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ot
古典音乐tg频道 | https://t.me/exploreclassical |
Blog | http://pensieve.wangxindi.org |
无营养碎碎念tg | https://t.me/dumbledorerambling |
豆瓣(已弃) | https://www.douban.com/people/60191500/ |
古典音乐tg频道 | https://t.me/exploreclassical |
Blog | http://pensieve.wangxindi.org |
无营养碎碎念tg | https://t.me/dumbledorerambling |
豆瓣(已弃) | https://www.douban.com/people/60191500/ |
在听 - Ep. 5 博士是怎样炼成的:传统制度与当代困境
https://neodb.social/podcast/episode/2xhQuRQ5fjZaU0zgwBaOF9
钱钟书 1933 年清华文学学士毕业 1937 年牛津再次文学学士毕业因为当时牛津要求获得通识学位后才能申请文学学士作为第二学位 🎓 后来牛津把文学学士改成文学硕士后曾经的文学学士还可以重新申请一张硕士学位证书
#_Ep_5_博士是怎样炼成的_传统制度与当代困境
欢迎收听《Serendipedia | 维机游走》第五期节目!博士,作为学术界的最高学历,长久以来象征着知识、专业与权威。但这个头衔背后的制度,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 我们两位主播都已经博士毕业多年。读书的时候忙着写论文、赶进度、熬答辩,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想:我们到底置身于一套怎样的学术结构之
欢迎收听《Serendipedia | 维机游走》第五期节目!博士,作为学术界的最高学历,长久以来象征着知识、专业与权威。但这个头衔背后的制度,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
我们两位主播都已经博士毕业多年。读书的时候忙着写论文、赶进度、熬答辩,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想:我们到底置身于一套怎样的学术结构之中?这一期,我们终于回过头来,试着理一理博士制度的前世今生。
我们从博士学位的起源谈起:中世纪的高等教育、德国建立的现代博士框架、美国如何逐渐成为博士教育的输出大国,以及那些看似在 cosplay 的博士帽和学位袍背后的历史与象征。我们还回顾了女性博士和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全面排斥,到逐渐争取到一席之地,过程远比想象中漫长而曲折。主播们也简要梳理了自己在香港和美国读博的各个阶段,从课程、资格考试到最终的论文与答辩。
除此之外,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博士轶事:最短的博士论文可以有多短?有人靠博士论文拿下了诺贝尔奖?年纪轻轻成为博士的神童们,有的成就令人惊叹,有的却并不快乐;而那位最年长的博士获得者,她的人生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我们也探讨了博士制度和学术圈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在博士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少的今天,在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的当下,这套延续数百年的制度,是时候重新审视了吗?
下期预告🎉:在下一期的 bonus episode 里,我们邀请了三位博士来一起聊一聊各自的读博体验:什么契机选择读博、读博过程中的挑战、研究的意义感,以及读博的收获和建议。敬请期待!
收听链接: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5dabf5bb91c687763714b1
Pocketcasts: https://pca.st/episode/c13f7400-25c4-4a08-9022-0b6aa37a6dca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787007937?i=1000714711606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jir6cdC4DTGdpEPtzFBxI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分享我们的节目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兴趣的话题和无用知识!更欢迎打赏支持我们的创作(请看下方链接)😝😝😝
Kofi:https://ko-fi.com/serendipedia
爱发电:https://afdian.com/a/serend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