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bberstad, Luke. ‘Leaking Rulers and Confidential Officials: Secrecy and Status in Earl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中國歷史學刊, 22 August 2023, 1–22. #^https://doi.org/10.1017/jch.2023.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spread of a norm of confidentiality within elite political cultur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Qin, and Western Han periods. Instead of an emphasis on secrecy within military and administrative contexts, it explores discussions of “leaking” (xie 泄/洩 or lou 漏)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zhou 周 and mi 密) in idealized representations of political action. While Warring States texts drew upon a medical language of qi circulation to fashion a model of a perfectly leakproof ruler, by Western Han attention had shifted from rulers to officials. This valorization of official confidentiality was connected to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s, especially proscriptions against leaking from privileged spaces at the imperial court, visible in sources from the late Western Han. In this final period there arose a celebrated norm of circumspection, shared by rulers and officials alike, that in theory would allow all parties to evade disaster.

#政治文化
#EarlyChina
#Politics #history

#讲座信息 】杨念群:“ #大一统 ”——一个中国 #历史理论 的核心观念,2023-04-29 北京时间20:00 (美东时间8:00),ZOOM (需要报名)。

题目:“大一统 ”:一个中国历史理论的核心观念

主讲人: #杨念群
评议人: #欧立德 ( #MarkElliott )
主持人: #孙江

时间:2023-04-29 北京时间20:00,美东时间上午8:00。

注册网址:
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egister/6016820032661/WN_beXZ6kTaR_OHHPcQEuuRCQ#/registration

@lecture
@newqinghistory
@Qingist

#中国史
#清史
#政治文化

Welcome! You are invited to join a webinar: 大学沙龙181期:杨念群 —— “大一统”:一个中国历史理论的核心观念. After registering, you will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about joining the webinar.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大一统”几乎是与“中国”“天下”齐名的重要概念,一般意义上,人们很容易把“大一统”仅仅理解成一个“空间”占有的概念,即一个有声望的王朝应该拥有足够大的版图。实际上,“大一统”观来源于《春秋公羊传》,其涵义十分复杂。“大一统”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表现为具体的政治实践,甚至是一套复杂的文本构造技术。 首先,“大一统”与古代的“正统观”联系紧密,是“正统观”中的第一要义。其次,“大一统”与“夷夏之辨”的观念时常纠葛在一起,成为区分以“文化”优势划分种族差异,还是以统一多民族共同体形式进行统治的一个关键概念。第三,“大一统”推行的程度还是古代帝王在建立道德教化规则的同时,衡量其政治军事绩效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大一统”观在近代受到了双重冲击,一方面,革命党人通过“反满”运动一度间接否定了“大一统”的重要性,后来又在与立宪派的争论中重新肯定了“大一统”的价值,另一方面,“大一统”观至今为止仍是抵抗西方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动员的有力工具。 主讲人: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清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主持《新史学》集刊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 评议人:欧立德。欧立德是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同时为文理学院东亚语言文明系暨历史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清史、近代史、以及中国边疆史各个领域,特别是关系到族群、制度、帝制等问题。作为满学专家,欧教授被认为所谓“新清史”领军人物,主张用满、蒙、藏等非汉语史料来研究清朝历史。自从2015年,他就任副教务长职位。 主持人: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教授。主编“学衡尔雅文库”、《亚洲概念史研究》等丛书和集刊,著有Revisiting China's Modernity: Ethnicity, Religion, and Nation、《重审近代中国的结社》、《人种》等专著。

Z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