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現在的 AI 開發流程是:
1. 隨便給一個破爛模糊的想法,叫 AI 作為一個 PM 問細節,最後產出 PRD/user story
2. 拿著 PRD/user story 叫 AI 轉換成可給 AI 執行的 task list,跟他說大概想要怎樣的 milestone 設計,讓他追問細節,最後產出 task list
3. PRD/user story/task list commit 到 repo
4. 叫 AI review 既有實作,對照 `3` 安排要改哪些,這階段可以把偏好的 practice 告訴他,輸出可以是有 context 的 prompt 或是只是擴寫 task list
5. 讓 AI 照著 task list 慢慢嚕出一堆 code 寫測試跑測試修實作,人類 review
這個流程不是追求「AI E2E 做完」而是「最小化 engineer 心智負擔」。
同事說台灣打輸了房價也可能會漲,我說你都輸了,你怎麼知道他們會做什麼事。他說,應該不會把我房子收走吧?
我說:你知道國民黨當初來台灣做了什麼事嗎?
「但經歷了各種苦難後,我明白必須接受人們的本來面貌,而不是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看待他們。多年來,我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對人過於苛刻,卻忘了我們其實都有著相同的困擾。」
──出自《我碎裂的父親》
https://readmoo.com/book/210394896000101
在嘗試當 manager 的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轉換對我人生的意義。前幾天聽到另一個同事的說法很有趣,他說 IC 再怎樣都有極限,但 manager 可以帶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人一起完成事情,成長沒有極限!
我覺得這說法很好,所以我下一個問題是,練這個能力對我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XD
但也不用那麼沒有極限啦,如果這個能力可以讓我跟幾個人,一起完成一些很棒的事情,那就很有意義了。
所以我的目標或許可以很簡單:當一個能帶領小團隊達成某些目標,並在過程中留下值得回憶的人生經歷的 manager 就好。這樣就很棒了吧。
就把這個當作我的職業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