了,專找在回酒店路線附近的餐廳。一家評分很高的小店事實上沒有開門;路過一間看上去很不錯的日本料理,猶豫了一下:里斯本的海鮮是好吃,但來葡萄牙吃日本料理好像有點離題😂 最後找了一間在同一條街上評分高的,結果很驚喜。
這家的份量偏小,和之前兩天光顧過的形成鮮明對比。葡萄牙餐廳食物的份量足以給我留下心理陰影,而這家是另一個極端:他們的主菜我餓的時候可以一次吃兩份。我沒點前菜,點了牛舌配鷹嘴豆,香氣撲鼻,味道出奇地好。牛舌做得綿軟,肥而不膩,鷹嘴豆口感也是粉粉的,而且感覺特別新鮮。菜端上來的時後我對面的三個法國人(話說在 #里斯本 任何人跡罕至的地方都能遇到法國人)、以及旁邊的四個年輕男女(貌似是一個葡萄牙人和他的美國女朋友還有他們的美國朋友)都轉頭好奇地張望,好像在問:這是甚麼?#食色性也
甜點我要了芝士蛋糕,專門跟侍應確認過是綿羊奶酪做的(前菜有綿羊奶酪但我沒點)。配的是南瓜果醬,不太甜反而有點鹹。這天下午吃了葡撻,晚上又吃了芝士蛋糕,重溫了澳門的兩種經典甜點(葡國版)。
這家的服務熱情親切,侍應英語不錯,大概是專做外國遊客生意的,但菜品的確很有葡萄牙特色。對面的法國人其中一位不知為何把菜退回去要求重做(但他們三人分享的炸魚球迷你漢堡看上去很好吃),之前那天吃午飯的餐廳在Google Maps上的一星評價也大部份來自難纏的法國人😂
他們的甜點連那個葡萄牙年輕人看了介紹都不知所云要問侍應:“‘豬布丁’是甚麼?“瑞士卷’是甚麼?”我把菜單照片放上來讓大家猜猜。
可愛的事
今天退房,把行李箱寄存在酒店然後坐地鐵前往Fado博物館。坐到總站才發現在前一個站下車會更近,但也因此“獲得”在Alfama區亂逛的機會,因為無意中走到萬神殿一帶,然後Google Maps給我推薦了一條複雜而且坡度陡峭的路線。#里斯本
再次看見一戶人家窗外掛著這紅底的聖嬰旗,在別的地方也有,甚至有座樓全部窗戶都掛了(可能是酒店)。我打算拍張照片留念,抬頭見到旁邊窗戶裏有位老太太在笑眯眯地向外張望。我禮貌地對她微笑,然後拍下這張照片,但沒打算拍她。拍完我又一次和她目光相遇,對她笑了一笑,她也報以微笑。
沒想到最後還是把她拍進去了(打開大圖看右上角)。
今天也去了象友推薦的餐廳!#里斯本
昨天中午因為前天晚上吃了足足兩隻章魚而暫時對水產完全喪失慾望、只吃了素食,但晚上在酒店的餐廳吃了很好吃的confit鱈魚(bacalhau confitado)。今天這間餐廳有不少用烏鰭石斑魚(Epinephelus marginatus,法語俗稱mérou,葡語叫garoupa)做的菜,不知道究竟選甚麼好就選一個有這魚的菜吧,反正沒吃過。看見有一道菜是有Bulhão Pato的烏鰭石斑魚,但這名字沒有英文翻譯而pato是鴨的意思,所以很好奇。問侍應是甚麼醬,聽他介紹裏面有各種植物成份,以及蛤蜊(但沒提鴨子😂 )。最後要了這道菜,上菜的時候旁邊兩位葡萄牙老人家對我豎起拇指,可能是想告訴我這菜好吃。#食色性也
而它的確好吃,醬汁蒜香濃郁,蛤蜊味道很鮮,石斑魚的質地既結實又細膩柔軟。配的豆角本身沒甚麼味道,淋上醬汁馬上變得美味。喝了一杯Dão白葡萄酒,以前只喝過紅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回來查了一下Bulhão Pato,原來它的名字來自葡萄牙詩人Raimundo António de Bulhão Pato,和鴨沒有關係。醬汁金黃的顏色來自檸檬。
今天下雨,但我按原計劃步行去位於 #里斯本 西邊遠離市中心的Belém區。一來因為連續幾天不長途步行的話心裏總覺得缺了點甚麼,二來覺得雨中的Tejo河景色應該和晴天大不相同,而且前兩天吃太多正好消耗一下。早上出了酒店發現雨已經停了,有點慶幸,但快要走到4月25日橋(Ponte 25 de Abril)的時候雨又開始下並且越下越大,最後雖然打了傘褲腿仍然濕透。
今天是經期第三天(此行上飛機之前開始來月經),量比前兩天少,沒有太大的不便。旅遊時不能保證月經杯的及時更換和清洗所以這次用了衛生棉條,但只準備了super而不是super plus,而昨天整天在外面沒能及時更換,連續兩次漏得一塌糊塗,今天就沒有問題。
看完貝倫塔(Torre de Belém)和哲羅姆派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的教堂(沒進修道院),本來想坐有軌電車或者巴士回市中心,最後卻仍是步行,Fitbit說我今天走了差不多3萬3千步。上次在西班牙連續一個星期每天2萬步以上,最後因為天氣太熱下午要回住處休息加上沒有帶替換的鞋導致腳痛沒能保持到最後。從此每次旅遊必備兩雙鞋😂
今天步行還是很值的,尤其是下午,買了好看的紀念品,在修道院附近吃了葡萄牙版本的葡撻(據說由那裏的修女發明),而且欣賞了河邊的壯美日落和粉紅晚霞襯托的明月。
碰到教師在 #里斯本 政府機構門外示威,對面有持槍警察在監視。原來葡萄牙人示威也唱“Bella, ciao”,不過是葡語版的。
#里斯本 現在的天氣低於攝氏10度,但這兩天陽光強烈,白天我在街上沒有陰影的地方會睜不開眼睛,又冷又曬的感覺不算特別舒服。明天據天氣預報會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