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以來,今天是連續28屆來走走書展,2025第33屆台北國際書展,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二次書展,我感受的是有些欲振乏力的感覺,有種保守的氣息,對出版業界前景的不安。

電子閱讀器/電子書是最近算火紅的討論,我去年也買了一台黑白機8吋,除了耗電慘以外,沒啥不滿的,確實讓我好好的讀書,我有統計去年2024竟讀完19本電子書,遠超過我原本預設每月一本的目標,電子書的便利性確實是最主要的原因。目前仍在等待kobo推出新的8吋彩機,7吋彩機雖然做的不錯,評價也好,但7吋對我還是略小,再讓我等吧。

義大利主題館,可能晚到沒趕上重點時間,只看到其中一分區有很美的插畫,然後就沒了。國外館區,我也感受比去年更縮小,漸失國際書展的架勢。台灣雖然有接手香港成為華文出版的核心主力,畢竟我們有自由出版這股強大的力量,但在書展中看不出活力,有些可惜。這是單純一個下午的看展心得,也許我之後錯過許多,書展也仍在進行,還是強烈的建議大家去走走,讓自己重回閱讀的行列,不管是實體還是電子書,都是條好路

#書展沒有想法

來書展的運氣都很好,我一向很不用功,也不確定來參觀的日期時間,都是到現場才看有什麼作家,去年上一屆遇上獵魔士小說作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合影還拿到簽名書,爽死

今年延續好運,遇上談判大師國際外交專門的劉必榮教授座談,本想買電子書版就好,也立馬放棄改買書現場簽名,但忘了合影整個哭。老師分析國際情勢的專題都很讚,大推他的podcast,大家真的去聽聽,台灣很小但又很重要,很容易被風吹草動,不用多了不起的英文能力,聽這個就打敗許多人了

#書展沒有想法

應該是第27年連續來台北書展,很感慨,雖然挺過疫情,但很明顯書展規模變小了,我參加過世貿三個館全開的輝煌時代,一天走到累死,五花八門。現在只剩下世貿一館,走道都好大很舒服(?),很多區域都是講座使用空間,雖然增加與作者交流是好事,有點懷念當年一天走不完的書展時代

本次主題國家是荷蘭,突然感覺到,荷蘭明明是跟台灣非常有緣分的國家,好像交流不多。曾經殖民台灣一陣子,跟台灣差不多的大小,也是經貿強國,或許有很多可能性存在兩邊交流,我來找些東印度公司的故事與書來研究研究吧

喔對,也是人生首次一天看到兩個總統,一個現任/一個卸任

#書展沒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