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終於把我的thread刪掉了, 我也找到了這個平台為什麼這麼煩人的根源:

海獅效應

海獅效應的行為模式,通常從一個假裝「理性發問」開始,例如:「你能解釋這句話的根據嗎?」接著即使對方提供證據或背景,海獅仍會否定或轉移焦點,並持續要求更多資料,導致對話陷入重複與消耗。這種模式表面上強調討論,但實際目的是激怒、耗盡對方心力或破壞對話氛圍,進而削弱原本的立場,讓受害者在情緒或社群觀感上處於劣勢。

更具體地說,這種話術流程通常是:

1. 對方表達一個常識性、經驗性或價值性的觀點,例:「某些族群在職場上確實常常被歧視。」

2. 海獅式發問者突然介入、表面禮貌地問:
 「你有具體資料可以證明這種歧視嗎?」

3. 對方提供一個來源、數據或經驗案例。

4. 對方回應後,海獅又說:
 「這個例子太主觀/數據不完整/樣本太小/不夠客觀。」

5. 然後繼續要求:
 「那你還有別的資料嗎?如果這是真的,怎麼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說?」

6. 整個對話進入無限輪迴,耗盡對方的時間與精力,等你爆炸了之後再讓你陷入社群觀感劣勢指責你不理性。

@KnightAtStage 這也是為什麼網絡上90%的討論都是沒意義的
@voyager 基本上抖音的受眾跟脆的受眾智商可以互換還毫無違和,差在只在於APP的顏色不一樣,我基本上是受夠這兩個族群了啦xd
@KnightAtStage @voyager 避免消耗自己,有意見的請他先提自己的觀點、資訊,避免單方面輸出。
沒有動作的人視為沒有實際討論意願,丟到不值得討論對象的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