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如何在入學第一年應對孤獨感?「我的建議?離開你的房間!」
BBC News 中文 2025-11-09 07:55:00 CST
社群媒體營造的美好想像,常與大學新生的孤獨現實形成對比。本文探討學生因期望落差、難以交友而考慮休學的現象,並指出建立歸屬感需要時間與主動參與,鼓勵新生走出舒適圈。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0651
#心理健康 #派對 #新鮮人 #教育 #大學新生 #FOMO #孤獨感 #社群媒體 #新生週 #疏離 #TikTok #交友
大學新生如何在入學第一年應對孤獨感?「我的建議?離開你的房間!」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社群媒體營造的美好想像,常與大學新生的孤獨現實形成對比。本文探討學生因期望落差、難以交友而考慮休學的現象,並指出建立歸屬感需要時間與主動參與,鼓勵新生走出舒適圈。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28歲就拉皮?為何年輕世代越來越依賴整形手術?
BBC News 中文 2025-10-18 16:00:00 CST
英國美容整形外科協會(BAAPS)的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英國拉皮手術的數量增加了8%。雖然他們未按年齡細分數據,但許多會員表示,接受手術的族群正在改變。 這一趨勢在其他地區也有反映,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指出,越來越多X世代(年齡介於45至60歲)選擇接受拉皮手術。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771
#外貌焦慮 #年輕化 #社群媒體 #整形 #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 #拉皮手術 #醫療風險 #健康
28歲就拉皮?為何年輕世代越來越依賴整形手術?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英國美容整形外科協會(BAAPS)的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英國拉皮手術的數量增加了8%。雖然他們未按年齡細分數據,但許多會員表示,接受手術的族群正在改變。
這一趨勢在其他地區也有反映,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指出,越來越多X世代(年齡介於45至60歲)選擇接受拉皮手術。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馬來西亞校園殺人案,14歲男學生持刀刺殺16歲學姐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2025-10-16 10:37:00 CST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一所中學發生一名少女被刺身亡事件,受害者是一名16歲女學生,在校園內被一名14歲男同學刺死。而這起校園殺人案,也是近幾個月來又一起馬來西亞校園暴力事件。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嫌犯非常喜愛死者,手機相簿都是死者的照片,疑似因暗戀告白被拒、學業壓力大,導致情緒低落而萌生殺人念頭。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875
#馬來西亞 #校園命案 #校園安全 #教育 #安華 #社群媒體 #青少年犯罪 #刺殺 #東南亞
馬來西亞校園殺人案,14歲男學生持刀刺殺16歲學姐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一所中學發生一名少女被刺身亡事件,受害者是一名16歲女學生,在校園內被一名14歲男同學刺死。而這起校園殺人案,也是近幾個月來又一起馬來西亞校園暴力事件。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嫌犯非常喜愛死者,手機相簿都是死者的照片,疑似因暗戀告白被拒、學業壓力大,導致情緒低落而萌生殺人念頭。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確診「過動症」後,中國Z世代把ADHD當作流行社群標籤
BBC News 中文 2025-10-08 16:00:00 CST
在中國社群媒體,ADHD 成為 Z 世代流行標籤。此現象除解釋分心等困擾,也成為對抗內卷、追求個性的象徵,脫離病理脈絡,轉化為一種自我認同。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549
#心理健康 #心理障礙 #社群媒體 #中國 #過動症 #Z世代 #MBTI #精神疾病 #ADHD
確診「過動症」後,中國Z世代把ADHD當作流行社群標籤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在中國社群媒體,ADHD 成為 Z 世代流行標籤。此現象除解釋分心等困擾,也成為對抗內卷、追求個性的象徵,脫離病理脈絡,轉化為一種自我認同。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尼泊爾、摩洛哥、馬達加斯加……「Z世代抗議」浪潮席捲全球,2025可能成為新的抗議之年
TNL 編輯 2025-10-05 18:50:00 CST
Z世代透過各種平台進行社會運動,這些工具實現了去中心化、即時協調、快速資訊分享,以及能夠團結全球不同群體的病毒式符號。 這些Z世代主導的抗議之間也存在連結,當他們看到其他地方有類似情況,而人們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時,他們可能會想:讓我們在這裡試試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481
#秘魯 #抗議 #摩洛哥 #社群媒體 #Z世代 #馬達加斯加 #國際 #尼泊爾
尼泊爾、摩洛哥、馬達加斯加……「Z世代抗議」浪潮席捲全球,2025可能成為新的抗議之年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Z世代透過各種平台進行社會運動,這些工具實現了去中心化、即時協調、快速資訊分享,以及能夠團結全球不同群體的病毒式符號。
這些Z世代主導的抗議之間也存在連結,當他們看到其他地方有類似情況,而人們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時,他們可能會想:讓我們在這裡試試看。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失業率高、資訊黑箱、歧視印度人,中國「K字簽證」犯眾怒
中央通訊社 2025-10-03 10:06:00 CST
中國為引進外國科技人才推出「K字簽證」。然此舉於國內引發爭議,主因涉及高失業率下對就業公平性的焦慮、政策資訊不透明,以及針對特定族群的排外情緒,導致公眾疑慮。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414
#演算法 #工作崗位 #排外情緒 #資訊黑箱 #抖音 #印度 #失業率 #南亞移民 #社群媒體 #中國 #科技人才 #K字簽證 #美國 #微博 #H-1B簽證
失業率高、資訊黑箱、歧視印度人,中國「K字簽證」犯眾怒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中國為引進外國科技人才推出「K字簽證」。然此舉於國內引發爭議,主因涉及高失業率下對就業公平性的焦慮、政策資訊不透明,以及針對特定族群的排外情緒,導致公眾疑慮。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這台貼上「花蓮加油」的Cybertruck,證明了台灣人什麼事都可以吵
TJ 2025-10-02 07:57:00 CST
一張為花蓮加油的Cybertruck照片,引發網路激辯。從車主動機、拍攝地點到救災建議,劇情數度反轉。本文藉此剖析台灣社群常見的「盲人摸象」現象:人們依據片面資訊爭執不休,導致議題失焦。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348
#社會 #花蓮 #堰塞湖 #社群媒體 #馬太鞍溪 #電動車 #花蓮加油 #Cybertruck #Sunny Chiou

這台貼上「花蓮加油」的Cybertruck,證明了台灣人什麼事都可以吵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一張為花蓮加油的Cybertruck照片,引發網路激辯。從車主動機、拍攝地點到救災建議,劇情數度反轉。本文藉此剖析台灣社群常見的「盲人摸象」現象:人們依據片面資訊爭執不休,導致議題失焦。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川普控國會暴動後帳號遭停權,YouTube賠7.5億和解
中央通訊社 2025-09-30 09:40:00 CST
YouTube同意支付2450萬美元,就2021年停權前總統川普帳號一案和解。此為繼Meta、X後,最後一家與川普和解的科技公司。YouTube未承認不當行為,亦不需更改政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253
#帳號停權 #川普 #和解 #Meta #和解協議 #國會暴動 #美加 #社群媒體 #x #YouTube
川普控國會暴動後帳號遭停權,YouTube賠7.5億和解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同意支付2450萬美元,就2021年停權前總統川普帳號一案和解。此為繼Meta、X後,最後一家與川普和解的科技公司。YouTube未承認不當行為,亦不需更改政策。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挑戰印度網路監管機制遭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將上訴
中央通訊社 2025-09-29 18:42:00 CST
馬斯克旗下社群媒體平台X今天表示,計劃對印度法院的一項裁決提出上訴。該裁決允許印度全國超過200萬名警察可依單方裁量,透過一個名為Sahyog的秘密線上平台,下令社群媒體平台移除相關網路內容。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236
#言論自由 #印太 #內容審查 #社群媒體 #Sahyog #網路監管 #馬斯克 #印度 #x #社群平台
挑戰印度網路監管機制遭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將上訴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斯克旗下社群媒體平台X今天表示,計劃對印度法院的一項裁決提出上訴。該裁決允許印度全國超過200萬名警察可依單方裁量,透過一個名為Sahyog的秘密線上平台,下令社群媒體平台移除相關網路內容。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彈Z代的自我說明書】99%Z世代每天看短影音,IG創作者是一份好工作嗎?
黃湘安 2025-09-10 16:00:00 CST
對於Z世代來說,不僅沒有閱讀報紙的習慣,宿舍或租屋處也放不下電視,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會刷新的社群媒體,已經成為獲取新聞,甚至是形塑認知的管道。創造社群媒體中個是內容的人,又在想什麼?他們是如何被你看到,甚至從你的注意力中賺錢的?本文藉由專訪兩位IG網紅,一探創作者的真實想法!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enz/256414
#短影音 #社群媒體 #Instagram #創作者 #自媒體 #網路 #網紅 #「彈Z代」的自我說明書 #GenZ #生活 #Reels #Z世代 #短影片
【彈Z代的自我說明書】99%Z世代每天看短影音,IG創作者是一份好工作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對於Z世代來說,不僅沒有閱讀報紙的習慣,宿舍或租屋處也放不下電視,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會刷新的社群媒體,已經成為獲取新聞,甚至是形塑認知的管道。創造社群媒體中個是內容的人,又在想什麼?他們是如何被你看到,甚至從你的注意力中賺錢的?本文藉由專訪兩位IG網紅,一探創作者的真實想法!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