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倍安心爆料女生稱被恐嚇,在LinkedIn誣蔑做雞? | 大君伐-周二版 (第4節) 25年8月19日 #網路 #恐嚇 #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nANMBZBPo
藥倍安心爆料女生稱被恐嚇,在LinkedIn誣蔑做雞? | 大君伐-周二版 (第4節) 25年8月19日

YouTube
🌗 網際網路為何墮落成一灘屎
➤ 大型科技平臺的「墮落化」之路:從美好開端到惡夢終點
https://www.currentaffairs.org/news/why-the-internet-is-turning-to-shit
本文探討科技作家 Cory Doctorow 在其新書《Enshittification》中提出的「enshittification」(墮落化)概念,解釋了網際網路平臺(如 Google、Facebook、Amazon)品質急速惡化的原因。作者認為,這是大型科技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必然結果,透過四個階段:用戶鎖定、剝削用戶以取悅企業客戶、剝削企業客戶、以及最終導致平臺對所有用戶都變得糟糕,但卻因用戶與客戶的鎖定而無從選擇。文章以 Amazon 為例,生動描繪了其從最初的優質服務如何一步步走向充斥著廣告、劣質內容與高額費用。
+ 真是說到心坎裡,Google 搜尋的品質確實每況愈下,常常找不到想要的資訊,都被廣告和 AI 生成的無用內容淹沒了。
+ Doctorow 的分析很有道理,平臺一開始總是提供優質服務來吸引
#科技 #網路 #商業模式 #平臺經濟
Why the Internet is Turning to Shit

Cory Doctorow’s new book is an insightful diagnosis of how Big Tech is making every app and website worse—even if his solutions leave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 使用 io_uring、kTLS 與 Rust 建構無系統呼叫的 HTTPS 伺服器
➤ 效能極致追求:從 epoll 到 io_uring,再結合 kTLS 與 Rust 的現代伺服器架構
https://blog.habets.se/2025/04/io-uring-ktls-and-rust-for-zero-syscall-https-server.htm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運用 Linux 核心的 io_uring 和 kTLS 技術,搭配 Rust 程式語言,打造一個能夠在處理每個請求時,盡量減少甚至完全避免系統呼叫的 HTTPS 伺服器。作者透過建構一個名為 tarweb 的實驗性伺服器,展示瞭如何透過 io_uring 的非同步 I/O 模型、kTLS 的硬體加速加密卸載,以及 Rust 的安全性與效能,來克服傳統伺服器架構的瓶頸,進而達成極致的效能提升。
+ 這篇文章的技術細節非常紮實,特別是關於 io_uring 如何改變傳統 I/O 模型,以及 kTLS 如何加
#Linux #效能 #網路 #Rust #io_uring #kTLS #HTTPS
io_uring, kTLS and Rust for zero syscall HTTPS server

Around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e started to get a bigger need for high capacity web servers. For example there was the C10k problem paper.

🌘 介紹 illumos Cafe:作業系統多元化的另一個舒適角落
➤ 在中心化趨勢下,點亮作業系統多樣性的開源據點
https://it-notes.dragas.net/2025/08/18/introducing-the-illumos-cafe/
這篇文章介紹了「illumos Cafe」的創建,一個旨在推廣和展示 illumos 作業系統的社羣專案。作者從 BSD Cafe 的成功經驗出發,強調了在日益集權化的網路環境中,建立獨立、開源社羣的重要性。illumos Cafe 透過部署 Mastodon 和 snac 等服務,展示了 illumos 系統的穩定性和創新性,並鼓勵使用者擁抱作業系統的多樣性,以提升網際網路的韌性。
+ 很高興看到有人致力於推廣像 illumos 這樣的冷門但優秀的作業系統!技術的多元化至關重要。
+ 感謝作者詳細的技術架構說明,讓我可以一窺如何實際部署這些服務。對於想嘗試 illumos 的人很有幫助。
#illumos #社羣 #bhyve #fediverse #資料 #伺服器 #ownyourdata #社交 #網路 #zfs
Introducing the illumos Cafe: Another Cozy Corner for OS Diversity

Introducing illumos Cafe: a community-run hub on illumos, inspired by BSD Cafe. Fediverse-ready (Mastodon, snac). Built for OS diversity, transparency, and positivity.

IT Notes
🌗 我為何全力支持 Zen Browser
➤ 在Arc轉向AI後,我找到了真正想要的瀏覽器
https://werd.io/why-im-all-in-on-zen-browser/
作者Ben Werdmuller原先是Arc瀏覽器的重度使用者,但因Arc轉向AI而失去許多為進階使用者設計的功能,轉而尋找新的瀏覽器。他嘗試了Dia(Arc開發公司的新產品),但認為其失去Arc的特色且面臨激烈競爭。Firefox雖是優秀的基礎,但體驗不夠順暢。最終,作者重拾了Zen Browser,發現它大幅進步,擁有類似Arc的介面、強大的自訂性與鍵盤快捷鍵,並利用Firefox的新設定檔管理器實現了工作與個人活動的獨立,認為Zen Browser是目前最佳的選擇,並呼籲Mozilla應將Zen Browser團隊整合,以提升Firefox的整體使用者體驗。
+ Zen Browser聽起來很不錯,特別是它繼承了Arc的優點,並且能在Firefox的基礎上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我一直覺得Firefox的基礎很好,但缺乏一個能真正發揮其潛力的使用者介
#瀏覽器 #網路 #科技 #軟體 #AI
Why I'm all-in on Zen Browser

After Arc's pivot to AI left power users behind, I found the browser I actually wanted.

Ben Werdmuller
🌘 谷歌扼殺開放網路
➤ 谷歌如何透過扼殺XML等開放標準,將網路導向由其掌控的封閉生態
https://wok.oblomov.eu/tecnologia/google-killing-open-web/
本文深入探討了科技巨頭谷歌如何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逐步侵蝕並破壞網路的開放性,特別是透過針對XML及其相關技術的策略。作者回顧了網路發展的歷史,指出谷歌的行為與當年微軟試圖壟斷市場的手段相似,儘管披著開源的外衣。從扼殺Google Reader、移除XML相關功能、阻礙MathML支援,到推動僅限於JSON的Fetch API,這些舉措都顯示了谷歌將網路發展導向其自身利益集中的趨勢,對開放標準與互通性構成了嚴重威脅。文章也提出了應對之道,呼籲使用者發聲、支持替代方案,以捍衛網路的開放未來。
+ 這篇文章點出了許多網路使用者長久以來感受到的問題,谷歌的行為確實令人憂慮。
+ 非常詳盡的分析,對於瞭解網際網路發展的背後角力很有幫助,也提醒我們需要警惕科技巨頭的壟斷。
#科技 #網路 #聯盟 #壟斷
Google is killing the open web

The juggernaut is taking advantage of its dominant position to enclose and destroy the commons.

wok
🌘 割草機上的 IRC 伺服器:從玩笑到實現
➤ 一場從 IRC 聊天室玩笑演變成現實的硬體與軟體整合專案
https://jotunheimr.idlerpg.net/users/jotun/lawnmower/
本文記錄了作者如何將一個 IRC 伺服器連接到他的割草機,並分享了整個專案的起源、技術實施細節以及遇到的挑戰。從一次 IRC 頻道上的玩笑開始,作者歷經零件採購、軟硬體開發與調校,最終成功打造出這個獨特的「割草機 IRC 伺服器」,展現了技術的趣味性和可能性。
+ 這真是太酷了!沒想到 IRC 伺服器也能玩出這種花樣,證明瞭創意無窮。
+ 作者的技術分享很紮實,尤其是優化程式碼的部分,對於想自己動手做專案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科技 #網路 #IRC #物聯網 #Raspberry Pi #專案
The Lawnmower IRC Server

奇案系列:中國N號房事件,90萬女性受害,內地官方竟冷處理?|大君伐-周一版 (第4節) 25年8月11日 #犯罪 #網路 #社會事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fc7nIJ7bs
奇案系列:中國N號房事件,90萬女性受害,內地官方竟冷處理?|大君伐-周一版 (第4節) 25年8月11日

YouTube
🌘 深入解析逆向代理(四):為何大規模負載平衡如此困難
➤ 揭示大規模負載平衡的技術挑戰與解決之道
https://startwithawhy.com/reverseproxy/2025/08/08/ReverseProxy-Deep-Dive-Part4.html
本文深入探討了在擴大規模時,負載平衡為何變得異常複雜。作者Mitendra Mahto詳細闡述了包括請求差異、伺服器特殊需求、動態伺服器列表、新增或移除伺服器時的挑戰,以及代理端與伺服器端視角的差異。文中也提出瞭解決這些難題的技術方案,例如最小連接數、雙選擇器、一致性雜湊、慢啟動、加權負載平衡、健康檢查和伺服器回饋等,旨在提供更優質、穩定的服務。
+ 這篇文章非常詳細地解釋了負載平衡背後的複雜性,特別是當系統規模擴大時。我以前只知道有round-robin,沒想到有這麼多細節需要考量。
+ 終於有針對大規模系統負載平衡的深度分析了!一致性雜湊和慢啟動這些概念對我理解服務擴展很有幫助。
#網路 #軟體架構 #負載平衡
Reverse Proxy Deep Dive (Part 4): Why Load Balancing at Scale is Hard

Thoughts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Mitendra Mah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