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cmx.im/@rei5th/109891096837746139

看到「女同事不能坐副驾」就想到#沈奕斐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里面这段(顺便求一双没看过这本书的眼睛):

「第一,明确协商双方可以接受的行为界限在哪里。比如“老公的副驾驶座能不能让别人坐”就是个界限问题。有一次,我先生下班带着他的女同事来接我,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活动。到了家门口,我发现这位女同事坐在副驾驶位子上,而且没有起身让我的意思。我就直接和这位女同事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专座,你坐后面吧。”这位女同事有点不好意思,马上起身换到后面。后来我老公笑话我有点小心眼。我就说:“这对我来讲很重要,因为坐在副驾驶,我跟你聊天最方便。如果我坐后面,你旁边坐着另一个人,尤其是女性,我心里会不舒服。”之后,我们就达成了共识:只要我在,那副驾驶座就是我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我愿意主动让座。但是,我并没有提出:就算我不在,你的副驾驶座也不能让别人坐。因为这样要求是不合理的,对方的自由空间太小了。所以,墙怎么建是双方协商出来的。」

虽然“副驾是女友/老婆专座”在简中也许是不成文的约定但还是想#吐槽专偶,你们的安全感真真是建立在异性恋专偶制的框架结构之上的啊!

任天堂高级业余用户(一个兔) (@rei5th@m.cmx.im)

有一说一,因为上野老师说的“一对一对决、碰撞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这种恋爱应该谈,来说她“恋爱脑”蛮不合理的,她说的这个恋爱,和一般常见的“女同事能不能坐副驾、老婆买多少钱的包”之类的常见于网络劝分组的这种“恋爱”,真的不是一回事,和满足家长催婚之类的也不是一回事。

长毛象中文站

#沈奕斐 根本就是披了学术皮的#Ayawawa 和中国版性转#渡边纯一 啊!!!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8717401/

强烈#避雷 她的书,起码避雷《#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这一本。到最后也没讲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值得勇敢一次的爱。对亲密关系的鸡汤想象倒是有的。长毛象随便拉一个有点感情经验的象友写的爱情感悟都会比她好,真的。

我之前只是知道沈奕斐这个名字,知道是个社会学教授,没看过她的课也没看过综艺节目也没看过书和论文。现在我看了,我的感受是:教育资源给这样的人享用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引用研究说男女差异没那么大,一会儿引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分析男女情感差异……

看她在书里提到的那些作者和书,感觉吧这人倒是读过书的。但你读了这些书和研究,写出来的就这?就这???别人猫吃咖啡豆拉猫屎咖啡,你怎么净拉屎啊!还是一股厌女味儿的现代版女德屎!!!

会让我想起高中文科班的历史老师,她给了全班女生一个忠告「不要嫁到陕西,陕西重男轻女太严重了,家暴是家常便饭」。她同时会和大家说自己的驭夫术,比如夸两句好听的,她老公就很乐意带她去隔壁大城市的打折村血拼。她告诉文科班的女孩们,说话好听大家都高兴。——倒也没错。但时代变了。现在很多女性已经不想再把自己的人生当成暗中标好价格的礼物了。我们已经不需要“有个对自己很好的老公”来证明自己身为女性的价值了。

多搜了几个帖子看沈奕斐对某些社会事件的评价,我就开始忏悔自己不应该在对简体中文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去读书的。我忏悔。

豆瓣2936人读过评分8.2,你豆用户素质已经这样底下了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十年前的豆瓣用户品味没有这么差的!!!!!

沈奕斐就是ayawawa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很多夫妻明明很相爱,却因为不能很好地表达各自真实的想法,认为对方不够了解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终遗憾离婚。很多人误以为,既然你爱我,哪怕我什么都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我要什么。可你要知道,越是含混的表达越不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和需求是什么,对方怎样做你才满意,不表达清楚,对方怎么能知道呢?比如,你第一次到男朋友家,他让你洗碗,你虽然洗了,但其实根本不想洗,觉得很委屈,心情很不爽,然后开始不断抱怨,可实际上你的男朋友并不知道你不喜欢洗碗。你需要真实地表达,对他说自己真的不喜欢洗碗,也不太会洗碗,不过你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那就试着洗一洗吧。或者表达愿意做别的家务,但就是不喜欢洗碗。找到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可以减少很多误解。」

?好一个比如,我都看无语了。谁会默认有人喜欢洗碗啊😅😅😅而且还要“试着洗一洗”“表达愿意做别的家务”,合着女性就是得做家务呗?既然你都学社会学了,请问女性为什么不表达自己的需求呢?是你不知道吗还是装傻?

「其实,大部分时候男生更喜欢跟男生玩,女生也更喜欢跟女生玩。所以前面我强调了,长期关系里每天谈30分钟恋爱就可以了,会有其他关系等着你处理。」

网友随便说说也就算了,你一个学者把这种话当真还写进书里是怎么回事啊?单说后一句话也就算了还是可以看看的但前后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吗?

「我先生有句名言:“我爱上别人是我的错,别人爱上我也是我的错。”他跟我讲,每一个人要有意识,不要去塑造暧昧关系,让别人对你有好感,这是非常麻烦的事。」

依旧是后一句话有道理,前一句话放狗屁。普人是不是没法想象有些温柔体贴善良的人光是做自己就已经能让别人爱上自己了?
友友补充:爱人和被爱不是错,欺骗,背叛,伤害和控制才是。https://m.cmx.im/@ThirtyFeathers/111949139223451045

「第三,我们要注意有些话题是专属的。爱情跟其他亲密关系的重要区别在于专属性和独占性,它不是指兴趣之类的,比如我跟别人聊文学很开心,跟我先生就聊不起来,这个没有问题。而是说有一些秘密和感受是不是只能跟你讲,这个特别重要。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好像很多话你只愿意和爱人以外的另一个人讲,那你就要警觉,你可能将要过线了。」

现已加入#吐槽专偶 套餐。我和好朋友也会有不能和另外的好朋友说的内容啊!凭什么单单把所谓爱情拔高到这种程度?

苹果越冰越甘甜🌈 (@ThirtyFeathers@m.cmx.im)

@xunhuan2046 「我先生有句名言:“我爱上别人是我的错,别人爱上我也是我的错。”他跟我讲,每一个人要有意识,不要去塑造暧昧关系,让别人对你有好感,这是非常麻烦的事。」 爱人和被爱不是错,欺骗,背叛,伤害和控制才是。男的表面上在认错,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欺骗背叛伤害这些恶行用看似无辜的“爱人和被爱”掩盖,实际上在进一步欺骗对方。不止如此,男的使自己落在无可指摘的位置的同时还给对方上了枷锁,要对方保持边界自我审查。这样一来男的出轨是“无辜的被爱者”,女的出轨则是“被提醒后故意越界”,男的就站稳道德高地了。 经典pua话术啊朋友们……这姐也够傻的被骗得这么开心……阿弥陀佛🙏🏻

长毛象中文站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我女儿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三观一致的伴侣,只有努力靠近对方三观的伴侣。”年青一代果然很厉害,一句话就找到了症结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将三观一致放在进入爱情后的模块来讲。因为要先有爱,你才愿意为了对方去调整自己的三观。」

拿什么拯救普人们贫瘠的想象力。我以为寻找三观一致/相似、志同道合的伴侣是人类择偶的基本常识来着。要是你们喜欢找三观不同的再慢慢靠近那是你们的事,自己找不到三观一致的伴侣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们的三观歪得太厉害已经人神共愤了呢?

「爱情里的联结跟亲子关系中的联结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不太会担心妈妈明天不爱我了,可在爱情里这种担心随时随地会出现。」

找个跟妈一样爱你的伴侣就行了。照我说,伴侣爱你的程度要是远不及妈妈,还是别在一起好了。亲身实践如果伴侣对自己的爱无限接近于妈妈的爱,那就不会担心各种有的没的了。(前提是拥有一个正常的妈妈。)

「时代的变化既要求我们改变观念,也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女性是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的,因为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女性是更愿意去主动探索的一方,更有可能去平衡好关系。」

凭什么?女性付出的情绪劳动还不够多吗。😅😅😅😅😅把女性的不得不付出包装成主动探索,真行。

「很多女性在爱情“抱紧我”的初始阶段,由于感性一时占了上风,会出现吃醋等失控的现象,也可能会因为双方投入的不对等、恋爱经验的不足而产生想要逃离的念头。但这种失控,也正是爱情的可贵之处,你完全可以在把握底线的基础上乐在其中,因为这个状态其实很快就会过去。」

双方投入不对等的关系还要继续啊?我惊了。大姐,你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吗???还什么可贵之处……还什么乐在其中……遇见双方投入不对等的关系赶快跑啊!别回头!快跑!!!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我们都想改变伴侣,希望过去的痛苦不再发生。同时,也期望伴侣变成我们幻想中十全十美的配偶,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但我们的配偶不可能做到这一切,他/她会再度令我们失望。此时此刻,新仇旧恨交织,就制造出新的或更强烈的心理按钮。有些伴侣把婚姻变成冲突的战场,有些伴侣则在冲突中痛苦分手,最终抱怨自己没有选对人。」

你们东亚巨婴够了没有还想把别人变成自己幻想中十全十美的伴侣呢?想什么呢?你们自己能变成别人幻想中的完美伴侣吗?这是利益交换不是爱啊!爱是接纳自己和对方原本的样子,不是改造啊!啊!!!

将对方当成满足自己的工具属于#操纵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799325397824653

「首先,相爱的两个人存在共同利益。」这句我认同。

「其次,在亲密关系中常常需要保持行动的一致性。」看到这里我开始问号。

「比如看电影,如果不是恋爱关系,你喜欢看恐怖片,他/她喜欢看喜剧片,那你们可以分别去找兴趣相近的朋友一起看,互不影响。但如果是恋爱关系,总不能一起去看电影时,你进A影厅,我进B影厅吧。出于行动一致性的需要,我们就不得不去处理差异。」

不是我说你们老中人对#亲密关系 这么缺乏想象力的吗?为什么非要博弈?为什么朋友可以分头看电影恋人就不行?恋人相处就一定要有一方在忍耐/双方都忍耐吗?和恋人相处还不如和朋友相处舒服那为什么要恋爱?你们从没想过这种问题吗???好贫瘠啊。

「最后,我们越是爱一个人,就越是想要为他好,希望他更好。」

你们老中人有什么大病天天“为你好”。爱一个人的话对ta好就可以了,可别道德绑架“为ta好”了算我求求你们老中人别把有毒关系当作爱好吗。Toxic love is NOT love.

之前写过一篇很浅显的「为什么“为你好”属于一种侵犯」,浅显到被我的同学发给了自己的家长:
https://bgme.me/@xunhuan2046/107911504060413107

「所以,虽然爱让协商的空间变大,但也是它让我们更无法容忍差异。」

槽多无口。#爱 让我们接纳差异而非无法容忍差异好吗!没爱过人总爱过自己家宠物吧!家里猫猫半夜蹦迪,爱猫的人会想下次白天把猫玩累就好了,猫猫没人陪半夜嗨是自己没做好;恨猫的人心想我果然不应该养猫,我根本受不了猫的作息!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爱: 希望对方过得幸福。 虐待: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对方过得痛苦。身体虐待和精神虐待都属于虐待。 讨好: 忽视自己的主体性和需求,将自己当成满足对方的工具。是一种容易被操纵的特质。 当一个人试图在另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中证明自己,尽管结局也许“不讨好”,这个证明的过程也已经是在讨好了。 操纵: 忽视对方的主体性和需求,将对方当成满足自己的工具。包括但不仅限于#煤气灯 #PUA #精神虐待 #情感勒索 #洗脑 #家暴。 然而#操纵 不一定需要运用暴力,也未必需要扭曲现实。 一些很小的“请求”也可以是操纵。比如因为自己懒得动手,就哄骗别人做事。明知对方不想做,为了达到目的,就多夸对方两句。就算是很小的请求,这种行为本质上也是将对方当成满足自己的工具——这就是操纵。 读完了《#煤气灯效应》后又找了相关主题的书继续读,我对作者们给出的定义都非常不满意。(不满意的结果就是现在,我自己写了个定义。) 生活中有大量还没到「威胁/胁迫」「恐吓」「贬低」程度的操纵,还有一些操纵者在失败的时候并不愤怒或失望,也不会惩罚对方。 很多操纵是隐形的。然而这种让人不舒服的、难以识别的隐形操纵却被忽视了。找到最本质的定义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操纵。 面对隐形操纵,从小习惯了操纵与被操纵的老中人也许很多时候都反应不过来,甚至还会觉得「恋人/朋友/师生/上下级就应该这样」,这种想法和父母辈的「子女就应该这样」有什么区别呢?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例子不举了,太多了。 希望大家都能「把人当人」:自己是人,别人也是人。没有人该成为别人的工具人。 以下是相关定义的摘录: 《煤气灯效应》 当你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又或者企图破坏质疑你行为的人的信誉时,你就是在进行煤气灯操纵。 《情感操纵》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操纵(Coercive Control)是指以情感为武器支配和胁迫他人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 《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我们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胁、恐吓,它会以许多不同的面貌出现,像是“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会不太好过”。 #爱 #亲密关系 再吐槽下毛象什么时候能起码让用户自己搜自己的时候方便一些啊!加tag好累。

长毛象中文站

@ThirtyFeathers
果然再看两页就看到了这段:

「在恋爱中,我们慢慢成长,也慢慢影响我们的爱人。在时间的打磨下,那个一开始看上去不是Mr. Right的人,到最后会成为你的Mr. Right。这个专为你定制的恋人,他并不见得适合别人,也不是别人眼里所谓的最好的那一个,但他却是最适合你的。」#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好恐怖的婚恋观啊!还「在时间的打磨下」……干脆说在人的打磨下算了。

老中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改造别人呢。只有一开始很适合后来才会更适合吧,要是一开始就不适合根本不会有后来吧,磨合来磨合去不累吗……

「在印度,一项关于自由婚姻和包办婚姻的研究发现,自由婚姻的幸福曲线往下走,而包办婚姻的幸福曲线却是往上走的。婚后5到6年,两条曲线开始交叉,包办婚姻的幸福曲线甚至超过了自由婚姻。这个研究结果同时也说明,“找到Mr. Right才能开始一段爱情”的观点在学术上是站不住脚的。」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啊!这个研究只能说明自由婚姻未必幸福,跟爱情有毛线关系……自由婚姻一定是因为爱情结婚的吗?包办婚姻一定没有爱情吗?自由婚姻就是遇见所谓Mr.Right后才开始的吗?风马牛不相及啊我快受不了了……

「我们常常把爱我等同于懂我,所以我们总是想要找到那么一个人:他跟我三观一致,我们品位相近、志趣相投,我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够懂,他讲的笑话也戳中我笑点。如果他不了解我,那就是不适合我,不爱我。」

难道不是吗?如果有个人跟我品味相差甚远,笑点也不在一块,我甚至都不能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啊,更别提成为伴侣了……我求求你们普人对高级一些的人类情感保持一点点想象力吧,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们一样做到凑合过日子的……

「但是,执着于寻找Mr. Right,会给自己增加很多无谓的烦恼。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个很懂自己的人,但这个人往往已经结婚了。不是因为好男人都结婚了,而是他太太把他培养成了一个更温柔、更善于体察别人心理的人。只有走出Mr. Right这个迷思,你才会更容易进入爱情。」

你就直说男的不行得了。男的自己是不会长出同理心的,要女的教呗。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看这本单纯是看了书名以后产生了「我倒要看看什么书敢起这样的名字」的好奇心,结果才看30%就快被普人创死了。这本书更适合简中网上常见的「好想恋爱好想结婚」的人阅读,不适合抱有「想找到契合且相爱的人」想法的人阅读。

「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存在Mr. Right。弗洛姆跟我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人们常常觉得爱很简单,找到对的人,爱情就开始了,但实际上这是错的,爱是一种能力,你遇到一个人,甚至遇到好几个人,选择其中一个,我们互相学习如何去爱,爱情才会变得美好。」#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沈奕斐

普人你们还真是一点都不挑啊!

爱是一种能力当然没错,学习如何爱也没错,然而找不到对的人爱情根本开始不了啊!身上创伤没那么多的话,遇到“对的人”爱情就是很简单的。

之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是先学会爱人,还是遇到真正想爱的人才学会如何爱」,我的答案是后者。没有遇到想爱的人,怎么学爱都学不会。关心可以学,体贴可以学,唯独爱不可以。

就跟养猫似的,人类一旦开始饲养毛茸茸软绵绵的小猫咪,就忍不住要对它们好一点。这种「忍不住」就是爱。遇到想爱的人事物,爱就甚至不需要学。(除非身上有一堆创伤需要处理,遇见爱会觉得害怕。)

普人在相亲市场上随便挑个看着不觉得恶心的人就能培养所谓的爱,这种超能力真叫我羡慕。普人绝对不会知道我们半性恋遇到一个心动对象有多难,更别说开展性行为了。人类繁衍果然还是得靠普人。

在我眼里「找个人互相学习如何爱」才是误人子弟。不如先给自己的Mx.Right画个像,再去找/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