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港媒:为什么对部分西方媒体而言,只有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2021-01-12 中国日报网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1/12/WS5ffd6db2a3101e7ce973a6e5.html
#南华早报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网1月12日电 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1月11日刊登评论文章称,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存在偏见,只有中国的坏消息才是他们眼中的好新闻,全文编译如下:

Only bad news is good news about China
https://www.scmp.com/comment/opinion/article/3117271/only-bad-news-good-news-about-china
#SCMP

作者说,在我从事的英文新闻圈,只有坏消息才是真正的新闻,好消息根本算不上新闻,在报道中国时尤其如此。

然而,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对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快速复苏感到震惊。

原因很简单,如果读者看到的中国新闻都是可怕的事情,在西方主要国家还在拼命遏制疫情蔓延的时候,中国怎么可能突然就摆脱了疫情影响?

美国有句谚语:“体制运行起来就是有效的。”

文章说,然而,如果中国的体制奏效,这在西方就不是新闻,尤其是在主流英文媒体中。这实际上导致了西方公民在智力上的劣势,阻止他们对一个他们被告知是对所谓“自由、民主和世界和平最大威胁的国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看法。

文章以涉华疫情报道为例称,在部分西方媒体眼中,好消息不是好新闻。随便问一问西方读者,你认识这些名字吗:张永振、李兰娟和李文亮?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李文亮医生,因为中国和外国媒体都对他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作者说,西方读者可能对另外两位不太熟悉,除非你是政府决策者、医学专家或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人。

但大多数医学专家都同意,正是张永振和李兰娟的行动拯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命,并向世界发出了疫情危险的警报。

事实上,著名的科学出版物《自然》杂志将张永振教授和李兰娟医生评选为“2020年度科学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美国《时代》杂志将张永振教授列为2020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两位教授的行动和建议帮助中国渡过了难关。不过,他们的新闻价值要小得多,因为两人都在中国体制内工作。

《自然》杂志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张永振研究团队从标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后,率先向全球公布了该病毒序列,初步判断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就此发出了警示。

领导埃博拉病毒基因测序团队的哈佛大学教授帕迪丝·萨贝蒂在为《时代》百人榜撰文时表示:“新冠大流行是一场全球灾难——但它本来可能会更糟糕。值得庆幸的是,张永振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第一批病例出现后仅几天就公布了首个Sars-CoV-2基因组。这些数据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可以在2020年1月开始进行检测病毒的实验。世界各国感染与诊断之间的鸿沟很快得到弥合,挽救了无数生命。”

文章说,中国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分享了一种当时鲜为人知的病毒的最新数据。然而,包括即将离任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内的一些美国宣传人士仍声称,中国在武汉疫情上“隐瞒和撒谎”了很长时间。

此外,疫情暴发后,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医生加入高级别专家组,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系统专家钟南山在武汉领导了这个研究小组,中国专家团队建议武汉“封城”。

计划成功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流行病学家麦金太尔说,严格的防控措施显然帮助中国出色的控制住了疫情,并避免了疫情在中国继续暴发。建模人员估计,封城举措延迟了疫情在中国的传播,让其他地区有时间准备应对。病例数在几周内就下降了80%。

香港大学流行病学家本·考林说,封锁一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以阻止疫情扩散,这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这方面没有先例。”

作者说,这一措施当时受到全世界的质疑和谴责,但现在许多国家却开始不同程度地效仿中国。

【中国那些事儿】港媒:为什么对部分西方媒体而言,只有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文章称,长期以来,西方主流英文媒体涉华报道存在偏见。如果中国的体制奏效,这在西方就不是新闻,尤其是在主流英文新闻媒体中。

2023.11.27 - 2023.12.03 抗议行动周报

🏠 于我们的wordpress主页阅读本期周报:https://whitepaperdaily.wordpress.com/2023/12/04/20231127/

🔗https://cloud-app.028555.xyz/white-paper-daily/excel/%E7%99%BD%E7%BA%B8-20231127%E8%87%B320231203%E5%91%A8%E6%8A%A5.xlsx

旨在简要汇总记录各地抗议活动与被捕人士相关信息,欢迎补充、勘误、转发、投稿。

🔎 本期导读:
- #南华早报 记者 #陈敏莉 赴京采访后失联
- 香港男子举白纸纪念#白纸运动 一周年
- 湖南新化政府强建垃圾站镇压维权村民
- 彝良村民抗议政府强推”退林还耕“砍伐经济作物
- #乌鲁木齐中路 被捕者 #夏巢川 近日再次被警方带走
- #周庭 发文称已抵达加拿大并决定不再回港

#行动日报 #白纸运动 #白纸革命 #乌鲁木齐中路 #六四
#A4revolution #Chinaprotest #June4 #tiananmen
@board @worldboard

白纸-20231127至20231203周报

2023年11月27日-2023年11月03日 近日行动信息 香港 据《独立媒体》报道,11月26日晚,一名黑…

白纸行动日报 White Paper Daily

港府据报拟修法禁止英籍律师参与黎智英案

2023年1月2日 联合早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30102-1349261

知情人士透露,#香港 特区寻求在“数月”内通过法例修订,阻止英国大律师代表#壹传媒 创办人#黎智英 在9月开审的《#香港国安法》官司抗辩。

香港《#南华早报》星期天(1月1日)引述港府知情人士报道,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 去年12月30日针对黎智英是否可聘用外籍大律师代表他抗辩《#国安法》案件审议释法后,香港行政部门尚且无法在法律上推翻#香港终审法院 早前允许英国御用大律师欧文(Timothy Owen)为黎智英辩护的裁决,也无意这么做。

据报道,兼任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特首#李家超 将在近期召开会议,#香港国安委 预计将通过寻求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以制定解决上述争议的框架。

根据法例修订建议,没有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将不再有资格申请参与《国安法》案件的临时许可证。

知情人士说,基于对立法者的尊重,港府将不会仓促通过法例修订,但希望在数月内通过法例修订,并补充说此事将在黎智英案9月开审前获得解决。

针对黎智英能否聘请海外律师代表他抗辩《国安法》案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并在去年12月30日会议闭幕时发布释法内容,不具有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是否可以担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问题,属于《安全法》第47条所规定的需要认定的问题,应当取得特首发出的证明书。

如果香港法院没有向特首提出并取得特首就该等问题发出的证明书,则香港国安委应当根据《国安法》第14条的规定履行法定职责,对该等情况和问题作出相关判断和决定。

#香港特首 李家超星期五(12月30日)晚发表声明,对于中国#人大常委会 的释法决定表示欢迎及感谢。他说,#香港国安委 和港府会全力落实释法内容中所说明的责任,并积极考虑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 

此次释法源于香港终审法院早前批准黎智英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欧文为其涉及的《香港国安法》案件辩护。港府上诉失败后,李家超去年11月28日宣布向北京中央提交报告,建议提请#人大常委会 解释《国安法》,聚焦没有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能否代表被告在港出庭抗辩。

黎智英案将于2023年5月30日进行第一次案件管理会议,2023年9月25日正式开审。审讯预计需时40天,至2023年11月21日审结。

港府据报拟修法禁止英籍律师参与黎智英案

知情人士透露,香港特区寻求在“数月”内通过法例修订,阻止英国大律师代表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在9月开审的《香港国安法》官司抗辩。香港《南华早报》星期天(1月1日)引述港府知情人士报道,...

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