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 #數位韌性 應該要分開看 infra 跟軟體
infra 層的運算/網路/電力/機房/線路維護/訊號干擾/頻譜/衛星通訊就在 infra 層解
沒有這些 infra,軟體作再多也沒啥意義,架個 mattermost/matrix 起來很簡單,但也需要足夠的 infra 去支撐流量跟運算
所以我其實也不確定把小站搬到台灣機房是不是真的比較好,說不定比起維持台灣機房穩定運作,靠衛星連外可能還更實際?
甚至還不談戰時 self-host 面對的資安跟攻擊風險
我覺得 #數位韌性 應該要分開看 infra 跟軟體
infra 層的運算/網路/電力/機房/線路維護/訊號干擾/頻譜/衛星通訊就在 infra 層解
沒有這些 infra,軟體作再多也沒啥意義,架個 mattermost/matrix 起來很簡單,但也需要足夠的 infra 去支撐流量跟運算
所以我其實也不確定把小站搬到台灣機房是不是真的比較好,說不定比起維持台灣機房穩定運作,靠衛星連外可能還更實際?
甚至還不談戰時 self-host 面對的資安跟攻擊風險
這幾天又想到若海纜斷了造成境外網路失效的救濟情況,我們預先要做什麼可維持使用沒有境外線路的網路,來達到日常工作所需
照irving的情境分級,B情境系列都有可能面臨這個情況,在這個狀況下可預期「工作用的google workspace無法發揮效用」還有「通訊平台全面失效」,這兩者都需要備援機制
》irving的情境分級:https://g0v.hackmd.io/SYTBWVohTyuCgPGUqfAl9g
這情況是否應該有「只有台灣網路時的備援聯絡方案」?目前我想的是可以內建 mattermost 或 rocket.chat 或 matrix 來達到
若要維持 google workspace 的工作進行,可以用「nextcloud 平時做好與 google 的備份,境外斷網時擔當備援」
這幾個都有相當多的技術細節和基礎建設,然後必須要有實際模擬演練,這一部分我已經從 chatgpt 和 Gemini 的深入研究取得大部分的執行指導了,剩下實作的部分,覺得很可行。
接下來幾周想整體演練一次,然後寫出個具體說明文件或直接提供服務(搭配LLM能不能縮短到幾天內呢?)
#社群軌議程 #數位韌性
你有想過,如果今天突然網路通通斷線了,該怎麼辦嗎?
本次 #g0vSummit2024 邀請到來自國際人權組織 Access Now 的 Golda 、來自馬祖的李問、來自中研院資訊所的輔翔來分享相關經驗!
數位韌性是指數位系統從天災、事故、惡意攻擊之中快速回復的能力。台灣的數位韌性如何呢?又可以怎麼提升數位韌性?
立刻報名 🔗 https://g0v-summit-2024.kktix.cc/events/c0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