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文化基金會Open Culture Foundation

@OCF1989@liker.social
98 Followers
28 Following
55 Posts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Open Culture Foundation,簡稱 OCF)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法人組織的力量,協助台灣資訊軟體界的開放源碼社群,包含開放原始碼軟體、開放資料、開放政府三個主要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除此之外,也期許能將開源自由的精神,更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因此,除了協助開源社群之外,基金會也協助民間企業、政府單位、非政府組織及學術單位,讓他們更能了解開源軟硬體的優勢、開放資料的重要性,進而在產、官、學三方推廣開源與開放協作的文化。

OCF 網站https://ocf.tw/
OCF Telegramhttps://t.me/OpenCultureFoundation
OCF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ww.ocf.tw
OCF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cftw

打開 App、上傳照片、登入銀行、接收通知……

在這些日常裡,我們和數位世界密不可分。但要讓這些數位服務真正發揮作用——
前提是:我們相信它、理解它,並知道它如何運作。

這正是「數位信任」要處理的課題。

數位信任協會正常是從各方面來推動相關制度與行動,包含:

📚 教育識讀:
透過持續的說明與討論,幫助更多人看懂數位工具背後的結構、機制與風險,理解「信任」並非無條件給出,而是需要認識與選擇。

🛡 防詐實務:
在詐騙與資訊操弄層出不窮的當下,數位信任也意味著更高的警覺與基礎保護能力,從用戶端做起,也從制度端提供更穩固的保障。

🏛 制度建構:
建立值得信賴的數位環境,不能只靠技術廠商。它需要一套從公部門到產業、從標準規範到社會對話的共同基礎。

這次數位信任協會詹婷怡理事長將到網路自由小聚,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些議題 👇

👉 報名連結:https://ocftw.kktix.cc/events/internetfreedom-jul2025
#數位信任 #網路自由 #台灣也需要ZeroTrust

> 許多自由軟體開發者在向像是 Apple、Google、Microsoft 或 Amazon 等被視為「守門人」(gatekeepers)的公司提出互通性請求時,往往遭遇接口無回應、無解釋的拒絕、或文件不完整等現實困境,導致開發自由軟體替代方案的難度大增...

因應此情形,歐盟《數位市場法》(DMA)第 6(7) 條要求上述門檻控制者:免費地、有效地、並且具文檔化地,提供開發者所需的硬體與軟體功能介面,以促進創新與真正的自由競爭。

歐洲自由軟體基金會(FSFE)聯合相關自由軟體專案,例如替代瀏覽器、行動支付系統、APP 商店與模擬器專案,記錄開發者的互通請求經驗與遭遇問題,並呈交給歐盟委員會。去年,歐盟啟動對 Apple 系統提出改善要求;今年 3 月,終於採納 FSFE 多項建議,大幅提升 Apple 對互通請求的透明度與流程合理性。Apple 對此反應強烈,並已對歐盟委員會提起訴訟。

4目前挑戰集中在法規是否被「執行」。FSFE 正推出一份對開發者的DMA 互通問卷調查,徵集他們的實際請求經驗——無論是否成功,都希望能揭露系統性問題並推動強力執行。

硬體與軟體的互通不再只是技術層面議題,而是與個人自由、技術自主、與市場公平性緊密相關。DMA 第 6(7) 條提供法律基礎,但成效尚需靠開發者回報實例,才能推動真正落地,如果你是自由軟體的從業者,無論有無嘗試過類似請求,都可以填寫 FSFE 問卷,以實際參與監督與保障你的權益。

原文:DMA: tell us how gatekeepers are handling your interoperability requests, @fsfe
https://fsfe.org/news/2025/news-20250618-01.en.html

你以為開源只是免費用工具?其實它早已成為企業導入 AI 的秘密武器!

根據 LF Research、Linux Foundation Education 的《2025 年技術人才現狀報告》,有 40% 的企業靠開源工具加速 AI 發展,從模型訓練到部署,全靠開源社群的力量。不只效率高,開源還讓你還更留得住人才,有 84% 的企業認為組織有良好的開源文化,更能提高員工的留任率。此外,Linux 基金會和 Meta 的一份報告《開源 AI 的經濟和勞動力影響》顯示,開源文化能加速支援組織間協作,從而更快地開發高品質的模型和 AI 創新。

共享、協作、持續學習的開源生態環境,才是未來人才想要的工作模式!

原文:https://www.thefastmode.com/technology-and-solution-trends/42777-linux-foundation-report-highlights-ai-skills-gap-and-open-source-adoption
#開源 #AI #opensource #人才

推動⭐開放源碼/政府/資料,守護⭐數位人權/網路自由
加入 #OCF,支持社群、創造改變,讓開源精神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 立即贊助 🙌 https://ocf.tw/donateocf
➤ 訂閱新訊 📰 https://ocf.tw/subocf

(本圖片採用 ChatGPT AI 生成)
🚨 重大突破!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12 正式上路!🚨

👉 健保資料庫訴訟案十年回顧:ft. pofeng 李柏鋒醫師 https://blog.ocf.tw/2022/12/health-insurance-database.html

三年前,我們與李柏鋒醫師一起回顧了健保資料庫的十年爭訟,從文章中不難理解相關單位其因雖善,但對於完善數位人權與隱私的保障,仍需要各方的持續關心與倡議。

如今,這場抗爭終於有了實質進展!雖然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修法仍在審議階段,但可預期從今年 8/12 起,大家可以選擇不讓自己的健保資料被用於學術研究等二次利用,達到實質上的「退出權」!👏 從健保資料庫到數位身份證,OCF 一直強調人民應擁有選擇資料如何被使用的自由,在搜集任何民眾資料時,讓民眾取得知情同意、擁有資料的退出權,是最基本要做到的,健保資料庫的退出權正是保障這份選擇自由的重要一步。

這只是一個開始。

個資專責機構、完善法源依據、資料信託... 等攸關數位人權的議題,仍需努力關心。如果你也一樣關心,未來請繼續與我們一同守護數位人權、推動開放科技與網路自由!

💡 歡迎點擊關心我們去年的成果報告,了解更多數位人權相關的努力與成果!https://ocf.tw/p/2024/

#健保資料庫 #退出權 #數位人權 #開放科技 #網路自由 #OCF

如果大家行有餘力的話,請定期定額或單筆捐款,支持 #開放文化基金會 。剛剛也才收到 Access Now 的信件,由於美國 USAID 和許多政府的預算撤銷或挪移,關注 #數位人權 的組織和倡議正遭受嚴峻的挑戰,而在 AI 如火如荼的此刻,當數位化滲透進各個層面的生活,這部分的工作,以及對草根組織和人權工作者的保護,更顯重要。

【OCF 正面臨財務的嚴峻挑戰 期待持續有你,讓跨越難關不再孤單】

我們始終謹慎運用每一分資源,也努力擴大每一分影響。但老實說,近年國內外的支持資源趨於保守,讓我們在資金規劃上開始面臨挑戰 ,有些未來專案可能必須重新評估執行節奏與範圍。

如果你曾因 OCF 的某個專案、某場活動、某段倡議而有所共鳴,我們真誠邀請你現在就支持我們。

我們不只想撐過這一關,更想穩健走過未來十年。

👉 邀請你成為 OCF 的長期夥伴,用每月小額捐款,為開源注入穩定能量。
https://ocf.neticrm.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7

我們深信,只有堅持初心、與時俱進,才能為臺灣、為世界創造更多開放的可能性。感謝每一位夥伴的陪伴與信任──讓我們一起走得更遠!

#NPO

打造安全的數位世界,一起用開放技術發聲! -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

台灣網路普及率高達 84%,也曾獲名列全球最重視人權的國家之一,但--真正同時關注開放技術和「網路上的人權」的基金會,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這就是我們存在的原因!開放文化基金會(OCF),是台灣唯一同時關注開放原始碼、開放資料、開放政府、數位人權、網路自由五個領域的組織;並具備跨國交流與在地跨界

(本圖片採用 ChatGPT AI 生成)

🔥2025 OCF 志工大招募🔥

想成為推動開放文化、數位人權與網路自由的幕後英雄嗎?
想在全台最酷的科技、開源、黑客盛會現場,和我們一起擺攤、宣傳理念,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嗎?
現在就是你的機會!

OCF 開放文化基金會 2025 下半年志工招募正式啟動!
我們將從七月開始,出沒於 SITCON Camp、COSCUP、HITCON、Jam Jam Asia、PyCONTW、DevDays Asia、MOPCON、年底回到 OCF 的開源祭 2 … 超多場重量級活動,等你來一起參與!

📅 活動時間&名額搶先看:https://volunteer.ocf.tw/blog/2025/06/recruitment-202508/

💡 想參加?報名時記得告訴我們你能參與哪些場次喔!

加入我們,
✔️ 一起推廣開放文化與數位人權
✔️ 體驗第一線活動策劃與執行樂趣
✔️ 認識來自各地的科技、開源好手
✔️ 獲得專屬志工證書與 OCF 夥伴的手比愛心

別猶豫,成為改變的一份子!
👉 立即報名:https://volunteer.ocf.tw/blog/2025/06/recruitment-202508/

一起用行動支持開放科技與網路自由,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力量!💪

#OCF志工招募 #開放文化 #數位人權 #網路自由 #志工 #科技活動 #開源 #一起來擺攤

🌱 為什麼讀這篇? 透過開放資料協作也能促進永續農業轉型。

Food Data Collaboration 提出的「再生食物供應網絡轉型」,正在尋求合作,呼籲投資「協作式開放資料基礎建設」,才能讓再生農食網絡規模化,同時維持多樣性與韌性,打造公平永續的食物系統。

🌾 開放協作:透過開放資料標準,讓農民、生鮮平台、零售端之間能夠資訊互通,不再是各做各的孤島,有助於供應鏈快速媒合、預測需求,減少浪費。
🌾 數位基礎建設:與其要求大家換掉原有系統,不如建立一條大家都能接上的「資料管線」,降低導入門檻、節省成本,也更容易落地。
🌾 公平轉型:資料流動的系統設計,不能只服務大企業,而要讓小農、在地商家也能從中受益,共享資源、互相支援,才是韌性社區的根基。
🌾 多元韌性:推動這樣的系統,也是為了避免農業過度集中或單一化所帶來的風險,讓整體供應鏈更能應對氣候變遷與市場震盪。
再生農業要走得遠,不能只靠單打獨鬥。

共享資料、共築韌性——開放、協作的數據基礎,就是點燃這場轉型的關鍵火種。

*再生農業是一種以恢復土壤健康、促進生態平衡、提升碳吸存為核心的農業方法,目標不只是永續,而是讓土地越種植越好、越用越有生命力。
原文:https://fooddatacollaboration.org.uk/making-case-food-data-collaboration-briefing-paper/

---
推動⭐開放源碼/政府/資料,守護⭐數位人權/網路自由
加入 #OCF,支持社群、創造改變,讓開源精神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 立即贊助 🙌 https://ocf.tw/donateocf
➤ 訂閱新訊 📰 https://ocf.tw/subocf

> 為什麼讀這篇?快速瞭解 OpenSSF 對歐盟 CRA 的最新提醒

歐盟《網路韌性法案 CRA》2024 年 12 月已正式生效,但「製造者 (Manufacturer) vs. 維護者(Steward)」責任邊界仍未明朗。

OpenSSF 最新部落格解析這一灰色地帶,提醒開源社群與企業及早因應之道,與他們的建議。

😵‍💫 製造者責任沉重:CRA 要求「製造者」全面負責產品網路安全;若開源維護者被歸為製造者,恐須面臨高額罰則與合規成本。
😵‍💫 志工維護者承受不起:多數 OSS 由志工與學術界維護,無商業收益卻可能背負商業級責任,與 CRA 的立法初衷相衝突。
😵‍💫 忽視開源治理流程:CRA 目前條文對上游治理與貢獻模式著墨不足,強加義務易導致社群瓦解並加速知識流失。
😵‍💫 應聚焦下游分發者:OpenSSF 建議把主要義務放在「商業化分發者」及終端產品供應商,避免波及上游維護者。
😵‍💫 建立對話機制:若法規缺乏與 OSS 社群協商,將讓「提升安全」的初衷反致「信任斷層」,扼殺開源共享精神。

原文出自 OpenSSF "OSS and the CRA: am I a Manufacturer or a Steward?":https://openssf.org/blog/2025/06/02/oss-and-the-cra-am-i-a-manufacturer-or-a-steward/

--
推動⭐開放源碼/政府/資料,守護⭐數位人權/網路自由
加入 #OCF,支持社群、創造改變,讓開源精神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 立即贊助 🙌 https://ocf.tw/donateocf
➤ 訂閱新訊 📰 https://ocf.tw/subocf

🚨你在網路上的留言、發文,有可能沒犯法卻被下架?!

你知道你寫的一篇心得、拍的一段影片、努力寫了一個月的文章,都可能因為被「關鍵字」命中,就直接被平台預先審查、限制發表,悄悄移除了嗎?

👇👇👇 問題來了👇👇👇
🔍 如果只是討論、不是販賣違法物品,卻被審查禁止貼文,合理嗎?
🔍 平台遵循法律辦事,卻被誤解為言論警察?
🔍 我們的網路創作與發聲空間,還剩下多少自由?

💥 這場網路自由小聚,我們邀請了法律專家、科技平台業者、公民社群參與者
來一次面對面的思辨與對話 ── 讓你一次搞懂「使用者供應的內容」與「違法」的模糊界線,探討我們的言論權利與未來自由!

🎤「網路自由小聚:網路言論自由的界線:UGC、法律與我們的言論權利」
🗓 6/18(三)19:00 開始報到!
📍 IEAT 松江會議中心 1102 會議室
👉 免費參加、名額有限,快搶位!
📲 現在報名 >> https://ocftw.kktix.cc/events/internetfreedom-jun-2025
📢 分享這篇給每個關心網路自由的朋友!


推動⭐開放源碼/政府/資料,守護⭐數位人權/網路自由
加入 #OCF,支持社群、創造改變,讓開源精神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 立即贊助 🙌 https://ocf.tw/donateocf
➤ 訂閱新訊 📰 https://ocf.tw/subocf

🕵️‍♂️ 為什麼讀這篇?四大重點!快速瞭解 OSI 建言白宮納入開源 AI 的方向與具體策略:

白宮正就 2025《國家 AI 研發策略》徵詢意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 Open Forum for AI 與 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共同呼籲,將「真正的開源 AI」納入政策核心,促進透明、安全且可持續的 AI 生態系統,讓開源 AI 成為美國 AI 研發策略核心!

🎯 開源優勢:開源 AI 允許任何人檢視、修改與分享模型及訓練流程,有助於快速找出漏洞、強化可信度,並減少重複研發成本。
🎯 政策建議: OSAID 作為標準,避免企業用不完整的授權或只部分公開模型的方式進行「開源洗白」。
🎯 基礎投資: 建議政府提供開放權重儲存庫、公共訓練資料共享機制,以及公平可近用的雲端/超算資源,讓中小型創新團隊及學研機構受惠。
🎯 跨界協作:呼籲產官學共同打造資料共享的「commons」與治理框架,確保隱私、知識保護及研究再利用間的良好平衡。

原文:https://opensource.org/blog/open-forum-for-ai-open-source-initiative-respond-to-white-house-on-ai-rd-strategy

--
推動⭐開放源碼/政府/資料,守護⭐數位人權/網路自由
加入 #OCF,支持社群、創造改變,讓開源精神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 立即贊助 🙌 https://ocf.tw/donateocf
➤ 訂閱新訊 📰 https://ocf.tw/subo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