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n

@insan@g0v.social
1 Followers
8 Following
17 Posts
鯤島鳥民

這幾天聽了靈媒媽媽說明的「吸引力法則」。
 
十幾年前,我曾翻過《吸引力法則》一書。就我的印象,書裡說了「當你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什麼,宇宙就會給你想要的。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的觀念。
我一直沒辦法被這說法給說服。我想要房子,就會得到房子?我想要得到一百萬,就會得到一百萬?
 
而聽了靈媒媽媽的說明後,我才發現自己想錯方向了。
靈媒媽媽提到了一個觀念。「向宇宙下訂單時,下的不是金錢、房子、戀人...等等的物質類的東西。也不是 "我想要... ..." ,而是 "我就是... ..."。」
你要深信、認定自己就是那樣的人。

這讓我想起《原子習慣》裡有提到類似的概念。書中提到的例子是戒菸。
若想戒菸,你該做的不是「我想要開始戒菸、我現在正在戒菸」,而是「我是個不抽煙的人」。
當自我認定為「我是個不抽煙的人」時,就會從「不抽菸的人會怎麼做?」的角度去思考。
同理,想減肥就認定自己「我是個控制飲食的人」;想要培養運動習慣,就認定自己「我是個運動人」。

當自認為是那樣子的人時,在面對各種叉路時,就能明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選擇。而物質上的東西,算是前進過程中的禮物吧?

看到了老師在FB上分享了《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這本書,我就趁連假時買來看看。拿到書時覺得挺意外的,居然是全彩印刷。
由於書名裡有個1、且寫著「自然篇」,我就好奇地上網搜尋,想看看後面的系列內容是什麼。

搜尋後出現了由臺灣地形研究室所發布的一系列演講影片。原來在去年5、6月時舉辦過「臺灣的紋理」演講活動。而這本書就是從演講內容彙整出來的。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ptIB6oszR3ymduk1poZYVp1gskhCchj&feature=shared

----
1是自然篇,2是人文篇。目前還沒看到2的相關內容,我十分期待。

《零日攻擊》將於5/13,哥本哈根民主峰會 首映。
消息來源:Taiwan News
https://www.taiwannews.com.tw/news/6106476

這一波的認知作戰「剴剴案」,最近已經被洗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這案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如果沒了這根本原因,剴剴案根本就沒有機會發生。

去年「剴剴案」剛爆發時,苗上人發的說明影片。
【臺北保母虐兒案: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做的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live/3nwRYiPn5Rc?si=85m4vxu4QXhxPQX2

若從「剴剴案」事件來看,而要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應要針對保母、收出養機構、法人的管理方式著手。
https://www.threads.com/@tsaibull/post/DJE_CgkynzK?xmt=AQGziKylt_gjDipXeR0GZaH-4lT4oDWBuewx8Lpaki8DOw

----
看了上面的內容,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沒良心。

小朋友受到那毫無人性的對待,怎麼可以不加重保母的刑責呢?怎麼可以不判死刑呢?
 
但若一開始,兒福聯盟做好過濾、台北市政府做好把關、社工如實填寫資料,剴剴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嗎?

臺北保母虐兒案: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做的事【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YouTube
最近中午吃飯時都會拿柯南的影片當配菜。
串流平台上的集數約有一千多集,看來可以撐個好一陣子了。只是這兩個禮拜下來,總覺得幾乎每天中午都會遇到一起兇殺案,這個感覺頗神奇的...。

4/27的《台灣演義》節目 記錄了這次罷免活動(現在進行式)。
 
----
大罷免潮延燒
是什麼急迫性與理由
讓各行各業的百姓站出來
不惜被威脅、甚至得罪親友
也要下架立委
罷免人物誌 台灣演義獨家報導
▂▂▂▂罷免人物誌▂▂▂▂

00:00​ 主持人開場
01:35​ 民主史上最大罷免潮來襲
02:15​ 守護台灣頭號志工 曹興誠
03:21​ 你刪預算 我刪立委
11:31​ 草根的力量 小人物改寫歷史
16:03​ 退役飛官.藍營二代挺罷免
22:42​ 女性志工撐起罷免半邊天
32:36​ 國際得獎小說家 筆桿護民主
40:52​ 法律人權鬥士 為台灣而戰
44:16​ 守護台灣 罷團志工幕後辛酸

https://youtu.be/eyCd7Yym6Bw?si=q0WybfT7sTbtfdap

【台灣演義】民主史上最大罷免潮來襲 罷免人物誌 2025.04.27 | Taiwan History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